花生与人类文明(材料)_能源与人类文明
花生与人类文明(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能源与人类文明”。
花生与人类文明
花生,植物学家将它学术命名为Arachishypogaea Linn。在我国,它又被称作“落花生”,“长生果”,“长寿果”等。
一.花生的起源与历史
一般认为,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在秘鲁沿海地带史前废墟中发现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前500年,且美洲最早古籍之一《巴西志》即已明确记录,古印第安人称之为“安胡克”。在哥伦布远航时期,航海家将花生荚果带至西班牙,在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通史》中记载花生的西班牙语为“玛尼”,之后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花生有目的地传入欧洲的最早记载是塞维尔城的一个内科医生于1574年所作的报道,他称“秘鲁人送给他一种很好的果子,这种果子不生根,也不是什么植株长出来的,就像托马斯蜜蜂一样,是长在地下的。” 这足见欧洲引入年代之晚及欧洲人对这一作物生疏到何种程度。至于花生引进美国,那就更是后来的事情了,估计可能是随着贩卖奴隶的船只从非洲传入的。首次传入的时间,大约是在十八世纪初期。
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表明,中国也有可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1958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测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1961年,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再次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此外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于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距今2100年前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已经出现了花生。中国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形如香芋,蔓生”、“花开亦落地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元朝人贾铭入的《饮食须知》载有“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吃,滞气难消”,“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同生黄瓜及鸭蛋食,往往杀人,多食令精寒阳萎”。明朝人兰茂的《滇南本草》亦有花生的记载。
然而现今广泛种植者,则为南美引进无疑。到明末清初,中国沿海地区花生种植较为普遍,多次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最近一次为1887年,《慈黔县志》记载:“落花生,按县境种最广,近有一种自东洋至,粒较大,尤坚脆”。欧洲曾从中国引种花生,因此欧洲部分地区仍称之为“中国坚果”。刚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刚果植物志》中称“花生是由中国传入印度、锡兰及马来群岛,尔后传入非洲的。”
二.花生的类型和品种
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的1种,该属约有60~70个种,迄今已收集到并经鉴定的有21个种。其中大多数是二倍体种(2x=20)。栽培花生是两个二倍体自然加倍的异源四倍体种(2x=40)。
中国花生品种一般可按生育期长短、荚果大小、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加以区分。按生育期长短不同可分为:
① 早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20~130天; ② 中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45天左右; ③ 晚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65天左右。按荚果大小不同可分为:
① 大花生:壳厚、果型大,每百粒花生仁重在80克以上,分布面积最大; ② 小花生:粒小、壳薄,每百粒花生重在50克左右,适宜栽于沙地,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湖南、河南西南部等。目前我国大、小花生均有出口,但大、小花生出口的地方不一样,大花生出口量多于小花生。按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可分为: ① 普通型。侧枝上交替着生花序,分枝多,叶片倒卵圆形。深绿色。株丛
直立、丛生以至匍匐。果形较大。种子长圆柱形。生育期较长。
②龙生型。植株匍匐,交替开花,多毛茸,有花青素,荚果有龙骨(背脊)和勾嘴,曲棍状。果壳网纹深,果针脆弱易断。
③ 珠豆型。侧枝近主茎,可连续着生若干花序节,仅少数 2次分枝。叶片
椭圆形,浅绿色或绿色。植株直立或丛生。果型较小。种子桃形。休眠性弱。
④ 粒型。侧枝每节均可着生花序,很少有 2次分枝,主茎有花序。植株高 大,茎枝上有明显的花青素。荚果棍棒状,以3~4粒种子荚果占多数。种子圆柱型。中国在生产上曾大面积栽培的品种类型不一,大多数是珍珠豆型和普通型丛生花生。通过两个类型间的杂交育成的品种,在生产上显示出一定优越性。现在世界上高产、稳产、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美国“佛罗蔓生”,也属类型间杂交种,占美国当前花生生产面积的90%以上。“马库鲁红”对叶斑病也有一定抗性,曾是世界上普遍利用的一个品种。中国的“协抗青”对花生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较优。
三.花生的生长习性
花生生长季节较长,宜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花生对微酸性土壤有一定适应能力,是开发红壤土的先锋作物;但偏高的土壤酸度需施用石灰等钙质肥料中和短日照作物,但对光周期并不太敏感。
需较高热量,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能播种;主要生育期中要求20~28℃的气温,秋季气温降至11℃左右时,荚果即停止发育。中国花生产区生育期平均积温均在3500℃左右。生育期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一般早熟品种种子休眠期短,迟熟品种休眠期长,龙生型品种休眠性最强。花生种子的休眠性除受种皮影响外,并与胚内某些激素类物质有关。用乙烯利、激动素等化学物质、晒种和适温催芽可解除休眠。
四.花生的主要价值
①营养价值 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是大豆的2倍多,比油菜籽高20%以上。花生的蛋白质除大豆外,没有一种粮食比得上它,含量在30%以上相当于小麦的2倍,玉米的2.5倍,大米的3倍。花生中的蛋白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在90%左右。因此,花生被称为植物肉是当之无愧的。
花生的营养价值之高,就连被称为高级营养品的一些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在花生面前也甘拜下风。花生的产热量高于肉类,比牛奶高20%,比鸡蛋高40%。其他如蛋白质,核蛋素,钙,磷,铁等也都比牛奶、肉、蛋为高。花生中还含有A、B、E、K等各种维生素,以及卵磷脂、蛋白氨基酸、胆碱和油酸、落花生酸、脂肪酸、棕榈酸等。可见,花生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而又较全面,生食、炒食、煮食均可,尤其是炒花生,香脆味美,余味深长。②经济价值
花生油是80%不饱和脂肪酸和20%饱和脂肪酸的甘油脂混合物,脂肪酸、油酸占33.3~61.3%,亚油酸占18.5~47.5%,品质优良,气味清香。
除供食用外,在印染、造纸工业上可作乳化剂,在纺织工业上用作润滑剂,机械制造工业上用作淬火剂。
榨油后的副产品花生饼可加工成脱脂蛋白粉,经膨化处理可制成花生蛋白肉。茎叶为优质饲料。荚壳可作粘胶的原料,经干馏、水解可得到醋酸、醋石和活性炭等10多种产品。种皮可入药,对多种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③药用价值
1)抗老化,防早衰
花生中所含有的儿茶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老化的作用,赖氨酸也是防止过早衰老的重要成分。常食花生,有益于人体延缓衰老,故花生又有“长生果”之称。
2)凝血止血
花生衣中含有油脂和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不但有止血的作用,而且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
3)滋血通乳
花生中含丰富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对产后乳汁不足者,有滋补气血,养血通乳作用。4)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花生中钙含量极高,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故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五.花生对人类的意义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 花生在被作为油料作物利用之前, 在农业中的地位是无关重要的。大约在1840年法国马赛的油坊开始从西非洲进口花生用来榨油, 才促进了花生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在这之前, 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尝好品。从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来看, 它的发展也仅限于最近的130年内。
在这以前, 对花生存有多方面的误解和忌讳。即使在南美洲, 也是如此。如在1609年出版的《印加历史》中, 有“生吃花生会造成头痛”等说法。在我国的古籍中, 如上引的《饮食须知》就说“ 小儿多食, 滞气难消”。直至十八世纪, 还有个别地区认为花生“ 有毒”。由于有这些忌讳就不可能积极发展花生生产。又由于缺乏对这一农作物某些习性的了解, 人为地使这一农作物的整个农艺过程复杂化和困难化。如在土地选择上, 要求“宜栽背阴处”;在种子收藏上,“性畏寒, 以蒲包藏暖处”;在管理上要“以沙压横枝”,“ 压花伏地”;在收获上, 要“割蔓取之”, “具筛筛土”,“水漂晾晒”,甚至还有“经霜”一类的说法。按照这种生产方式, 大规模地种植花生, 是不容易的。所以直至十八世纪末期, 江苏淮安一带, 仍然不知道如何栽培花生,上述情祝, 造成了花生生产发展的迟缓。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花生所拥有的重要价值。目前,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脂加工业和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出口物资,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花生仍以榨油为主,同时,也广泛开展了花生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粉、花生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汽车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赵宇鹏(西安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开始了产品交换,产生了局部范......
《物理与人类文明》尔雅作业题查询请用Ctrl+F1.DNA双螺旋结构首先是由物理学家发现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世界上第一台CT仪是由哪位科学家研制成功的? A、科马克 B、......
关键词:烟花;氧化还原反应;焰色反应;烟花安全。第一小组展示完毕后,我对烟花的相关原理产生了很大兴趣,因此课后我找了相关资料完成了这篇小论文。 烟花中的化学烟花很漂亮,漂就......
材料与人类文明土木51班 2150700035 付嘉诚摘要: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总称。它最主要的是建筑,在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随着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绪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理、增加兴趣、激发志趣、掌握方法,树立学好物理的必胜信心. 重 难 点 介绍物理,激发兴趣. 教具准备 (无) 教学过程[引入]初中,我们已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