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四)_高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图画、命题审题立意训练
(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孩子把一勺盐倒入一杯水中,惊奇地发现,盐一会儿不见了。父亲告诉他:“孩子,盐没有消失。不信,你尝尝。”孩子舀了一勺,咸的;再舀一勺,还是咸的;到了最后一滴,还是咸的。父亲说:“你虽然找不到盐,可盐早已无处不在,你能感受到它的真实存在。这世上的许多现象和道理,就和它一样。”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本次作文在选材整体特点上侧重比喻性的特点。
材料以固态的盐可融于水中化为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来喻指生活中相似的现象或道理——某些东西(或现象)会以无形(或抽象)的方式存在并渐染式地发生着影响。对“盐”的理解,可侧重其物理变化特性,不必过多考虑其实用价值属性(比如盐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从材料的思辨性看,可思考“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侧重“无形”的影响或价值方得其要。写作时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道理相衔接,得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在写作内容上,既可以大处着眼,也可以细处落笔,但在归结主旨上,应通过感悟或自省,落实于积极健康的立意,以符合高考作文的方向性立意要求。
从正面选材,大处着眼,诸如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与影响、中西文化的逐渐融合、爱国情感的培育、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的形成、社会道德风俗的变迁等,甚至是对中国哲学智慧——大道无形的认识;小处落笔可选择亲人间的爱、个人品格的塑造、语文素养形成等等,可从生活中的细节取材或基于对细节的思考感悟,这些都是以化有形为无形的方式渐染熏陶影响改变着我们。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附子是植物乌头的子根,其富含的乌头碱有剧毒,因此被列为下品。古人将生附子捣汁,敷在箭上,能迅速杀死猎物和敌人。但在药工的炮制下,经过4天12次的浸泡,1天1夜的煨,1天的晾晒,14小时的蒸,便成了“回阳救逆”的治病良药,具有补水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2月11日,54岁的癌症幸存者卡罗尔完成了个人第300场全程马拉松赛。
2009年,卡罗尔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双膝还接受了手术,但她仍坚持跑步,跑步也使她变得更加坚强。凭借实力、热情和毅力,她完成了自己的第300场比赛,并表示将继续跑在自己的马拉松路上。“穿越终点线时,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最愉快的感觉。”她说:“跑过的每一步都提醒我自己还活着,还在接近完成另一场新的比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3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本题材料是一幅漫画,画面左下方,有一个裂为两半的边缘不齐的蛋壳;右边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小鸡嘴巴的斜上方写着“破玩意儿!”。画面讽刺了那些羽翼未丰就忘本(忘记出身、忘恩负义、不懂感恩)的人或现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羽翼未丰就忘本了,不知道自己来自“蛋壳”,其实小鸡否定蛋壳就是否定自己。我们不应如此,对于那些曾孕育我们的人、事、物,诸如父母、家乡、祖国、中华文明等,应该热爱和尊重。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 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
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抹上汨罗江一样的色彩,司马迁为生命抹上黄土地一样的色彩,陶渊明为生命抹上秋菊一样的色彩 【立意指导】
“色彩”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释意是(1)颜色;(2)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 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那么,按照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考生选择它的本 意与引申意思来写作文都是不跑题的。事实上,基本上是没有考生跑题的!
然而,在立意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最好的立意一定是在话题的比喻意或引申意上展开,而在本意上做文章则是其次了。
1.从“色彩”的释意(2)出发,来写人的诸多优良品质,比如珍爱生命、博爱善良、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奋斗不止、刚强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一面,来抨击强权政治、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欺师灭祖等假丑恶的一面。在具体写作中,将“色彩”巧妙的融合在各种品质中,“拉来”历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阵,将自己对生命意思的理解(强调“大我”)作了很具体的诠释。
2.与以上立意相反,主张不要给生命着色,保持生命本来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实际上,只是立意角度不同,而主题还是殊途同归,与以上立意一致,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与世俗同流。例如:一杯清水,来自高山,没有任何色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迎合客人的口味,往这杯水中加入各种“调味剂”,使之失却本来的纯净。而我们想要恢复它的纯洁,却是万分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呢?
3.从“色彩”的释意(1)过渡到释意(2),来写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面对生活的态度(强调“小我”),将自己的个性、好恶、追求等很好的与“色彩”结合起来,比如热烈的红色象征我对生活的热爱,蓝色或白色代表我的纯洁,绿色蕴涵希望等。此类立意虽好,在操作中能写好的却不多,不能将“色彩”与自己的追求水乳交融,很是肤浅。建议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主观情感或意志寄托在某种色彩鲜明的事物上,通过对该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主旨。
用生花妙笔,抒写如诗篇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1.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冲刺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富太太到寺院进香,看到一个叫戒痴的小和尚穿得很破烂。 他问师傅:“那个可怜的小和......
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
2018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学生版)作文评分细则:一类卷:可在54分以上判分,酌情判以高分,甚至满分能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判断和辨别......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与方法一、原题重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