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2学期电大政治学原理_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
第一年2学期电大政治学原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
1答案: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
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 近日,有报道称,湖北省第六巡视组在秭归县不到20天的时间里,留下了80.19万元的天价账单。报道并附上了两张从秭归县官方渠道获得的《县委巡视组进驻秭归工作经费明细表》,共分五大开支项目,包括接待费、礼品费、外出考察费、购置设备和其他费用等。其中,接待费370193元,礼品费113477元,外出考察费139921元,购置设备109888元,其他费用68491元。
联系实际的例子:搀扶摔倒的老人,车主却被法院判赔108606元,而且是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老太。这一判决引起网友热议。(京华时报8月20日)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政治学原理作业3
论语读书笔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8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 权力制约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利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利制约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 国家暴力 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 权力 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社团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宪政建设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 础上的(C)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0.(A)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过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1)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2)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3)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善治良好的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善治模式的主体系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惟一性被默认为一个可更迭的原则,便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到公合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百是平等合体,依赖互动的关系。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感动私人领域和三领域的治理并了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都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便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本分化有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会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多个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
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什么?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一、填空题1.亚里士多德把国家 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 道德性 结合。2. 政治权利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3.法律与政......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填空1中国 儒家 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2马克思主义认为, 国家政权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3在中历史上,权......
一、填空题窗体顶端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和政治改革。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三个阶段。3.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4.5.......
Xinzi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答案及答案所在教材页码) 说明:该练习题出自广东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4月编印《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省管课程期末复习政治学......
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小抄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