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学习资料)_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流程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学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流程”。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学习资料)

1、基本概念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是农村居民在自愿的前提下与乡村医生签订服务协议,由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乡村医生在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指导下,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主动与辖区内农村居民家庭成员代表,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契约式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

2、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引导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网底作用,进一步强化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建立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契约式的服务关系,切实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3、政策依据

国家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80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办农卫发〔2013〕28号)湖南省: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基层运行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3]51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湘政办发[2013]52号)

湖南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湘卫农卫发[2013]2号),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启动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4、目的意义

(1)以签约的形式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宣传,让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提高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拉近农村居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距离,改善医患关系;

(3)细化和量化乡村医生工作任务,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更好地开展乡村医生绩效考核;

(4)让乡村医生的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

(5)进一步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措施的落实;

(6)逐步构建基层首诊负责制和分级诊疗格局 ①、出台政策

根据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我省出台了《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湘卫农卫发[2013]2号)。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启动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按照“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的基本原则,要求各市州选定一个县市区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有序推开。②、工作进展

全省14个试点县市区共有218.03万户居民,总人口为692万人,有行政村4497个,设卫生室的行政村有3760个。

截至2013年10月31日,全省共签约服务家庭83.143万户,签约服务人口285.48万人,签约率达41.25%。

4、试点成效

(1)基本公卫项目得到落实,健康服务新模式得到探索。

通过签约服务,使慢性病人、孕产妇、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服务工作更加精细化、落到实处。又以此为载体,探索从建立健康档案,到健教、免费体检、疾病筛查、门诊(住院)治疗、慢病管理,覆盖孕产妇、0-6岁儿童、传染病、老年病管理直至临终关怀的终生健康服务管理新模式。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有签约服务的乡村医生深有感触地说:

“签约后,工作任务更多了、压力更大了、做不得假了。”

(2)农村乡村两级分工协作、分级诊疗新格局逐步形成。

通过签约服务,改变了过去乡镇包办包揽、突击下乡、乡村医生并未真正履行公卫服务职能的状况。乡镇卫生院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加强管理,引导和帮助村卫生室进一步转变服务功能,实现: 小病初级处理在村,诊断、治疗在乡; 随访、健教、健康档案信息补充在村,健康档案建立和使用在乡;走村串户、上门服务在村,业务管理、专业培训、技术支撑在乡。

乡村两级分工协作、相互补充,分级诊疗、分级管理的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

(3)乡村医生为农民健康服务的理念逐步建立。

开展签约服务,实现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农村居民健康管理全覆盖,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农村为居民提供服务,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乡村医生逐步建立起为农民健康服务的新理念。同时,采取农户自愿选择服务提供者的签约方式,促进乡村医生形成了比服务、比技术的良性竞争局面,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行业形象逐步好转。签约服务乡村医生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

5、存在的问题

(1)认识程度不高。部分乡镇卫生院以单位人员少、工作量大、工作繁琐、个别乡村医生待遇差等为由,认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没必要,导致工作进度缓慢。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方宣传方式单

一、范围狭小,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约时告知不细、讲解不透,农村居民对签约服务内容知晓率不高、目的和意义不清、签约服务带来的好处不明,也是导致签约服务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3)、服务水平偏低。部分乡村医生学历低、业务能力不强、技术水平有限,少部分乡村医生年龄老化,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导致签约率不高。

(4)督导指导不力。部分县级卫生局签约服务方案不全面、要求不具体,乡镇卫生院未明确专人管理,划片包干不明确、培训指导不到位、收集资料不完整、督导考核不及时、不严格,导致签约服务质量不高,流于形式。

(5)补偿机制不全。开展签约服务必须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和完善的财政配套政策,才能确保该项工作有续开展。

试点过程中,各地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补偿机制不

一、补偿标准各异。有的补偿方式不科学、补偿渠道不健全,有的短斤少两、克扣挪用专项经费等,导致乡村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积极性不高。

同时,相关收费政策不完善:如出诊费、家庭巡诊费、家庭病床费等是否可以作为乡村医生劳务收入的合规部分,具体标准是多少?从政策层面还未明确,需进一步完善。

三、2014年工作部署

(一)基本原则

1、明确职责,规范服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组织和动员

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辖区内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组织乡镇卫生院的骨干医生划片包村,对签约乡村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

乡村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为签约的农村居民提供服务。

总体要求:县统一组织、监管,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划片包村指导考核、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包户包人提供主动服务。

医生走进门、服务到个人。

2、加强宣传,自愿签约

各地要在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使农村居民在充分了解和自愿的前提下以户为单位与乡村医生签订服务协议。也可根据辖区内农村居民数量和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引导农村居民就近(打破村界)选择乡村医生签约。原则上一年一签,期满后村民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动续(解)约。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为保证签约服务落实,签约的对象既可是乡村医生个人,也可是乡村医生组成的团队,团队中可明确具体负责人和联系人,方便群众联系。

对于签约服务的农村居民,各地可根据当地条件,在服务项目、服务收费、服务优先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便利。

对于未签约的农村居民,也应按规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逐步引导农村居民自愿参与签约服务。

4、先行试点,有序推进

原有的14个试点县(市、区),要结合国家最新要求以及基层医改实际,进一步探索完善、加速推进,力求年内试点县(市、区)农村居民自愿签约率达80%以上。

其他县(市、区)可先行试点,即在已开展乡村医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行政村卫生室先行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边试点、边总结、边推进。

力争在2014年底,各县市区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面达50%以上。

(二)服务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

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建立工作台账。

按照省厅《乡村医疗机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2012年修订版)中“村卫生室村民就诊登记本”格式要求,做好记录,并存档备案。

乡镇卫生院每月要对村卫生室就诊记录(门诊日志)进行审核,并作为对乡村医生考核的参考依据。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乡村医生以签约的农村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健康档案为基础,以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等为重点服务对象,按照《湖南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分解指南》要求,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

3、重点人群跟踪服务

乡村医生有责任和义务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残疾人等重点签约对象,提供电话咨询、上门访视、家庭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服务。

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技术,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为慢性病、重型精神病患者提供每年不少于4次的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

4、提供规范的转诊服务

在 服务过程中,如遇有疑难、急重症或受条件限制,需要转上级医院诊疗的病例,乡村医生要及时提供转诊服务,并按照省厅《乡村医疗机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2012年修订版)中“村卫生室转诊记录卡”的格式要求填写记录卡,履行转诊手续、规范转诊服务。

5、其他

鼓励各地开展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以主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其它个性化服务。

乡村医生在为签约的农村居民提供服务时,要严格按协议规定的服务内容,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及时做好记录、填写工作表格,接受农村居民监督打分,并根据签约农村居民的意见,及时调整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详见协议书,文件附件)(三)保障机制

各地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确保签约乡村医生应获得的补偿及时足额到位,充分调动乡村医生主动做好签约服务的积极性。

1、补偿渠道

乡村医生的补偿经费来源由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一般诊疗费收入和财政专项补助等部分组成。不在签约协议内的服务项目以及未签约居民的诊疗费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2、补偿方式

补偿经费实行预拨制,每年年初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一定比例的补偿经费直接发放给乡村医生,余额经绩效考核后发放。绩效考核根据乡村医生的服务数量、质量、签约对象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作为经费分配、奖励的依据。

3、补偿标准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原则上按照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的30%-40%安排村卫生室乡村医生。

二是基本医疗服务一般诊疗费。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统一核定为每门诊人次5元,参合农民患者自负1元,其余4元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在新农合基金中总额控制并全额支付。门诊统筹基金原则上按年度基金总额的20%左右分配,其中人均普通门诊统筹和特殊慢病门诊统筹的标准分别按门诊统筹基金总额的60%、40%予以安排。

三是实施基药专项补助。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零差率销售的乡村医生,给予专项财政补助。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与签约数量、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量挂钩。

各地可结合实际,在保证上级各项专项补助足额到位情况下,安排适当资金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并适当提高在村卫生室岗位上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

总体要求:

要想做好签约服务,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做到“六个明确”-----规范签约服务。

明确主体:乡镇卫生院法人为总责任人,乡村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村卫生室是签约服务的主体。

明确责任:合理划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工作职责,分级管理、分片服务、分类服务,明确责任。

明确目标、明确标准。

明确重点:60岁以上老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5类人)。

明确内容: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跟踪服务、规范转诊。

服务模式:村民自愿、双向选择、一年一签。

服务方式:上门巡诊、电话咨询、预约衔接、转诊服务等。二是坚持“四管齐下”-----强化服务管理。

分类开展培训: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重点培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设计与管理,对乡镇卫生院重点培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管理与运行,对乡村医生重点培训签约服务技术的操作与实施。

组建技术团队:组建由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公卫、预防保健等专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为成员的签约服务团队,服务团队以执业医师为核心,负责对签约医生进行业务指导与工作考核。

发挥监督作用:向农民公示签约乡村医生的姓名、服务项目、联系方式和投诉电话,使农民成为签约服务工作的监督员。

严格绩效考核:把签约户数、签约人数、服务落实情况、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纳入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签约服务补助挂钩。

三是落实“四项规范”

----确保服务成效

规范服务区域:村卫生室设置、服务人数

规范工作措施:制定相关服务制度。

规范服务流程:制定服务手册,人手一册

规范考核办法: 制定考核办法。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2014年1月起,新安县和伊川县为先行试点县陕西绥德县12月27日开的试点启动会张掖市甘州区卫生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止9月上旬,7个试点乡......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讲话稿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讲话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根据XXX政府《XXX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南政办【2015】15号)及XXX卫生局《关于印发XXX乡村医生签......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根据《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福县卫计委有关乡村签约服务的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工作......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制定一份工作总结吧。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学习资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学习资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流程 医生 学习资料 乡村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流程 医生 学习资料 乡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