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习题题库_起重吊装试题
起重吊装习题题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起重吊装试题”。
起重吊装习题题库
一、填空题
1、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 施工方案。
2、作业方案必须针对工程状况和 现场实际 具有指导性,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确认符合要求。
3、起重机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应进行 试运转试验 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有记录、签字。
4、起重机经检测后可以继续使用并持有省、市级有关部门定期核发的 准用证。
5、经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包括 超高 限位器、力距 限制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及 吊钩 保险装置均符合要求。
6、起重扒杆的选用应符合作业工艺要求,扒杆的规格尺寸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设计计算应按照有关 规范标准 进行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
7、扒杆选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组装形式,必须按 设计 图纸要求进行,组装后应经有关部门检验确认符合要求。
8、扒杆与钢丝绳、滑轮、卷扬机等组合后,应先经试吊确认。可按 1.2 倍额定荷载,吊离地面 200~500 mm,使各缆风绳就位,起升钢丝绳逐渐绷紧,确认各部的滑车及钢丝绳受力良好。轻轻晃动吊物,检查扒杆,地锚及缆风绳情况,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9、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 10 %、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 40 %以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按比例折减 承载 能力。钢丝绳应按起重方式确认安全系数,人力驱动时,k= 4.5 ;机械驱动时,k= 5~6。
10、扒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其直径比值不应小于15,各组滑轮必须用钢丝绳牢靠固定,滑轮出现翼缘破损等缺陷时应及时更换。
11、缆风绳应使用 钢丝绳,其安全系数k= 3.5,规格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缆风绳应与地锚牢固连接。
12、地锚的埋设作法应经 计算 确定,地锚的位置及埋深应符合 施工方案 要求和扒杆作业时的实际角度。当移动扒杆时,也必须使用经过设计计算的正式地锚,不能随意拴在电杆、树木和构件上。
13、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并在 方案 中进行规定。
14、吊点是在重物起吊、翻转、移位等作业中都必须使用的,吊点选择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 垂直 线上,且 吊点 应在重心之上(吊点与重物重心的连线和重物的横截面成垂直)。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15、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 合力 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 稳定 位置。
16、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对 棱角 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 切断 钢丝。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k=6~8。
17、起重机司机属 特种 作业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 合格证 书。合格证书或培训内容,必须与司机所驾驶起重机类型相符。
18、汽车吊、轮胎吊必须由起重机司机驾驶,严禁同车的 汽车司机 与起重机司机相互替代(同机持有两种证的除外)。
19、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 合格证 书。其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052-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
20、起重机在地面,吊装作业在高处作业的条件下,必须专门设置信号传递人员,以确保司机 清晰准确 的看到和听到指挥信号。
21、起重机作业区路面的 地耐力 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 地耐力 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22、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大于 3 ‟,横向坡度不大于 1 ‟。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 5 m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23、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 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确保机车的作业条件。
24、起重机司机应对施工作业中所起吊重物 重量 切实清楚,并有 交底 记录。
26、司机必须熟知该机车起吊 高度 及 幅度 情况下的实际起吊重量,并清楚机车中各装置正确使用,熟悉操作规程,做到不超载作业。
27、作业面平整坚实。支脚全部 伸出 垫牢。机车平稳不倾斜。
28、不准斜拉、斜吊。重物启动上升时应逐渐动作缓慢进行,不得 突然 起吊形成超载。
29、不得起吊埋于地下和 粘在 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重物。
30、多机台共同工作,必须随时掌握各起重机起升的同步性,单机负载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的 80 %。
31、起重机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变换后首次起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 200~300 mm后停住,检查起重机的工作状态,在确认起重机稳定、制动可靠、重物吊挂平衡牢固后,方可继续起升。
32、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措施防止 高处 坠落。包括各洞口盖严盖牢,临边作业应搭设 防护栏杆 封挂密目网等。结构吊装时,可设置移动式节间安全平网,随节间吊装平网可平移到下一节间,以防护节间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高处作业规范规定:“屋架吊装以前,应预先在 下弦 挂设安全网,吊装完毕后,即将安全网铺设固定”。
33、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移动和作业时,必须系牢 安全带。独立悬空作业人员除去有安全网的防护外,还应以 安全带 作为防护措施的补充。例如在屋架安装过程中,屋架的上弦不充许 作业人员 行走,当走下弦时,必须将 安全带 系牢在屋架上的脚手杆上(这些脚手杆是在屋架吊装之前临时绑扎的)。
34、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在行车梁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从行车梁上行走时,其一侧护栏可采用 钢索,作业人员将 安全带 扣牢在钢索上随人员滑行,确保作业人员移动安全。
35、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爬梯或斜道,不允许攀爬 脚手架 或建筑物上下。对爬梯的制作和设置应符合 高处作业 规范“攀登作业”的有关规定。
36、作业平台:按照高处作业规范规定“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 或其他安全设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符合要求的 脚手架 或平台上作业。
37、作业平台:脚手架或作业平台应有搭设 方案,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封挂密目网。
38、脚手架的选材和铺设应严密、牢固并符合 脚手架 的搭设规定。
49、构件堆放应平稳,底部按设计位置设置 垫木。楼板堆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 1.6 m。
40、构件多层叠放时,柱子不超过 两层 ;梁不超过 三层 ;大型屋面板、多孔板6~8层;钢屋架不超过 三层。各层的支承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各堆放构件之间应留不小于0.7 m宽的通道。
41、重心较高的构件(如屋架、大梁等),除在底部设垫木外,还应在两侧加设 支撑,或将几榀大梁以方木铁丝将其连成一体,提高其稳定性,侧向支撑沿梁长度方向不得少于三道。墙板堆放架应经设计计算确定,并确保地面抗倾覆要求。
42、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 警示 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3、除设置标志外,还应视现场作业环境,专门设置 监护 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的 落物 伤人事故。
44、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焊工等均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并发给合格证书方可操作。
45、起重吊装工作属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其工作应由有关部门认证的 专业 队伍进行,工作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 指挥。
二、选择题
1、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 A。
A.施工方案; B.作业指导书; C.技术交底。
2、起重机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应进行试运转试验和 B 确认符合要求并有记录、签字。
A.维修; B.验收; C.签证。
3、起重机经检测后可以继续使用并持有省、市级有关部门定期核发的 C。A.工作证; B.材料证明; C.准用证。
4、经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距限制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及吊钩 B 装置均符合要求。A.指示器; B.保险; C.断绳。
5、起重扒杆的选用应符合作业工艺要求,扒杆的规格尺寸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设计计算应按照有关 A 标准进行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A.规范; B.规程; C.经验。
6、扒杆选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组装形式,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组装后应经有关部门 B 确认符合要求。
A.使用; B.检验; C.签字。
7、扒杆与钢丝绳、滑轮、卷扬机等组合后,应先经试吊确认。可按 1.2 倍额定荷载,吊离地面200~500 mm,使各缆风绳就位,起升钢丝绳逐渐绷紧,确认各部的滑车及钢丝绳受力良好。轻轻晃动吊物,检查扒杆,地锚及缆风绳情况,确认符合设计要求。A.0.8; B.1; C.1.2。
8、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10%、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 B %以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按比例折减承载能力。A.80; B.40; C.12; D.5。
9、钢丝绳应按起重方式确认安全系数,人力驱动时,k=4.5;机械驱动时,k= D。A.1~2; B.2~4; C.3~4; D.5~6。
10、扒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其直径比值不应小于15,各组滑轮必须用钢丝绳牢靠固定,滑轮出现翼缘破损等缺陷时应及时更换。A.麻绳; B.钢丝绳; C.钢筋。
11、缆风绳应使用 C,其安全系数k=3.5,规格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缆风绳应与地锚牢固连接。A.白麻绳; B.钢筋; C.钢丝绳。
12、吊点是在重物起吊、翻转、移位等作业中都必须使用的,吊点选择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应在重心 A(吊点与重物重心的连线和重物的横截面成垂直)。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A.之上; B.之下; C.中间位置。
13、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 B 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A.垂直分力; B.合力; C.水平分力。
14、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对棱角处采取 B 措施,防止切断钢丝。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k=6~8。A.捆梆; B.保护; C.切断。
15、起重机司机属 B 作业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合格证书或培训内容,必须与司机所驾驶起重机类型相符。
A.普工; B.特种; C.维修; D.机修。
16、汽车吊、轮胎吊必须由起重机司机驾驶,严禁同车的 A 司机与起重机司机相互替代(同机持有两种证的除外)。
A.汽车; B.机动翻斗车; C.汽车修理工。
17、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其信号应符合 B 标准GB 5052-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
A.企业; B.国家; C.部颁布; D.省、市。
18、起重机在地面,吊装作业在高处作业的条件下,必须 C 设置信号传递人员,以确保司机清晰准确的看到和听到指挥信号。
A.兼职; B.临时找人替代; C.专门。
19、起重机作业区 B 的地耐力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地耐力报告结果进行审查。A.场地; B.路面; C.堆场。
20、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大于 A ‟。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5 m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A.1‟; B.2%; C.3%,C.5%。
21、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 B 机车的作业条件。A.达到; B.确保; C.严禁。
22、起重机司机应对施工作业中所起吊重物 B 切实清楚,并有交底记录。A.体积; B.重量; C.性能。
23、司机必须熟知该机车起吊高度及幅度情况下的实际起吊重量,并清楚机车中各装置正确使用,熟悉 A,做到不超载作业。
A.操作规程; B.规范; C.规程; D.施工方案。
24、不准斜拉、斜吊。重物启动上升时应逐渐动作 C 进行,不得突然起吊形成超载。A.高速; B.中速; C.缓慢。
25、不得起吊埋于地下和粘在地面或其他 B 上的重物。A.绝缘体; B.物体; C.体积。
26、多机台共同工作,必须随时掌握各起重机起升的同步性,单机负载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的 A %。A.80; B.110; C.150。
27、起重机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变换后首次起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 A mm后停住,检查起重机的工作状态,在确认起重机稳定、制动可靠、重物吊挂平衡牢固后,方可继续起升。A.200~300; B.500~800; C.1000~2000。
28、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包括各洞口盖严盖牢,临边作业应搭设防护 A 封挂密目网等。
A.栏杆; B.防护棚; C.防护梯。
29、结构吊装时,可设置移动式节间安全平网,随节间吊装平网可平移到下一节间,以防护节间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高处作业 B 规定:“屋架吊装以前,应预先在下弦挂设安全网,吊装完毕后,即将安全网铺设固定”。
A.规程; B.规范; C.施工方案。
30、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移动和作业时,必须系牢 A。A.安全带; B.安全帽; C.防滑鞋; D.安全网。
31、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独立悬空作业人员除去有安全网的防护外,还应以 C 作为防护措施的补充。A.立网; B.安全帽; C.安全带; D.安全网。
32、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在屋架安装过程中,屋架的上弦不充许作业人员行走,当走下弦时,必须将 B 系牢在屋架上的脚手杆上(这些脚手杆是在屋架吊装之前临时绑扎的)。A.立网; B.安全带; C.安全帽; D.安全网。
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行车梁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从行车梁上行走时,其一侧护栏可采用钢索,作业人员将 D 扣牢在钢索上随人员滑行,确保作业人员移动安全。A.立网; B.安全网; C.安全帽; D.安全带。
33、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爬梯或斜道,不允许攀爬脚手架或建筑物上下。对爬梯的制作和设置应符合高处作业规范“ A ”规定。
A.攀登作业; B.技术交底; C.作业指导书; D.施工方案。
34、按照高处作业规范规定:“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高处作业人员 C 站在符合要求的脚手架或平台上作业。A.不得; B.严禁; C.必须。
35、脚手架或作业平台应有搭设 B,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封挂密目网。A.记录; B.方案; C.交底。
36、构件堆放应平稳,底部按设计位置设置垫木。楼板堆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 A m。A.1.6; B.2; C.3。
构件多层叠放时,柱子不超过两层;梁不超过三层;大型屋面板、多孔板6~8层;钢屋架不超过三层。各层的支承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各堆放构件之间应留不小于
C m宽的通道。A.0.3; B.0.5; C.0.7。
37、重心较高的构件(如屋架、大梁等),除在底部设垫木外,还应在两侧加设支撑,或将几榀大梁以方木铁丝将其连成一体,提高其稳定性,侧向支撑沿梁长度方向不得少于 C。墙板堆放架应经设计计算确定,并确保地面抗倾覆要求。A.一; B.二; C.三。
38、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 A 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A.危险; B.高空; C.施工。
39、除设置标志外,还应视现场作业环境,C 设置监护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的落物伤人事故。
A.临时; B.兼职; C.专门。
40、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焊工等均属 A 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并发给合格证书方可操作。
A.特种; B.普工; C.机修工。
41、起重吊装工作属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其工作应由有关部门认证的专业队伍进行,工作时应由有 C 的人员担任指挥。
A.文化; B.知识; C.经验。
三、判断题
对打(√); 错打(×)
1、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起重吊装施工方案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现场环境、工程概算、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及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3、作业方案必须针对工程状况和现场实际具有指导性,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确认符合要求。„„(√)
4、起重机经检测后可以继续使用并持有企业有关部门定期核发的使用证。„„„„„„„„„„„„(×)
5、起重机经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距限制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及吊钩保险装置等均符合要求。„„„„„„„„„„„„„„„„„„„„„„„„„„„„„„„„„„„„„„„„„„(√)
6、起重扒杆的选用应符合作业工艺要求,扒杆的规格尺寸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设计计算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
7、扒杆选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组装形式,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组装后应经有关部门检验确认符合要求。„„„„„„„„„„„„„„„„„„„„„„„„„„„„„„„„„„„„„„„„„„(√)
8、扒杆与钢丝绳、滑轮、卷扬机等组合后,应先经试吊确认。可按0.8倍额定荷载,吊离地面2~5 m,使各缆风绳就位,起升钢丝绳逐渐绷紧,确认各部的滑车及钢丝绳受力良好。轻轻晃动吊物,检查扒杆,地锚及缆风绳情况,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9、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30%、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60%以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按比例折减承载能力。钢丝绳应按起重方式确认安全系数,人力驱动时,k=2.5;机械驱动时,k=3~4。„„„„„„„„„„„„„„„„„„„„„(×)
10、扒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其直径比值不大于10,各组滑轮必须用钢丝绳牢靠固定,滑轮出现翼缘破损等缺陷时应及时更换。„„„„„„„„„„„„„„„„„„„(×)
11、缆风绳应使用钢丝绳,其安全系数k=3.5,规格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缆风绳应与地锚牢固连接。„„„„„„„„„„„„„„„„„„„„„„„„„„„„„„„„„„„„„„„„„„(√)
12、地锚的埋设作法应经计算确定,地锚的位置及埋深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扒杆作业时的实际角度。当移动扒杆时,也必须使用经过设计计算的正式地锚,不能随意拴在电杆、树木和构件上。„„„„(√)
13、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并在方案中进行规定。„„„„„„„„„„„„„(√)
14、吊点是在重物起吊、翻转、移位等作业中都必须使用的,吊点选择应与重物的重心可不在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可不在重心之上。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15、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分力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
16、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对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钢丝。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k=6~8。„„„„„„„„„„„„„„„„„„„„„„„„„„„„„„„„„„„„(√)
17、起重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合格证书或培训内容,必须与司机所驾驶起重机类型相符。„„„„„„„„„„„„„„„„„„„„„„„„„„„„„„„„„„(√)
18、汽车吊、轮胎吊必须由起重机司机驾驶,也可让同车的汽车司机与起重机司机相互替代。„„„(×)
19、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其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052-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20、起重机在地面,吊装作业在高处作业的条件下,必须专门设置信号传递人员,以确保司机清晰准确的看到和听到指挥信号。„„„„„„„„„„„„„„„„„„„„„„„„„„„„„„„„„„(×)
21、起重机作业区路面的地耐力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地耐力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22、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纵向坡度大于30 ‟,横向坡度大于20 ‟。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1 m以内,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23、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确保机车的作业条件。„„„„„„„„„„„„„„„„„„„„„„„„„„„„„„„„„„„„„„„„„„(√)
24、起重机司机应对施工作业中所起吊重物重量切实清楚,并有交底记录。„„„„„„„„„„„„(√)
25、起重机司机必须熟知该机车起吊高度及幅度情况下的实际起吊重量,并清楚机车中各装置正确使用,熟悉操作规程,做到不超载作业。„„„„„„„„„„„„„„„„„„„„„„„„„„„„„„(√)
26、作业面平整坚实。支脚全部伸出垫牢。机车平稳不倾斜。„„„„„„„„„„„„„„„„„„(√)
27、不准斜拉、斜吊。重物启动上升时应逐渐动作缓慢进行,不得突然起吊形成超载。„„„„„„„(√)
28、可起吊埋于地下和粘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重物。„„„„„„„„„„„„„„„„„„„„„(×)
29、多机台共同工作,必须随时掌握各起重机起升的同步性,单机负载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的110%。„„„„„„„„„„„„„„„„„„„„„„„„„„„„„„„„„„„„„„„„„(×)30、起重机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变换后首次起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0~300mm后停住,检查起重机的工作状态,在确认起重机稳定、制动可靠、重物吊挂平衡牢固后,方可继续起升。„„„„„„(×)
31、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包括各洞口盖严盖牢,临边作业应搭设防护栏杆封挂密目网等。结构吊装时,可设置移动式节间安全平网,随节间吊装平网可平移到下一节间,以防护节间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高处作业规范规定:“屋架吊装以前,应预先在下弦挂设安全网,吊装完毕后,即将安全网铺设固定”。„„„„„„„„„„„„„„„„„„„„„„„„„„„„„„„(×)
32、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移动和作业时,必须系牢安全带。„„„„„„„„„„„„„„„„„„(√)
33、独立悬空作业人员除去有安全网的防护外,还应以安全带作为防护措施的补充。例如在屋架安装过程中,屋架的上弦不充许作业人员行走,当走下弦时,必须将安全带系牢在屋架上的脚手杆上(这些脚手杆是在屋架吊装之前临时绑扎的)。„„„„„„„„„„„„„„„„„„„„„„„„„„„„„„(√)
34、在行车梁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从行车梁上行走时,其一侧护栏可采用钢索,作业人员将安全带扣牢在钢索上随人员滑行,确保作业人员移动安全。„„„„„„„„„„„„„„„„„„„„„„„„(√)
35、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爬梯或斜道,不允许攀爬脚手架或建筑物上下。对爬梯的制作和设置应符合高处作业规范“攀登作业”的有关规定。„„„„„„„„„„„„„„„„„„„„„„„„„„„(√)
36、按照高处作业规范规定:“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符合要求的脚手架或平台上作业。„„„„„„„„„„(√)
37、脚手架或作业平台应有搭设方案,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封挂密目网。„„„„„„„„„„„„(√)
38、脚手架的选材和铺设应严密、牢固并符合脚手架的搭设规定。„„„„„„„„„„„„„„„„(√)
39、构件堆放应平稳,底部按设计位置设置垫木。楼板堆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2.6 m。„„„„„„„(×)40、构件多层叠放时,柱子不超过两层;梁不超过三层;大型屋面板、多孔板6~8层;钢屋架不超过三层。各层的支承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各堆放构件之间应留不小于0.7 m宽的通道。„„„„„(√)
41、重心较高的构件(如屋架、大梁等),除在底部设垫木外,还应在两侧加设支撑,或将几榀大梁以方木铁丝将其连成一体,提高其稳定性,侧向支撑沿梁长度方向不得少于三道。墙板堆放架应经设计计算确定,并确保地面抗倾覆要求。„„„„„„„„„„„„„„„„„„„„„„„„„„„„„„„„„(√)
42、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3、除设置标志外,还应视现场作业环境,专门设置监护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的落物伤人事故。„„„„„„„„„„„„„„„„„„„„„„„„„„„„„„„„„„„„„„„„(√)
44、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焊工等均属一般作业人员,不必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并发给合格证书方可操作。„„„„„„„„„„„„„„„„„„„„„„„„„„„„„„„„„„„„„„(×)
45、起重吊装工作属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其工作应由有关部门认证的专业队伍进行,工作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
四、问答题
1、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
答:主要内容应包括现场环境、工程概算、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及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2、起重吊装作业方案的编制的作用及审批?
答:作业方案的编制必须针对工程状况和现场实际具有指导性,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确认符合要求。
3、起重机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达到验收使用应具备哪些条件?
(1)起重机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应进行试运转试验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有记录、签字。
(2)起重机经检测后可以继续使用并持有省、市级有关部门核发的定期准用证。
(3)经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距限制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及吊钩保险装置均符合要求。当该机说明书中尚有其他安全装置时应按说明书规定进检查。
4、起重扒杆组装后达到验收使用应具备哪些条件?
(1)起重扒杆的选用应符合作业工艺要求,扒杆的规格尺寸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设计计算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
(2)扒杆选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组装形式,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组装后应经有关部门检验确认符合要求。
(3)扒杆与钢丝绳、滑轮、卷扬机等组合后,应先经试吊确认。可按1.2倍额定荷载,吊离地面200~500 mm,使各缆风绳就位,起升钢丝绳逐渐绷紧,确认各部的滑车及钢丝绳受力良好。轻轻晃动吊物,检查扒杆,地锚及缆风绳情况,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5、钢丝绳使用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报废?
答:钢丝绳使用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10%、锈蚀或表面磨损达40%以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
6、钢丝绳使用中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如何处理? 答:钢丝绳使用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按比例折减承载能力。还应按起重方式确认安全系数,人力驱动时,k=4.5;机械驱动时,k=5~6。
7、扒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有何要求?
答:扒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其直径比值不应小于15,各组滑轮必须用钢丝绳牢靠固定,滑轮出现翼缘破损等缺陷时应及时更换。
8、起重吊装扒杆对缆风绳有何要求?,答:缆风绳应使用钢丝绳其安全系数k=3.5,规格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缆风绳应与地锚牢固连接。
9、起重吊装扒杆对缆风绳的地锚有何要求?
答:地锚的埋设作法应经计算确定,地锚的位置及埋深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扒杆作业时的实际角度。当移动扒杆时,也必须使用经过设计计算的正式地锚,不能随意拴在电杆、树木和构件上。
10、起重吊装重物重心吊点选择要不要在施工方案中规定?
答: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并在方案中进行规定。
11、起重吊装对重物吊点有哪些技术要求?
答:吊点是在重物起吊、翻转、移位等作业中都必须使用的,吊点选择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应在重心之上(吊点与重物重心的连线和重物的横截面成垂直)。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12、起重吊装当采用多个吊点起吊时应注意什么?
答: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合力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
13、起重吊装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为防止棱角切断钢丝绳要不要采取保护措施?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是多少?
答: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对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钢丝。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k=6~8。
14、起重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起重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合格证书或培训内容,必须与司机所驾驶起重机类型相符。
15、汽车吊、轮胎吊起重作业可以由汽车司机替代吗?
答:汽车吊、轮胎吊必须由起重机司机驾驶,严禁同车的汽车司机与起重机司机相互替代。同机持有两种证的除外。
16、对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上岗前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对信号有何要求?
答: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其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052-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
17、起重机在地面,吊装作业在高处作业的条件下对信号传递有何要求?
答:起重机在地面,吊装作业在高处作业的条件下,必须专门设置信号传递人员,以确保司机清晰准确的看到和听到指挥信号。
18、起重机作业区对路面的地耐力有何要求?
答:起重机作业区路面的地耐力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地耐力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19、起重机作业区对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有何要求?
答:起重机作业区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下纵向坡度不大于3 ‟,横向坡度不大于1 ‟。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5 m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20、起重机作业区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如何处理?
答: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确保机车的作业条件。
21、起重机司机施工作业前对所起吊的重物重量要不要进行交底? 答:起重机司机应对施工作业中所起吊重物重量切实清楚,并有交底记录。
22、起重机吊装作业司机对所驾驶的起重机其性能、操作规程等有何要求?
答;司机必须熟知该机车起吊高度及幅度情况下的实际起吊重量,并清楚机车中各装置正确使用,熟悉操作规程,做到不超载作业及要求如下:(1)作业面平整坚实。支脚全部伸出垫牢。机车平稳不倾斜。
(2)不准斜拉、斜吊。重物启动上升时应逐渐动作缓慢进行,不得突然起吊形成超载。(3)不得起吊埋于地下和粘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重物。
(4)多机台共同工作,必须随时掌握各起重机起升的同步性,单机负载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的80%。
23、起重机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变换后首次起吊时,对起重机、重物的检查应做哪些工作?
答:起重机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变换后首次起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0~300mm后停住,检查起重机的工作状态,在确认起重机稳定、制动可靠、重物吊挂平衡牢固后,方可继续起升。
24、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哪些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
答:包括各洞口盖严盖牢,临边作业应搭设防护栏杆封挂密目网等。结构吊装时,可设置移动式节间安全平网,随节间吊装平网可平移到下一节间,以防护节间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高处作业规范规定:“屋架吊装以前,应预先在下弦挂设安全网,吊装完毕后,即将安全网铺设固定”。
25、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移动和作业时安全工作应做到哪些?
答:在高空移动和作业必须系牢安全带。独立悬空作业人员除去有安全网的防护外,还应以安全带作为防护措施的补充。例如在屋架安装过程中,屋架的上弦不充许作业人员行走,当走下弦时,必须将安全带系牢在屋架上的脚手杆上(这些脚手杆是在屋架吊装之前临时绑扎的);在行车梁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从行车梁上行走时,其一侧护栏可采用钢索,作业人员将安全带扣牢在钢索上随人员滑行,确保作业人员移动安全。
26、按照高处作业规范规定悬空作业处对作业平台有哪些要求?
答:“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符合要求的脚手架或平台上作业。其要求如下:
(1)脚手架或作业平台应有搭设方案,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封挂密目网。(2)脚手架的选材和铺设应严密、牢固并符合脚手架的搭设规定。
27、构件运至现场堆放应做到哪些?
答:(1)构件堆放应平稳,底部按设计位置设置垫木。楼板堆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6 m。
(2)构件多层叠放时,柱子不超过两层;梁不超过三层;大型屋面板、多孔板6~8层;钢屋架不超过三层。各层的支承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各堆放构件之间应留不小于0.7 m宽的通道。
(3)重心较高的构件(如屋架、大梁等),除在底部设垫木外,还应在两侧加设支撑,或将几榀大梁以方木铁丝将其连成一体,提高其稳定性,侧向支撑沿梁长度方向不得少于三道。墙板堆放架应经设计计算确定,并确保地面抗倾覆要求。
28、起重吊装作业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作业区域应做好哪些警戒工作?
答:(1)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除设置标志外,还应视现场作业环境,专门设置监护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的落物伤人事故。
29、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焊工等均属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并发给合格证书方可操作。
30、起重吊装工作属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其工作应由具备什么条件的队伍当任? 答:其工作应由有关部门认证的专业队伍进行,工作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
市政起重吊装部分1K412000 城市桥梁工程1K412014 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出案例题二、预应力张拉施工(四)孔道压浆5.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
起重吊装“十不准”一、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准吊。 二、信号不清不准吊。 三、吊物下方有人站立不准吊。 四、吊物上站人不准吊。 五、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六......
起重吊装应急预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起重吊装应急预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起重吊装“十不吊”一、吊物超负荷不准吊。二、歪拉斜吊不准吊。三、指挥信号不明不准吊。四、安全装臵失灵不准吊。五、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雾、雨雪天气不准吊。六、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