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征文_社区反腐倡廉征文
反腐倡廉征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反腐倡廉征文”。
谈反腐倡廉与法制建设
摘 要 反腐倡廉是每一个国家和政府任何时期都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政权和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问题。特别是在部队,意义更加重大。在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反腐倡廉最关键、最可靠的工具,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因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全体公民进行法制意识培养,逐步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廉政法律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分析了腐败产生的根源,当前引发腐败行为的主要环节,论述了反腐倡廉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反腐倡廉的意义,进而对我国当前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不断完善廉政法制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关键词:反腐倡廉 法制建设 法律制度 依法治国 监督体制
一、引 言
腐败已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祸患,不管存在于哪个国家,都严重破坏了社会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侵蚀了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和人们的精神世界,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上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腐败案件不断增多;高官腐败突出;顶风作案猖獗;大案要案显著。已成为阻碍我社会主义事业良性发展的突出问题。
如何遏制腐败现象,更有效进行反腐败斗争呢?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因此,能否有一套严格而又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这是防治腐败现象,进行反腐败斗争中有无强制性对策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
如何健全廉政法制建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必须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做工作,第一就是要认识到腐败根源所在,对症下药,查找引起腐败的根本原因,彻底根除此生腐败的温床;第二就是要认清反腐工作的开展与法治社会建设的关系,认识到反腐既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是为了更有效的遏制腐败的滋生;第三就是要清楚当前我国针对腐败问题采取的有力措施,依然存在的腐败顽症和我军针对此问题所实施的具体行动。
二、腐败产生的根源
腐败的产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根源。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根源。人的思想是其行为的支配力量,占支配地位的错误思想是腐败产生的主观要素。
(二)社会根源。每一个人都处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都要受周围事物的影响。
(三)历史根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制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培育了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是,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给我们留下了几个世纪难以消除的封建残余思想,有的甚至在人们的头脑里还根深蒂固,成为新时期腐败产生的历史根源。
(四)体制根源。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必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新旧并存的局面。这难免在某些方面形成空隙,使一些违法违纪者有空子可钻。
(五)制度根源。制度与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行什么样的体制,就要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与其相适应。制度建设同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由旧的体制向新的体制过度期间,制度不配套,造成许多事情无法可依,使一些人有空子可钻。尤其是一些新的产业和市场出现后,法规建设有时相对滞后。一些人乘机捞一把,出现新的腐败。
尽管腐败产生有各种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权力的滥用。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但没有制约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经验总结,并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在法制社会,权力不仅需要法律保障其实现,更需要法律制约其运行,确保其依法行使。
三、当前引发腐败行为的主要环节
(1)权力监督环节。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四个多样化”转型期,在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尚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导致一些权力失控、失管,少数掌握1定实权的部门和党政干部充分利用手中权力,大搞权力寻租,谋求部门利益和私利,还把自己从“公仆人”异化为“经济人”,最终经受不住权力的考验,腐化堕落。也有1些干部凭交情、拍脑袋作决定,甚至搞幕后交易、暗箱操作,引发各种弊端,从而导致“专权独断、以权谋私、持权捞钱”等权力腐败行为的发生。
(2)执法监督环节。一些执行行政执法公务的领导干部,执法不公,甚至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有的办人情案、关系案、情理大于法理,关系重于原则,对老上级、老朋友、老同学等请托的有关案子“法外施恩”;有的办金钱案,在钱财的作用下,法制成“面团”,重罪轻判,轻罪不判,以罚代刑;有的利用行政处罚上限与下限的规定玩花样,逼着当事人拉关系、走后门,从而引发贿受贿等腐败现象;个别领导干部在执法上划地为牢,搞地方“保护主义”,对己有利的执行,对己不利的则设置种种障碍,利用职权施加压力,干预执法机关办案,影响执法公正。近几年来消防部队查处几起执法腐败案,在全国消防部队甚至全社会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财务处置环节。财务处置,也是一道容易导致领导干部跌跤的门槛。有的违反财税政策法规,借口改善和提高单位 福利,截留正当收入,搞帐外帐,以权谋私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然后以各种名目暗地瓜分;有的违反金融政策法规,单位资金擅自外借,违规为无关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担保,经国家和部队造成经济损失;有的巧立名目,自设奖项,自定标准,慷国家之慨;有的利用行业特权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然后乱发滥补。给国家人人民带来了莫大的耻辱。
(4)社会交往环节。这方面是领导干部近年来出现问题的“多发环节”。一些领导干部的“社交圈”无原则的扩大,把结交的触角伸向社会上所谓的“能人”,傍大款,讲哥们义气,时间一长,一桩桩权钱交易的买卖由此产生;一些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生活娱乐圈不加限制,放纵自己的行为,而组织上又疏于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行踪的监管,结果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拉拢下,经不住诱惑,在“色情关”、“贿赂关”前败下阵来;一些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收受礼品、礼金现象有所减少,但在非公务活动中收受礼品、礼金、“红包”增多了,主要发生在逢年过节、外出学习、乔迁新居、婚丧嫁娶等时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变相实施“旅游贿赂”,为一些领导干部提供节假日私人旅游费用。
(5)家属与身边人环节。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把握情与法、情与纪的关系,违反原则,满足家属、子女的不正当要求,利用职权和职务上影响为其谋取不当利益,或为其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或曲线敛财,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家庭成员从中接受对方财物;或默许家庭成员收受与其职务影响有关的礼品、礼金;有的对家属、子女的不良行为不批评、不教育、对身边的工作人员重使用、轻管教,要求不严;有的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不阻止、不报告,出了问题还为其开脱、庇护。到头来,毁了家庭,毁了自己,毁了身边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腐败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消除腐败现象单靠哪一种措施难以完全奏效,少数领导干部在一些易发生腐败问题的环节上,放松警觉,放纵自我,最终身败名裂,究其主要原因,其一,放弃理想信念,追求金钱享乐。其二,法制观念淡薄放松自我约束;其三,权力运作不规范,教育管理不严格;其四,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
三、反腐倡廉与法制建设的关系以及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通过不断健全法制建设不仅可以有力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起到防范腐败现象产生的作用,提高全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需要反腐倡廉整体工作所提供的逐渐净化的立法环境。因此,反腐倡廉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1、廉政法制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廉政法制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廉政建设法制化。
必须与从政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廉政建设需要法制,也需要道德。既要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又要把最基本的从政道德规范法律化、制度化,以法制的形式促进从政道德建设,有效地构筑起反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
必须坚持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相辅相成。“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又有许多重要的区别,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不可偏废。
必须使廉政法律、法规成为必行之法。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通过严格执法,进一步树立和维护廉政法制的权威性、严肃性。
2、法制建设与反腐倡廉的关系
把行政管理运行过程法制化,是防范腐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政府效能重要前提。我们不能静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而坐视各种腐败行为的蔓延,我们只有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才能不断打击腐败分子对于廉政法律体系建立进行干扰和破坏的企图,而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腐败现象的干扰力度将逐渐被遏止,因此法制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同步进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反腐倡廉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积极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必然会乘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滋长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也会侵蚀我们的干部和党员队伍,甚至毁掉一些意志薄弱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少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现在的大案子很多,性质都很恶劣”。江泽民说:“腐败现象的蔓延,严重破坏了党和群众的联系,而且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我政权的借口。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还说:“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而反腐败斗争又具有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及时而有毅力去做这项工作。
首先,反腐败斗争具有紧迫性。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保持清正廉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产生了官僚主义、贪污受贿、敲诈勒索,贪脏枉法、执法犯法、任人唯亲、裙带关系、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等腐败现象。如果任其蔓延,就会使党变质、国变色,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毁于一旦。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丧失,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党内的腐败现象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根治,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要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惩治腐败。
其次,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惩治腐败斗争,不能搞一天两天,一日两日。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产生腐败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就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从思想上看,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还会对我们一些党员和干部产生腐蚀作用。从制度上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可能被某些腐败分子用于谋取个人的私利。因此,清除腐败要通过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最后,反腐败斗争具有艰巨性。惩治腐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但腐败是一个历史性的顽症,反腐败斗争必然要遇到腐败势力和分子的抵制和反抗。同时,反腐败斗争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法律的诸多方面,由于它又是一个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开展有效的反腐败斗争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实践证明,反腐败不能通过“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往往出现大轰大嗡的情况,而且容易使腐败分子漏网或反腐败斗争扩大化的问题。因此,只要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四、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对反腐倡廉工作持无所谓论,有的认为反腐倡廉工作不过是上面一个时期弄出的新花样,新形式,因而对反腐倡廉工作认识不足。二是对反腐倡廉工作持虚无论,有的认为反腐倡廉是务虚的、抽象的,因而抱着搞形式、摆样子、走过场的态度。
2、研究理解不到位。对反腐倡廉工作缺乏全面、深刻的学习、认识、研究、分析、理解,没有掌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处在一知半解或半知关解状态。
3、工作力度不到位。对反腐倡廉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存在“等、靠、望”思想,等上级的部署,靠上面的安排,看人家的做法,缺乏应有的“热度、力度、深度。”
4、正确操作不到位。由于学习、理解不够,致使有的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近、中、远期目标和规划胸中无数、不甚明了;有的在工作实践中无所适从,难以掌握,不能正确操作运用;有的把教育、制度、监督相互割裂开来,孤立对待,就事论事。所有的这些都将影响反腐倡廉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5、追究责任少。对违反反腐倡廉工作的人追究责任少。首先是该追究责任的而没追究,找一个“替身”,自己则落得一身轻松,逍遥纪外,免责免究。其次该追究责任的而轻追究,做轻处理,存在追究偏软现象。再次就是追究责任断档的问题,即在前任发生追究责任的,前任已走,又与后任无关,出现了责任追究“真空地带”。
五、针对现有问题,我国廉政建设所采取的法制措施
(一)实现权力的法治化
1、将权力的赋予法治化。权力的赋予与权力的获得是一体之两面。从给予权力的角度,权力起始于赋予。从接受权力者来说,权力赋予的过程则是权力获得的过程。什么机关,什么人才有条件去获得权力,通过什么程序去获得权力,获得那些权力,都需要法律的指引。其中涉及到人民代表的选举立法,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权力立法,国家机关的组织立法,国家官员的选举与任命立法,等等。
我国目前的权力不当赋予或不当获得的现象,总是与腐败联系在一起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就是一个特定权力滥用的起点,就是一个特定权力走向腐败的开端。“买官卖官”与“跑官要官”,都是对于权力的非法赋予和获得,都是对于人民权力本质的背叛。
保障权力赋予与获得的正当性的根本,不是法治而是民主。民主对于权力的意义是根本的,是决定性质的。但是如果没有法治,民主就没有保障,民主就会为集权、专制所取代,权力就会从其起点就被扭曲、异化。
2、将权力的行使法治化。权力的行使应当是法治最大的着眼点的。权力的腐败都是在权力运行之中实现的。将权力行使法治化,首先要求将权力主体法治化。权力主体内在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自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行为的合法程度。其次,将权力法治化还包括将权力的内容法治化。一个权力主体享有哪些权力应当有法律的具体规定,各种权力拥有者也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权力内容作出自己的权力行为。权力内容的法治化,它是权力法治化中的核心部分。再次,将权力法治化,要求将权力的行使过程法治化。权力的行使得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遵守法定的程序,权力就必然是滥用的。不按照程序运作的权力极易腐败或者为腐败提供便利的条件。
3、将权力的监督法治化。权力监督的法治化是指权力监督的主体、对象、程序等方面的法治化。
(二)推进社会法治化
1、社会法治化是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社会法治化是指社会实现法治的过程,以及社会实现法治后呈现出来的整体状态。权力的广泛性质要求反腐倡廉必须以社会的法治化作为前提和基础。
2、社会法治化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社会法治化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设,确保政治清明与为政廉洁。它是反腐倡廉的社会背景,也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社会法治化可以使掌权者慎用权力,增强抵制腐败的自觉性,减少腐败的可能性,降低腐败的机率。社会法治化可以为权力拥有者随时敲响警钟,使权力拥有者消除腐败而不受处罚的侥幸心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社会法治化还可以为监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使监督者更好地发挥出反腐倡廉的作用。在法治环境尚未建立的时候,监督总是困难的,大多数公民出来指证腐败者时都会有所顾虑。他们会害怕打击报复。如果整个社会都法治化了,打击报复的事件必将大幅度减少,人们对于腐败者的恐惧就必然会减低,对于腐败的指控就必然更加大胆,腐败者也就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法网难逃。监督者必将有更多的法律意义到的保障。
治理腐败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而且还需要有着较强法律意识的公民的参与。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普遍淡漠,那么即使有非常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也不起作用;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公民就无法充分行使自己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利。我们还常看到,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违法犯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观念淡薄,以至于无法无天。因此,我们要强化普法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才能铲除腐败生存的空间。
六、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军队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用制度加以规范,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重艰巨任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军注重坚持依靠制度反腐,依靠制度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依靠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不断加大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力度,形成了以党章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彼此衔接、互为补充的军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军委、总部和各大单位先后制定出台近200项廉政法规制度,使军队人、财、物管理等诸多方面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特别是2006年年初,军委颁发《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需要建立健全103项具体法规制度。截至2008年7月,已出台18项,修订完善69项,还需新建16项。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力度,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2008年8月,中央军委颁布《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工作规划》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目前《工作规划》提出需要建立完善的68项法规制度中,已经完成34项,21项已经着手起草。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统筹中起步,在起步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具有我军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主义廉政法律体系,而现有的廉政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且此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反腐斗争的形势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新的样式和类型的腐败现象不断产生和发现,因此需要不断产生相应的法律条文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第二就是要有一套健全的法律监督体制,如果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那么就是有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会是一纸空文,只有做到违法必究、一查到底才能真正贯彻好指定的各项廉政法律。且法律监督体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程序和一个职能健全、功能强大的执法监察组织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新型腐败的泥沼。第三就是要作好法制宣传,使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党员、每一个群众以及相关的 舆论监督单位都了解廉政法律,做到法制普及,这样才能形成一种遵法守法、全民动员的环境,不给腐败现象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则腐败现象就会渐趋减少。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反腐倡廉征文说“廉”“廉”,即:廉耻、廉价、廉洁、廉明、廉正、忠廉、一廉如水、物美价廉、堂高廉远、反腐倡廉、公正廉明等等。从本义上讲是指堂屋的侧边,因为侧边都是直角,看......
从思想上觉醒 从根本上防腐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腐败的现象更加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导致腐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体制原因,......
筑牢“防火墙”树廉政之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稍有不慎,思想就可能......
反腐倡廉征文姓名:古月学号:学院: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地球物理学时间: ***2.4.25说道反腐倡廉,那就必须把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结合起来。我党的反腐败斗争经历了运动反腐......
学党史 感党恩 倡廉政近年来,反腐倡廉已经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任务,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来发展和改革这项任务。今年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全国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