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问题_思修的感悟
思修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修的感悟”。
为什么要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是以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为要义。心的国家安全观呈现主体更多元、内容更综合、层面更丰富等新的特点。
1、主体更多元:以国家为主体的安全“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国防安全、政治稳定”;以国际区域为主体的地区安全问题;以自然保护的人类安全问题,以民主发展、人权保护、社会治理的公民安全、个人安全问题。即“国家、地区、人类、公民、个人”
2、内容更综合: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扩散的危险”、经济安全“金融、能源、贸易、粮食、人口”、科技安全、文化安全“民族文化的承续或销蚀,是各民族人民面临的必答题”、生态安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社会公共安全“治安问题、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络安全“物流、资本流、人流、思想流等”、3、层面更丰富:在目标上,为共同安全观;在路径上,为合作安全观、发展安全观;在形态上,为国家内部和外部安全。
为什么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从精神分析学派自我防御而言,认同是自我将环境中的现实与本我对满足需要之物的想象对应的过程;也可用来描述个人通过接受模范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的趋向。
2、从社会学角度,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
3、“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目标、社会制度、个人德性三个层次,既体现了国家、制度、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又涵盖了全体成员的普遍愿望。
4、国家富强、民主和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和谐既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天下”的文化要素,有凸显出极具特色的当代人文价值。
5、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富强和社会和谐之本,是一个社会的活力和公民的创造力赖以相对充分发展的空间和自由。既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成果的平等,也是法制意义上的平等,简历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实现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平等发展的权利。
6、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一种深层信念系统和基础性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怎么看待各种社会、个体行为是否是道德的?
1、根据行为的后果。这是“后果论”的伦理学。分为两种:利己主义(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功利主义(为了大多数人的目的)。
2、不根据行为的后果,而根据行为本身。这是“义务论”的伦理学。直觉主义:人具有本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良知”、孟子“四端”——人性善。神诫论:上帝或神所颁布的道德命令。康德的义务论。绝对命令:如果某一行为规则不能被一切人所奉行,那么它就是不道德的。
3、美德伦理学。人应该培养起好的道德品质。人自身所具有的善良或者德行的品质,而不是人的行为、行为结果、或者规则。
为什么说一个人的权利即是他人的义务? 从伦理学角度,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种相关性.1、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义务的关系:一个人的权利,必然是他人的义务;反之亦然.这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义务的必然的、客观的、事实如何的关系,亦即所谓“权利与义务的逻辑相关性”.2、基于这种逻辑相关性的“权利义务道德相关性”,亦即一个人的权利应该是对他自己的义务的交换: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应该等于他所负有的义务;而他所行使的权利则应该至多等于他所履行的义务.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论述,主要是以下四点。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如果权利的总量大于义务的总量,有的权利就是虚设的;如果义务总量大于权利总量,就有特权。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在许多情况下,不主张权利,义务人就不去履行义务。
法律义务也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体如果都能这样对待义务,就必然有助于权利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秩序。
4、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在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这样,才能通过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为什么说只有真正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真正享有自己的权利?
权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社会关系中人们之所以有你或我的权利存在,是由于社会成员对共同利益亦和个体利益的意识性及其彼此的互相承认,这才构成了权利成立的正当性和可实现性。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认同是权利产生的条件,尊重则是权利实现的保证。
1、权利意识不仅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认同和尊重。自我权利的主张以尊重他人权利为前提,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则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主张。只有尊重他人权利,每个权利人才能真正获得并最终实现自我权利。
2、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我们处在一个权利觉醒并日益彰显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权利,更加注重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是,在权利意识不断提升的同时,不得将个人权利绝对化,不得藐视甚至无视他人的权利。要把尊重他人权利,作为权利意识的重要方面,坚决反对以自我为中心或个人权利至上等认识和行为,更不允许以行使自我权利之名而侵害他人权利。
3、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自我权利的实现都需要他人的协助,都需要他人的尊重,否则,任何自我权利都无法实现。只有将尊重他人作为一项义务来履行,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如果不尊重他人权利,不履行作为他人权利实现前提的义务,最终必然影响自我权利的实现。从实践中看,自我权利无法实现的原因大都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藐视和践踏,没有履行尊重他人权利的义务。
4、不尊重他人权利,就是丧失自己的权利。不尊重他人权利,自己就可能失去权利,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对他人权利失去尊重之时,往往是自我权利丧失之日。
思修问题第一, 你是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呢?都做了哪些努力?有什么经验教训吗?答:一、正确认识角色改变。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高中的那个苦行僧了。二、有效进行自我评价。许多同学考......
①关于结婚年龄,要求未婚的军队干部、战士和职工,响应晚婚的号召,不要过早结婚。②关于军队干部配偶的条件,比一般公民严格,必须是历史清楚、思想进步、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的无严......
2014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型思考题一、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作......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A.历史必然性 B.必定实现......
自测与练习(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这不同的内涵。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