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_济宁高二期末考试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济宁高二期末考试”。
嘉祥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A.文化与精神相互交融B.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D.人能通过历史文物留下文化印记
2.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现代的母亲节,最早的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如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母亲节。美国人视康乃馨为献给母亲的花,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上述文化现象说明()
A.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包容性B.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
C.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创新性D.文化具有融合性和科学性
3.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交通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创造新文化B.提出新问题
C.文化继承D.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6.截止到2013年6月,湖北省博物馆已连续6年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免费开放博物馆意在()
A.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B.扶持公益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D.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铁观音是中华茶文化百花园中一朵亮丽的奇葩。据此回答7-8题。
7.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中国的茶文化()
A.为中华文化所特有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源于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
8.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不但有其它乌龙茶茶汤过喉徐徐生津有回味,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的“喉韵”感受,而且有滋味浓厚滑爽,浓饮稍苦涩,后回甘,历久犹有余香的独特韵味,被称之为“观音韵”。从页 1第中可以悟出()
A.铁观音的特有韵味是保持其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B.不同茶种之间的联系是促进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
C.铁观音的特有韵味通过乌龙茶的共有韵味表现出来
D.铁观音等茶种的特有韵味之和构成乌龙茶的共有韵味
9.庄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与这一观点所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A.精神不是万能的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10.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来临,12月22日的黎明将不会到来。或许你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是有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并上演了一出出闹剧。这说明()
A.我们必须把正确的思维作为想问题的出发点
B.科学的思维是做好工作的决定因素
C.我们必须立足于正确的思维,恰当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D.恰当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1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共造成近200万人受灾,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其中995人重伤。雅安芦山地震的发生说明()
A.事物的静止是不存在的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D.人们必须认识和改造规律
12.一粒胶囊,里面却装着一个微型机器人,服下它以后,迅速在病人体内四处游走,查找病因;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手臂,就可以完成肿瘤切除手术。这就是神奇的智能影像胶囊和外科手术机器人。“机器人医生”的出现()
A.说明医用机器人也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B.进一步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C.体现了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反映科学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这一突如其来的“天外来石”和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多次陨石事件一样,目前仍是个谜。这表明()
①宇宙的浩渺无际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它
②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
③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总是有限的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核心变化就是对经济发展的提法,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转向“持续健康”,由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与客观性②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从邓小平首先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党的十七大上又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中共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述材料说明()
①追求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量变积累过程
②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而实践始终是二者转化的唯一条件
③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无限、上升的过程
④随着社会实践深入发展,人们会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理性认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6.推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之 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A.民族精神已不复存在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支柱
C.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已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
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17.“互联网有点杂草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网络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大众文化
B.应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D.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18.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和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启示是()
A.知识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B.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19.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①具有继承性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世界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2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
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 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22.“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但地球不会因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越演越烈
23.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
①创造文化②文化传递③文化沟通④文化共享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由于缺乏传承,我国灿烂瑰丽的文化宝库的“库存”正日益减少。据广西文化部门有关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有地方剧种18个,到上世纪末,除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据此回答24--25题。
24.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过于繁杂D.中华文化有包容性
25.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A.文化的区域特征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
C.文化的求同存异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0分)2013年5月28日晚,“纪录中国”首届优秀国产纪录片表彰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受到表彰的《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等,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传播到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等国的主流电视节目市场,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国美食热。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8分)
27.(14分)高一(1)班同学在学习《文化生活》课程中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他们对搜集到的下列材料进行分组讨论。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提出,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第一小组同学结合材料一讨论了这样的问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就这一问题进行回答。(8分)
(2)第二小组同学着重讨论了下列问题: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当代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试写出你的发言提纲。(至少3点)(6分)
28.(16分)材料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一直处于较大的顺差状态,但是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中国一直处于严重逆差的尴尬境地。这就意味着国际文化贸易逆差中,我国仍然是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产品。为此,专家呼吁: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衬衫给世界成为所谓的世界加工工厂就能强大起来,它还必须拥有影响并引导这个世界的文化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怎样尽快扭转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逆差状况。
参考答案:
1-5 BABAD6-10 BBDCB11-15 BBDCB16-20 DBDAA21-25 ABDBA
26.(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现实生活,还原到传统,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使其取得成功。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舌尖上的中国》在传承中华文化上推动了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成为代表中国纪录片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其他角度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如主观能动性、矛盾特殊性等。)
(2)①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有中国视角,保持民族风格,表现中华文化的内涵;(3分)
②立足社会实践,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手段、运作方式等创新。(3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吸收借鉴欧美等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取长补短;(2分)
(其他角度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8分。)
27.(共8分)(1)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分)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氏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分)
(共6分)(2)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④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提高文化鉴别能力。⑤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⑥正确处理好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回答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28.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状况,从根本上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4分)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状况,必须注重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分)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走出去”发扬光大。(4分)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而扭转文化贸易逆差需要进行文化创新。(4分)
嘉祥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
试卷类型:A 泰安市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考试政 治 试 题2015.7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指......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一、基础知识(1~4题每小题3分,共l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
【题文】质量为2kg的平板车Q上表面水平,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为2kg的物体P,一颗质量为0.01kg的子弹以700m/s的速度水平瞬间射穿P后,速度变为100m/s,......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政治试题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