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L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L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Word版含解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31.、[2014·山东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1.A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发展和人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①正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促进作用;志愿者们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了个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体现了②。③观点错误,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31. [2014·广东卷]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1.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传统廉政思想、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作为传统文化,其本身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把它们作为廉政建设的根本并坚守下来是错误的,②④应排除。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11.[2014·天津卷] 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这段佳话说明

()

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

B.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C.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D.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

11.A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两位科学家在学术问题上表现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了A项。科学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未必高,B项错误。两种修养都有其客观基础,C项错误。两种修养分属不同领域,D项错误。

24.[2014·北京卷] 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24.D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A错误。B否认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性。C否认了社会的变化发展。从传统美德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可以看出D符合题意。

28.[2014·福建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2014感动中国人物——拾荒助学子的高龄孤寡“五保”老人刘盛兰用行动诠释了()

A.甘于清苦的作风

B.崇仁厚德的品质

C.坚守职业的信念

D.永不言败的精神

28.B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刘盛兰虽然“残年风烛”“苍老”,但却在人间写下大爱,其行动诠释了崇仁厚德的品质,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A、C、D三项观点。

30.[2014·山东卷] 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30.D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通俗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不应当抵制,A项说法错误。对待农村传统习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承袭,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文化产业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符合题意。

8. [2014·重庆卷]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A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建设的知识。公益广告融入了传统的中国元素文化,并且表达了时代的要求,可见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故①正确。公益广告更多注重社会效益,排除②。公益广告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属于先进文化,所以其传播有利于改造落后文化,故③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排除④。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回答9~10题。

39.[2014·福建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答案]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属于措施类题目。这是新版《文化生活》教材的内容,也是今年的新增考点。结合材料,从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等角度分析。

14.[2014·四川卷]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答案] 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④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本题可以依据分号将材料分为四个有效信息点进行分析。首先强调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第二强调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第三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第四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14.[2014·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a)]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见图(b)],开

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 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自信、大众文化等知识。“文化走亲”主要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文化生产和消费中的重要作用,也显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扬,创新了文化交流形式。

38. [2014·安徽卷]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 读书开启民智

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答案]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知识。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知识指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其次明确设问指向: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第二,要依据材料信息,明确知识依据。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提高人们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净化文化环境;引领良好风尚,体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提升人们的素质,体现了对提高人们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37.[2014·广东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粤港澳经济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 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答案] ①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②积极开辟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③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弘扬中华文化;④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自信等知识。本题设问指向明确,根据材料主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则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等几个方面回答,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汇

2014年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汇编:A 生活与消费 Word版含解析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近年来,银行利用新技术,不断发展信用卡服务。完成6~7题。7.[2014·海南......

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版)

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18年高考题1(2018年高考北京卷政治26)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

陕西高考真题语文(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

高考政治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1.了解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 3.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4.理解建设......

考研政治真题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解析:从毛中特分析题看十八大报告2013年的考研政治已落下帷幕,纵观今年的考研政治试题,其突出特点就是时政性较强,尤其是十八大报告的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毛中......

《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L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L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Word版含解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