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_感恩是一种习惯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感恩是一种习惯”。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和觉悟,也是人生的大智慧,懂得感恩报恩,品行才能升华,关系才能和谐,生活才能美好。
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学会了感恩,你就学会了做人。‛感恩,是一种回馈生活的方式,它源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它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是我们成就成功人生的支点、获得幸福生活的源泉。人生在世应该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感恩。‚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作为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来说,更应该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今天我就围绕‚感恩是一种修养和境界,作为‘四有’革命军人就要在理解感恩内涵中塑造品行;感恩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作为‘四有’革命军人就要在懂得报恩中尽责立行;感恩是一种激励和鞭策,作为‘四有’革命军人就要在工作实践中争光添彩‛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学习。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内容:
一、感恩是一种修养和境界,作为“四有”革命军人就要在理解感恩内涵中塑造品行
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做人之本、立身之基、处世之道。感恩是每一个军人必备的品行修养和道德准则,也是争做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内在要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表述为‚仁‛、‚义‛、‚孝‛等,都包含着‚感恩‛情结,这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南北朝时,南朝梁国的著名文学家庾信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他出使西魏期间,梁被魏国所灭,他被扣留在长安,魏国封他做大官,但是庾信不为所动,他想的是回到梁国报效国家。在北朝的28年中,庾信常常思念故国和家乡,他在《征调曲》中写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意思就是吃果子的时候要想一想结果的果树,喝水的时候要想一想流水的源头。‛ 以此来表达不忘故土,对国家的感恩。无独有偶,在近代也有一位像庾信一样的人,这就是第二个故事的主人翁钱学森。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兴奋不已,想要回国效力。可是美国当局极力反对,一位美军的领导人曾说过: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面对美国的监视、限制、重重阻挠,钱学森没有屈服,最终回到了热爱的祖国,为祖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
这两个故事,一古一今,时间上相隔了两千多年,但却是惊人的相似,都体现出了浓浓的爱国情,体现出了中华文化中‚饮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思想。可以看出,中国上下五千年,感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感恩是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善良的人总是快乐的,感恩的人总是知足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挫折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的处理。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是一味的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充满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大家请看这段话:‚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段文字豁达而美妙,但是谁能想到这竟是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半个世纪的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世界科学巨匠霍金。命运之神对霍金,在常人看来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他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唯一能动的就是两只眼睛和三根手指,但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且,他经常外出演讲,还客串拍电影,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激情。其实,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心。想想我们得到过的爱,哪怕它并不多;想想亲人、战友,甚至是不相干的人为我们做过的事,哪怕它只是举手之劳;想想早晨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想想迎面吹来和煦的春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生活。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积极应对挫折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温暖,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
第三,感恩是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个人在成功之前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磨难,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很难成功的,而感恩就是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下面我们来看这个故事(韩信一饭千金的视频)。韩信受了老大娘的一饭之恩,始终把报恩铭记于心,所以他渴望成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即便受到胯下之辱,他也甘心忍受,有了这个精神动力,他才能从一个市井小混混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一生中,我们必定会受到他人的恩惠,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时刻铭记他人的恩情,学会感恩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一切,才会得到成功的精神动力,有了这个动力,什么艰难困苦,什么挫折挫败,都能够战胜。
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感恩的内涵,但懂得为什么要感恩只是第一步,还要知道有哪些恩、恩从何来。如果一个人不能知恩就不可能有感恩的意识和思想,也不可能有报恩的实际行动。这就是我们共同学习的第二个内容:
二、感恩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作为“四有”革命军人就要在懂得报恩中尽责立行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记住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没有义务非得帮助我们。所以请战友们记住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以感恩的心回报他们。作为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我们至少要做到感父母养育之恩、感组织培养之恩、感战友患难之恩、感祖国关爱之恩。
第一,要感恩父母,报哺育之恩,尽孝亲之责。‚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和青春,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爱我们最深、给予我们最多的就是父母。(插入老人给儿子留饺子视频1分28秒)看了刚才的视频,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父亲记忆力衰退,他记不起自己是谁,记不起刚刚做过的事,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是他从未忘记深爱着的儿子。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做个自我反省。(配乐:烛光里的妈妈)曾经的我们只懂得向父母索取,爸,给我点钱,同学要过生日了;妈,给我点钱,明天要交班费,然后我们拿着这些钱去上网,去玩游戏,去挥霍,我们不会想到,这些钱都是父母的用血汗换来的。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有谁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有谁倾听过父母的梦想?我们对游戏人物的背景、技能、动作了如指掌,对影视明星的作品、动态、风格知根知底,可是最亲近、最熟悉的父母,我们关心了解过吗?妈妈的双手,再也不是领着我们上学的那双柔软的手;爸爸的双肩,再也不是趴在地上让我们当战马骑过的那个宽厚的肩膀。爸爸妈妈都老了,皱纹爬上了他们的脸庞,岁月染白了他们的黑发(音乐渐弱)。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我从大家的眼里看到了泪光,证明大家对父母的恩情没有忘记,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回报呢?
身处警营的我们,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不可能厮守在父母身边,所以感恩父母就要牢记父母的恩情,把这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化作努力工作、拼搏进取的巨大动力,要用自己的健康成长和取得的成绩来慰藉父母,让父母以我们为骄傲。
第二,要感恩组织,报培养之恩,尽履职之责。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只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成功的,还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其中组织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没有组织的培养,你会感到有力无处使;有了组织的培养,才会使你如鱼得水。我们每名官兵之所以能有今天,固然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但我们在部队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历练,每一次能力素质的提升,每一项成绩荣誉的取得,每一级职务军衔的晋升,哪怕是平常我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和提高,最根本的还是得益于组织长期的关怀和培养。汶川地震中,上海消防总队地震救援队英勇顽强、连续作战,在重重危险和困难中,成功救出了被深埋在六层楼板废墟下近124个小时的蒋雨航。对蒋雨航来说,是消防官兵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一次记者的采访中,蒋雨航动情的说道:从废墟中被抬出的那一刻起,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人生的价值——我要像那些救我出来的消防队员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半年后,他如愿来到了上海消防总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在部队,蒋雨航刻苦训练,不断用学到的消防业务本领帮助受困的人民群众。在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下,蒋雨航成功地考入了昆明指挥学校,并进一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特勤基层警官。蒋雨航发自肺腑的讲道:‚上海消防总队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还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感谢组织的关心培养,我一定将感激化作动力,努力学习业务理论和技能,争取更好地报答组织对我的关爱。‛
第三,要感恩战友,报患难之恩,尽互助之责。战友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伴,是我们生死与共的兄弟,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患难与共。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位退伍老兵,今年53岁的董贵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了坚守战场上的一句承诺,替27位阵亡战友尽孝达30年。(播放董贵生视频,1分33秒)一句承诺,30年的坚守,只因战友间浓浓的情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许无法体会到战场上的生离死别,但是我想每一个生活在警营中的同志都有深刻的体会:高兴的时候,是战友陪着我们欢笑;痛苦的时候,是战友送给我们安慰;受挫的时候,是战友给予我们鼓励;有难的时候,是战友帮助我们排忧。正是战友的相互支持,才给了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
第四,要感恩祖国,报关爱之恩,尽报国之责。祖国是滋养我们的土壤,我们都沐浴在祖**亲的关爱之下。如果没有祖国的恩泽,何以为家,何以安身立命。(叙利亚溺亡男童照片)大家看这张照片,3岁的叙利亚幼童艾兰被海浪冲上土耳其沙滩,红色T恤、蓝色短裤的小身躯躺在沙滩上,这一幕刺痛全世界公众的心。据统计,叙利亚自2011年3月爆发内战以来,已导致超过25万人丧生,100多万人受伤,无数人成为难民。大家再看这张照片,画面上一个苏丹女孩挣扎在去救济站的路上,即将饿死跪在地上,而秃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待猎食女孩。这幅图片清晰的表现了当时席卷非洲大陆大饥荒的真实情况,超过120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在非洲,乳房已经干瘪的母亲茫然若失的盯着远方,小孩子的肚皮因饥饿而肿胀,人们瘦的皮包骨头,这样的画面比比皆是,触目惊心。战友们,拿上面的画面和我们的生活环境相比,你不觉得自己太幸福了吗?这又让我想起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多少可怜的同胞死于战火,死于饥饿,死于敌人的屠刀之下。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有国才有家,这是立身安命的根本,只有祖国的和平与强大,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像彩电、音响、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二十多年前对许多人来讲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物,今天却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富裕了,但没有忘记我们军人,军费开支逐年增加。特别是这几年,军队工资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部队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享受着国家的恩泽,就应该为祖国孝犬马之劳。‚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这既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卫国豪情,更是每一个革命军人为国尽责的光荣。
刚才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懂得了要报父母哺育之恩、尽孝亲之责,要报组织培养之恩、尽履职之责,要报战友患难之恩、尽互助之责,要报祖国关爱之恩、尽报国之责。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第三个内容:
三、感恩是一种激励和鞭策,作为“四有”革命军人就要在工作实践中争光添彩
古往今来,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岳飞的‚精忠报国‛,再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无数圣贤先哲、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感恩者,才有大境界,才不会忘其根本;感恩者,才有大作为,才会做出大贡献。作为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就要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第一,要在对党忠诚中升华赤子情怀。我军由党缔造,来自人民。大到领导机关,小到基层连队,都得益于党恩。作为基层官兵,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拥护党的领导,始终把听党指挥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这里,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千万房屋化为乌有,几十万人民群众被埋废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我13万大军无惧道路艰险、余震危险,克服重重困难,从大江南北、四面八方赶赴救灾一线,用双脚走出了一条条生命之路。这个镜头,同志们可能还有印象,它曾在电视屏幕上反复出现。5月18日重灾区北川县北川中学里,一名年轻的战士面对痛哭的父母,眼泪忍不住的哗哗下落,最后终于哭跪在地。视频中的这名战士名叫陆苇。他家就在北川县城,地震发生后,家中9名亲人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其中还包括他的爷爷奶奶。他知道这些亲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但他是救援前指里唯一的通信兵,在整个灾区通信全部瘫痪的情况下,他肩负着通信保障的重任。面对悲伤的父母,他含泪说道:‚我知道家人需要我,但掩埋在废墟中的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更需要我啊!‛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官兵在忠与孝的抉择之间,毅然选择了尽忠,把尽孝的遗憾留给了自己?就是因为我们是党缔造的军队,只要党一声令下,我们就坚决执行命令、毫不退缩;就是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当人民有难时,我们就应当冲锋在前、义无反顾。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什么也不说》,它最能表达我们的心声。
第二,要在献身使命中书写人生豪迈。我们受党的恩惠、是人民的儿子,要时刻牢记‚军人与使命共生,军人与使命同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官兵以履行新的历史使命为己任,不断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在摸爬滚打的训练场上,全体官兵挥汗如雨、刻苦训练;在抗冰救灾的战场上,全体将士夜以继日、破冰除雪;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中,全体人员奋勇争先、抢救生命。无论形势多么危急、情况多么危险,我军官兵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勇于牺牲奉献。‚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就是铭记党恩、献身使命的典范。在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要求上前线,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的一线。那是6月17日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英勇献身。当时再有12天,他就可以大学毕业了。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灾区人民。当时战友们劝他休息,他总是说:‚让我再搬几块吧,我干过农活……‛他用26岁的生命实践了军人热爱人民、献身使命的铿锵誓言。战友们,我们要像武文斌那样视使命高于一切,在奉献中书写人生,这样才不愧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第三,要在干好工作中绽放青春光彩。报恩要把本职工作当作平台,不能只喊在嘴上,而要付诸行动,干出成绩。中国军网曾在论坛上做过一个‚你为什么当兵‛的调查,回答这个问题的有干部,也有战士。有的旁征博引,长篇大论;有的娓娓道来,思维缜密。但让人感触最深的还是一位老红军的回答,就四个字:一腔热血。是的,这热血就是报国的热血,这热血就是感恩的热血。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无论是报效国家的感恩之举,还是献身使命的为国捐躯,都要求我们首先在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刻苦锻炼。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干好工作、有所作为,就是对家人、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最好回报。作为革命军人,我们要始终把‚打得赢‛作为报答祖国和人民的前提条件,始终把‚过得硬‛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在勤学苦练中提高自己,在实践锻炼中争创佳绩,在险重任务中完成使命。
战友们,对于我们革命军人来说,知恩图报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内心的呼唤。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感恩的心会在日常生活中升华,报恩的行会在点滴实践中伟大。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去领悟使命的神圣,用无私的奉献去诠释军人的价值,做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军人典范。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1感恩是一种习惯,万物皆有情,因为有了感恩,才能会有这个多彩世界,让我们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感恩很简单,人会有感恩之心,自然界的万物同样也......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主题班会讲稿-刘翠云By 罗定邦实习队 发表于 2007-10-28 14:14:00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主题班会主持人讲稿女:同学们可曾想过,当我们幸福地生活的时......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在讲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广告(家庭),看完这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之后,我相信大家都会和我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真爱,恩情是人间最朴素的感......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结草衔环、卧冰求鱼,这四个典故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它们用一个共同的词汇可以概括,▲即“感恩”。翻翻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五千年的......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让它滋润;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那么我们感恩什么呢?感恩父母,因为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