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_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填空题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①按核心业务活动可以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三类。
②按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分为:操作型、管理型、战略型三类 ③按管理应用层次分为:事务型、管理型、战略型三类。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功能结构、概念结构、管理职能结构、软硬件结构、网络计算结构
⑤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⑥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种典型应用形式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针对制造业)、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等。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P39(1)管理信息的基本知识
①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直线制机构、职能制结构、矩阵制机构。
②管理部门划分的基本方法:按职能划分、按地区划分、按产品划分。
③管理活动的三个基本层次:高、中、低。
④管理决策的三种基本类型: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
⑤信息论对信息的解释: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⑥控制论对信息的解释: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⑦信息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事实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非消耗性、共享性、变换性、可转换性。⑧
信息处理的生命周期的几个主要阶段:需求、收集、传输、处理、储蓄、维护、使用和退出。(2)系统的基本知识
①系统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要素、结构、功能。②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③系统的分类:按复杂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物理结构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五类;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两类;按是否有反馈机制可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按抽象程度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数据流图)、物理系统(业务流程图)。④系统的属性;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3)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①网络安全的五个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
②数据库:是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和容器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和工具。
④机构化查询语言:insert、update、delete、selec ⑤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第三章 系统开发方法的概述P63
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机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②原型化方法的三种具体类型:探索型、实验性、演化型。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理念的系统开发方法,他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用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OA,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OOD,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对象:是指一些相互关联的实体。由对象的标识、对象中的操作集合、对象的数据结构,及对象对外消息接口组成,具有“封
装”和“能动”两种特性。换言之,是数据结构以及作用于此结构上的数据操作的封装体,这个封装体具有自身行动能力。类和实例:类是对象的描述,他概括了具有共同性质的一组对象的方法和数据。
消息与方法:方法是对象具有了处理封装数据的功能,而消息则激活了这种功能并建立了对象间的通信的桥梁。消息由消息的标识、接收消息的对象、若干个变元组成,方法一方面描述了对象执行操作的算法,另一方面定义了响应消息的机制 继承:继承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描述了人类由一般到特殊,自顶向下的演绎能力。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
多态性:意味着一个名字可以使具有多种语义。他提供一种与人类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相容的能力。
重载:重载在功能及使用方法上和多态性有许多相似的方面,但重载是通过静态连接实现的,而多态性则采用动态连接,重载多指两种①函数重载②运算符重载
③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出现需求、提出新系统方案、系统产生与成长、系统成熟、系统衰退、系统废弃。
④瀑布模型与结构化方法的主要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系统评价 第四章 总体规划P81
①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关键成功要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②BSP方法的13项主要活动:研究项目的确定、研究的准备活动、研究的开始阶段、定义企业的过程、定义数据类、分析当前的系统支持、研究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提出判断和结论、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确定子系统的开发的优先顺序、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研究成果报告。
③利用BSP方法进行企业过程定义的一般步骤:从计划和控制、产品和服务、以及其它支持性资源三个方面入手 ④BSP方法中,资源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可以将企业中的数据分为四个类型:库存文档型、事务型、计划型、综合统计型。
⑤BSP识别企业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企业实体法、企业过程法 ⑥在BSP方法中划分子系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定义信息结构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用U/C图。U表示use,C表示产生creat 第五章 系统分析P99
①业务流程的概念: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有相互关联的活动
②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定义: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更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③业务流程的特点:目标性、逻辑性、层次性、④BRP的四个核心基本特征: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改善和流程。
第六章 系统设计P127
①系统设计的原则:简单性,一致性、完整性、灵活性、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②系统设计的主要阶段: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③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子系统的划分与确认、模块结构设计、网络设计与设备配置方案、数据库设计、安全控制设计。④一个模块应具备的几个要素:输入和输出、加工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⑤模块的耦合方式: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内容耦合,第一种
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
⑥模块的内聚方式有六种:巧合、逻辑、过程、通信、顺序、功能内聚。其中功能内聚的聚合度最高,性能最好。⑦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按数据表或称关系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规范程度分为6个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第五范式。常要求达到第三范式就可以了。
⑧数据库规范化的必要性: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第七章 系统实施P157
①系统实现的主要过程:准备工作、编码、代码审查、缺陷跟踪、改错和调试等若干活动
②程序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可靠性、规范性、可读性、可维护性、适应性
③系统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系统需求、编写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记录发现的错误、测试总结报告。
第八章 运行管理P175
①运行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效率原则、精简原则、灵活性原则、因事设岗、因岗定编原则。
②运行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网络组、硬件组、软件组、业务组、行政组。
③CIO首席信息官,担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高层管理之间沟通与对话的桥梁职责,具有参谋作用、桥梁作用、是企业信息化的总领队和信息化培训的总领导。
数据备份:指将计算机硬盘上的原始数据复制到可移动媒体上,如磁带光盘。
数据恢复: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硬盘上的操作
数据归档:将硬盘数据复制到可移动媒体上,与数据备份不同的是,数据归档在完成复制工作后将原始数据从硬盘上删除,释放到硬盘空间。
归档恢复:将归档数据写回到硬盘上
在线备份:对正在运行的数据库或应用进行备份。
离线备份:在数据库关闭后对其数据进行备份,离线备份通常采用全备份
全备份:执行数据全部备份的操作
增量备份:只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数据的改变量
并行技术:将不同的数据源同时备份/恢复到同一个备份设备/硬盘上
数据克隆:是实现灾难恢复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将原始数据同时备份到两份可移动媒体上,将其中一份数据转移到地理位置不同的办公室存放。
④系统技术评价的主要内容:系统效率、系统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1. 信息的定义:信息既是可以通信的数据和知识,又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2. 信息具有那些特性,这些特性对信息系统有那些影响:客观性,系统性,开放性,相对性,转移性,变换性,有序性,动态性......
浅析银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对于现代化商业银行来说,数据是基础,信息是依据,决策是关键,效益是目的。分析银行业务的信息流和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信息系统建设的困难不仅来自技术方面,还来自企业内外环境。影响信息系统成败的有体制、政策、法规、观念、技术等多种因素。技术不是唯一因素,甚至......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包括课后习题解答,是根据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课程代码为04757的教材整理的。信息系统开发与管......
信息系统开发合同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场景和场合需要用到合同,签订合同可以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那么正式、规范的合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