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验之谈共分享_育儿经验之谈
育儿经验之谈共分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育儿经验之谈”。
首先申明我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只是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四处打听,上网自学,其中也有在小儿血泪的教训中收获的一点经验。大部分内容我在园子里其它帖子或跟贴中写过,现在把它们攒和在一起,是自己的条理化,也是让新妈妈们看过不要走我走过的弯路。请走过路过的医生们指正,请和我一样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妈妈们提供宝贵经验......带孩子的基本原则和探知小儿健康状况的基本准则
有句老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就是带孩子的基本原则。
孩子自己是知道饥饱的,吃够了就不吃了。往往是大人觉得孩子不够,硬加量,这就很容易导致两个问题:1 积食,2 吃饭习惯不好。积食是一时的,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随着孩子的长大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一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做到生活基本规律,定时定点的吃饭睡觉。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千万不要追着喂饭。孩子一顿吃得不好,下一顿会补回来的。两餐中间不要给实在的东西,可补充水果。在现在这个生活条件下,没有饿坏的孩子,只有撑出毛病的。除了三分饥,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高蛋白要有,蔬菜也要有,水份更要够。
三分寒,是指给孩子穿得少一点。通常情况下,孩子比大人少穿一件,少盖一层。穿得多容易导致两个问题:1 孩子活动不开,2孩子活动开了出汗后反而容易着凉。(注意: 新生儿要比大人多穿一件)
室外活动的量要够。孩子最容易得的病就是呼吸道疾病。除了避免传染,积极地抵御方法就是锻炼呼吸道。除非环境特别恶劣,小风小雨小雪的日子也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一岁以内的孩子抱着出去,大一点的孩子出去跑啊。身体在运动中才能健康。
如何判断孩子的状况呢?
掌握孩子的健康,一看舌苔,二摸手心,三观大便。
舌苔重,手心热,大便干,从中医的角度就是说“有火”。这在西医看来模糊而不科学,但就实际生活来说,这些往往是生病的前兆。
关于如何观察舌苔,可参见百度百科,或其它医疗文献。
健康小孩的手应该是凉的,摸上去觉得凉凉的就对了,如果整只手都是热乎乎甚至汗津津的,那就是穿多了。这时候要在吹不到风的地方给孩子落落汗,无汗了再脱衣服。很多时候孩子生病都是先捂着出汗,再脱衣服受凉感冒的。(判断孩子是否热,另有个办法是摸孩子的后脖颈,就是后领那里,看是否有汗或有汗意。若有,就是有点热;若温暖但没有汗意,就是正常。)
如果摸着手凉怕孩子穿少了,摸摸肘部的温度。肘部摸着温热,那就没少。肘部摸着都凉,那就是穿得太少了。
如果孩子的手不算热,但手心摸着热-----多热算热,这很难量化,多摸几次就有感觉了。就是有内火了。这时候一般会伴随舌苔重,尿黄,便秘。有时候能观察到孩子的鼻子下面嘴巴上面的三角区有红点。比较厉害,或者很小的孩子,胸前或后背也会有红斑。
有内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着凉。多喝水,加点橙汁也好(但一岁以内的孩子不要给橙汁,容易引起呕吐,如果想试试,要稀释)。减饮食,尤其是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关于大便和发烧的关系,我找到一个“说法”:发烧是孩子最常见的问题,主要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人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主要是用来保护上呼吸道的,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分泌型IGA的比例,如果后者减少,孩子就更容易发病(当然,发病的原因很多,这个只是一个方面,我们为了更好地说明,就单一化)。分泌型IGA的生产场所就是人体肠壁淋巴样组织,分布在整个肠腔,当孩子大便干的时候,分泌型IGA得数量就会减少,孩子就容易发病,每发病一次,呼吸到粘膜就会受到损害一次,这样就更容易让病原微生物黏附在呼吸道表面。所以大便干或者大便不正常是孩子发病的基础诱因。小儿常用药(OTC)
首先必须明确家庭用药的范围:只有在病初期,症状轻,且清楚病因,了解孩子状况的时候用药,用熟悉的药,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联合用药的时候考虑药效是否冲突,是否叠加?用药前默念“是药三分毒”,能够食疗的时候采取食疗的方法。用药后严密观察孩子的状况,一至两天内病情无好转或者更严重了需去医院。有高热,较严重的呕吐或者腹泻,孩子萎靡等明显异常的状况立刻去医院。宁左勿右。
(1)余仁生保婴丹和香港保和堂制药珠珀猴枣散
对这两种药有一些争议。但这两种药阿得都用过,一岁以内吃过保婴丹,一岁到三岁吃过猴枣散。用于小儿感冒初起,明显是积食有火时。这两种药主要是去火,凉性比较大,不可多用,尤其是猴枣散,使用说明书上写天时不正每日服食一次,简直是胡说八道。如果一定为了防治而吃药,我更倾向于喝点“板兰根”。
(2)同仁堂小儿感冒颗粒
用于风热感冒,也属于清热解表的药。用于感冒初起,效果很好,吃起来苦的要命,对胃有刺激性,不要空腹吃。阿得一岁多第一次吃就吐了。后来吃过几次,基本是上午有点流鼻涕,中午吃了睡一觉下午就没事了。但如果不是一有症状就吃,就不是很见效了。
(3)小儿咽扁颗粒
这个药儿研所和同仁堂都有,我个人觉得儿研所的效果好一点。用于吃了感冒颗粒不太见效,明显嗓子红肿有痰时。效果很好,同样是苦的要命。感冒颗粒和咽扁不要同用。
(4)辛苍鼻舒口服液
原鼻炎一号。这个药的主要作用是两点,一是通窍,二是扶正。用于感冒后期,或者孩子有鼻塞症状时。把鼻涕流出来,保持鼻腔的畅通可防止中耳炎,另外我个人的体验是孩子的鼻涕容易倒流,感染下呼吸道,鼻涕流出来也会减少咳嗽。扶正的作用是因为它的配方中有玉屏风散的内容,这是中药中提高免疫力的传统方。(此药只有儿研所有,药房不卖)
(5)王氏保赤丸
这个药主要作用于肠胃,治疗积食便秘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孩子明显是之前吃得有点多导致的感冒,或者还没有感冒但是有上火的症状一两天没有大便或便的少而干就可以吃一次两次,症状缓解就可以停。
(6)一捻金
这个药效要比王氏保赤丸重,不要轻易用,如果孩子积食严重,出现腹胀,便秘,舌苔黄厚的时候,基本可做到一剂见效。肠胃清了之后就不要再用了。
(7)消积止咳
从药名即可看出这个药主要是治疗积食咳嗽的。有轻泻作用,和其它消积的药不能同用。对症的话,效果很好。
(8)同仁堂小儿清肺
用于肺热咳嗽,孩子没有明显积食症状,但感觉有热时。护理患儿和食疗的方子
一般来说,孩子爱闹两种毛病:1 消化道,也就是上吐下泻 2 呼吸道,也就是打喷嚏流鼻涕咳嗽
但,很多闹呼吸道毛病的孩子,也是由于积食引起的。
所以,生病的孩子,首先要减饮食(大部分孩子也吃不下......)。减饮食的意思,不是什么都不给吃(饿三顿不病走路也发飘),是要少食多餐,吃的清淡点,戒荤。
对于上吐下泻的孩子,可以吃专门给腹泻孩子吃的奶粉,大米粥,擀得薄薄的面片,煮的软软的面条,蒸苹果。
吐的特别厉害的时候,注意补液。我们那次是用奶瓶兑了口服补液盐,每五分钟把奶嘴伸进去让他嘬两口。(一次喝多了会吐)
吐的利害的时候,可能什么都吃不下,一般医院会给开点吗叮啉。当孩子开始拉的时候,就不怎么吐了。这时候饮食要跟上,北医三院有一种自配的胃蛋白酶,对于上吐下泻的孩子的恢复期特别好。
对于感冒咳嗽的孩子,也是要清淡饮食,但可选择的就多的多,基本上所有的蔬菜水果都能吃。
梨可以生吃,也可以煮了水随时喝。橙子也可以榨汁(注意,千万不要给上吐下泻的孩子吃橙汁!)
还有一个偏方就是米汤当水喝,去湿热是非常好的。
孩子只要有精神,可以带到楼下,推在小车子上走走,顺便也把家里开大窗,空气换换。
孩子在家的时候,即使是冬天,也不能完全把窗户关上。一定要保持空气的流通,新鲜。
很多老人坚持给孩子吃荤,认为不吃没有力气,也可以给孩子用肉汤煮粥或面条,但肉汤,一定要先在冰箱里放凉,拣去上面的白油!
有些孩子不爱吃粥,有可能是米的问题,试试东北大米,泰国香米等等。
也可以剁点小咸菜扔进去。虽然咸菜是不好的,但生病的时候,吃的下去是硬道理。
感冒的孩子可以给小酸黄瓜(我个人特喜欢一种西班牙产的黄瓜仔,双安超市有售)。
多让孩子睡觉。
食疗的方子:
外感风寒,无内热:
红糖姜水。这个方子适用于单纯的着凉,有热的不能用,量不要大,过了就上火了。也可用葱白替代红糖,和缓一些。
咳嗽:适用于受热咳嗽。
配方:梨(切碎),冰糖少许,红枣(十几粒),蜂蜜,川贝粉(同仁堂有售两克装)
做法:梨,冰糖,红枣加水煮开转小火煮半个小时左右,加川贝粉关火,晾凉至40度以下加一勺蜂蜜。
早晚各一次,两三岁的孩子川贝粉一天一克左右,连续服用两到三天。之后可不放川贝,多煮点水,当水喝多喝几天。喝的当天咳嗽会加重,多痰,第二天即好转。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方子,根据经验有所改动。阿得之前有阵子老咳嗽,不严重,但总不好。去看了医生肺部没有问题,吃药也没有效果,所以就试这个方子,有效。
如伴随流涕可加点姜片。
如本身吃着咳嗽药,可以只给冰糖梨水当作补液。
腹泻:
大米加上山药和去芯胡萝卜煮粥。
这还是我在园子里求得的方子,屡试不爽。如何看病
说到去医院,首先是医院的选择问题。我觉得如果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疾病,去三甲医院的儿科要比去儿童医院儿研所方便快捷,避免交叉感染。事先可做功课,去网上(如好大夫网)查询医生的出诊时间及点评。
带孩子看病的基本装备:保温水壶,一个小玩具,一本童书,一件孩子可替换的衣物,湿纸巾,干纸巾。男孩子可带一个空矿泉水瓶在不方便的时候充作尿壶。
如果孩子发烧,在某些医院挂完号可直接向护士要验血的化验单,这样至少可节省二十分钟的时间。
化验单中通常大家比较关注白血球,另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是C快速反应蛋白(CRP):
CRP本身是一个体内发生炎症(inflammation)的指征。它的起落,跟白血球(WBC = white blood cell)成正相关关系,但比白血球来得快也去得快。病毒性感染,CRP不升高。实际上C快速反应蛋白是先于白血球升高而升高,先于白血球下降而下降,是比白血球更显著重要的指标。[silkworm]
叙述病情要简单清楚:什么时候起病,症状如何,之前有何诱因,服用过什么药物。特别是孩子的病程比较长,看过好几次医生的时候。医院每个医生的出诊时间每周只有一次两次,基本上每次来看都是不同的医生。如果家长不说明,很难有连续性的治疗。
看完病后核对医生处方,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亦可在网络查询,查询资料来源是医学文献(查询疾病的教程),相关论文(更新的资料),儿医论坛(实际病例与心得)。可信度递减。注意联合用药和用药的连续性问题。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咳嗽,咳嗽本身不是问题的根源,是症状,而且是有益的症状。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呼吸道里边有分泌的比平时多的粘液,还有白细胞战斗后的尸体,等等,这些都需要咳嗽咳出来。所以咳嗽很有用。市面上的止咳药品,基本上就是局部神经麻醉剂,抑制肌肉产生咳嗽的动作的。不仅仅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按照我的理解,反而减少排出粘液以及清理呼吸道,妨碍呼吸。我在医院里的儿科做义工的时候,严重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小孩儿,如果血氧饱和度下来的话,护士采取的第一条策略就是让小孩儿咳嗽。小孩儿一般会先假咳嗽,咳着咳着就变真咳了,然后血氧饱和度就会上来一些。另外人的呼吸道外黏膜会自动脱落,基本上每2周脱落一次。所以一般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的话,最多2个礼拜也就好了。
关于抗生素的常识:1,只有在确诊是细菌感染时才用抗生素,而且首选窄谱型,而不是广谱抗生素;2,一旦用到抗生素,必须用完一个疗程,而不是稍有好转就停药(中途停药的后果是,未杀死的病菌会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该抗生素在下一次使用时失效)。各个抗生素疗程不同,有的是5天,有的是7天,还有10天的。这个要听医生/药房的。吃完抗生素要在48小时到72小时内复查,因为如果抗生素对症,那么48小时足够出效果了。如果48小时之后还没有好转,说明抗生素不对症,但即使病好了,也要把抗生素都吃完。
“经验”之谈某日,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商人专门卖草帽。有一次因为太累了,就在一棵树下睡着了。等他醒来时,手中仅有一顶草帽。他一看,原来是被一群猴子拿去玩了。他想尽一......
“经验”之谈某日,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商人专门卖草帽。有一次因为太累了,就在一棵树......
这次能过,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沪江网校和沪江的老师作用最大。我参加了多次六级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这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沪江网校学习课程。而且我是10月下旬报名的,一开始疯......
初次接触成功后(一般指拿到电话),接着就是要约出来見面了。至于能不能约出來,就得看女孩子的心态。 她对你有意思,不见得会和你出来(可能有男朋友)。对你沒意思,可能也会和你出来(混......
题外话:手头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终于可以静下来写一写自己的经验了,刚从返回郑州,看到论坛上新出现不少经验贴,我今天也写下来,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复习的时候,我每隔两个月就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