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_宏观经济学期末及答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宏观经济学期末及答案”。

第一

一、名词解释(5×2 = 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结构性失业

4、通货膨胀;

5、菲利普斯曲线

二、选择题

1、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美元,会使IS:(D).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6、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A)。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

7、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B).A、公众持有的通货 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 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8、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3、消费函数;

9、如果IS曲线保持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A),国民收入()。A、下降,增加 B、上升,增加 C、下降,减少 D、上升,减少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则(B)。A、货币政策的效果好 B、财政政策的效果好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好同样好 D、无法确定

11、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D)。A、经济决定理论; B、价格决定理论; C、宏观决定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2、周期性失业是指:(B).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3、投资是增加了当前的注入行为(C)。A、是会使国民收入减少 B、减少了国民经济总财富量 C、增加了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4、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C)。A、纵截距增加; B、横截距减少; C、横截距增加; D、纵截距减少。

15、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C)。A、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

3、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的四、计算题(共8分)

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五、论述题(10分)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孙承斌孙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在谈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时,胡锦涛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应对挑战中开创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 请你用宏观经济学相关知识对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提出具体的经济对策建议。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2.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3.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4. 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5.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二、单项题

1、D,2、A,3、A,4、A,5、C,6、A,7、B,8、D,9、A,10、B,11、D,12、B,13、C,14、C,15、C。

三、简答题

1、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的快得话,则企业的收入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其二,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业务活动。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可以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央行买入债券,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央行卖出债券,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五、计算题(1)IS:Y=1250-30 r LM:Y=750 + 20 r(2)Y=950 r=10(3)Y=875-15r Y=750 + 10r Y=800 r=5

五、论述题 1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论述双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和具体对策; 2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提出促进充分就业保民生的对策; 3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提出保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及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折算指数为160时,名义GDP 为 …………………………………………………………………………【C 】 A、11000亿美元 B、15700亿美元 C、28000亿美元 D、17500亿美元 2.下列哪一项应该计入GDP ……………………………………………【D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和间接税等于 ………………………………【 B 】 A、国内生产净值 B、国民收入 C、个人收入 D、个人可支配收入 4.若个人收入为$550,所得税为$70,消费为$430,利息支付为$10,个人储 蓄为$40,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B 】 A、$500 B、$480 C、$470 D、$440 5.若消费函数为C=a+bY,a、b>0,那么,平均消费倾向 ……………【 A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商业银行初始存款为5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10%,则存款总额为…【 D 】 A、450万元 B、500万元 C、4500万元 D、5000万元

7.实际的总需求为3万亿元,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为2.5万亿元,则经济中 存在着………………………………………………………………………【 A 】 A、通货膨胀,但已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但有失业 C、通货膨胀,且没有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且已充分就业

8.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哪类失业之后的就业状态 ……………………【B 】 A、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摩擦失业 D、所有失业 9.如果某一经济状态同时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右边,则有………【 】 A、IS LS L>M D、IM 10.假设某国某一时期GDP增长率为9%,同一时期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分别 为2%和10%,劳动与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和0.4,则全员生产要素率的 增长率是多少……………………………………………………………………【 】 A、2.6% B、5.2% C、3.8% D、42.2% 11.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 A 】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债券收益率不变 D、债券价格不变

12.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W大于实际增长率GA,经济将 ……………………………………………………………………………【 】 A、持续高涨 B、长期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能确定

13.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B 】 A、累进税率制 B、政府开支直接随GDP水平变动 C、社会福利保障支出 D、失业救济支出

14.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在中间区域相交,则………………………【 C】

A、单独采用财政政策将更有效 B、单独采用货币政策将更有效 C、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将更有效 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将失效

15.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那么实际货币供给曲线将会 ……………………………………………………………………………【 D】 A、向左方移动,利率上升 B、向右方移动,利率上升 C、向左方移动,利率下降 D、向右方移动,利率下降

16.供给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 A 】 A、供给创造需求 B、需求创造供给 C、货币供给最重要 D、自然率 17.假定经济已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18.格雷戈里·曼昆是哪个宏观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D 】 A、货币学派 B、供给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新凯恩斯主义 19.面对“滞胀”,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组合…………………………【 B 】 A、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C、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20.下列哪一项政策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 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刺激劳动力投入政策 D、科研教育政策 二计算题

1.假设某一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单位均为亿元),税率t=0.25。(1)求均衡的总产出。(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总产出为1200,试问用增加政府购买、减税或者增税并将增加的税收全部用于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2.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C=200+0.8Y,I=300-5r, L=0.2Y-4r,M = 320(单位:亿元)。试求:(1)IS-LM模型和均衡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及利率水平。(2)若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25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的投资应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3)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追加的投资或货币供应各为多少?

三、简答题

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用AD-AS模型阐述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3.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及其含义。

四、论述题

1.阐述有效需求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的区别与内在逻辑关系。2.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宏观经济波动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CDBBA DABDC ABBCD ABDBD

二、计算题 1.(1)由Y=C+I+G=100+0.8(Y-0.25Y+62.5)+50+200 得Ye=1000(5分)(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2.5,税收乘数=-2 转移支付乘数=2(5分)2.(1)Y = 2000亿元,r= 20(5分)(2)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资225亿元,有效需求可以达到2500亿元,此时的利率为r=45;若利率维持在r=20,则Y=3125亿元;因此,收入效应为500亿元,挤出效应为625亿元。(5 分)(3)同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资为100亿元,中央银行追加的货币供应也为100亿元。(5分)三1.交易性货币需求:指人们出于交易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货币。L1 = L1(Y)= k Y(0 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为买卖有价证券持有的货币。L 2 = L 2(r)=-hr(h>0)(3分)货币总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L = L1 + L2 = k Y-h r(4 分)2.图示说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混合型通货膨胀(6分),然后阐明如何用宏观经济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如,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从而抑制通货膨胀。(4分)(要求作图,不作图只说明,最多得6分)

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s.f(k)=k´+nk。其中s为储蓄率,f(k)是集约形式的生产函数,k为人均资本量,k´为人均资本增量,n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此也代表劳动力的增长率。(4分)方程的含义是,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增量,即每个劳动力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深化;另一部分为每增加一个劳动力平均应该配备的资本设备,也被称为资本广化。(3分)利用基本方程可知,当k´=0,即s·f(k)= nk时,经济增长率ΔY/Y等于人口增长率n;并且经济增长将稳定在s·f(k)= nk, 即k’= 0处。(3分)

四、论述题1.要点:三个模型都说明总产出的决定,并且其推导都用到了I=S这个重要前提;(5分)但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只反映商品市场的均衡,不考虑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5分)IS-LM模型反映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没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但考虑了利率水平的变化;(5分)AD-AS模型反映了商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并且同时考虑了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5分)2.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为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可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控。(4分)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支出的改变,来直接调节总需求政策。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购买和增税。(4分)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调节利率来间接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和改变贴现率。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降低贴现率;经济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提高贴现率。(4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或近几年的实际说明宏观经济波动及其政策调控。(8分)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上学期《宏观经济学》试卷姓名_______专业_______层次_____学号______年级_____站点_____分数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1、“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1.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2.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

2宏观经济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游乐设备事务所专业设计开发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宏观经济学期末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 试题 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 试题 答案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