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论文_大学生三下乡论文
三下乡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三下乡论文”。
寻访基层红色文化,弘扬党的光辉历史
引言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逝去四分之一的时光。现已到了大一生活的尾声。现在的我们已不再是当初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带着那股对新生活的迷茫和憧憬。而是已经具有了对未来有一定希望的有志青年。在这个大一接大二的假期,三下乡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为了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将党的进步思想发扬光大,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队决定去追寻党曾经走过的足迹。并将其渐渐消逝的光芒使其从新焕发。到冯玉祥誓师广场参观
1926年,爱国将领冯玉祥,策应北伐,在五原率众誓师,他联俄联共,铲除军阀,力求独立之壮举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冯玉祥誓师主题园的主体建筑是渠南广场、义和渠人行桥、古城墙、誓师台和三人誓师塑像。位于隆兴昌镇前进路北端,其主题塑像、纪念碑位于义和渠北堤仿古城楼上,寓意北靠青山,南眺黄河,为“力图报国、推翻帝制、解除军阀压迫”(原誓师文)勇往直前之意。如从南来,则可理解为踏前进之路,跨黄河(义和渠为黄河支流)天堑,讨伐反动军阀。具体方案是:以前进路中心向北延伸至义和渠北为中轴线,采用中轴线对称方式布置。渠南以绿化、硬化为主,展现祖国的锦绣河山风貌;义和渠上设人行桥一座,体现北伐战争需跋山涉水、历经艰险;义和渠北堤(加宽至35米)建青砖砌筑、白灰沟缝的仿古城墙一段,上设誓师台并立誓师塑像,寓意冯玉祥将军誓师北上,攻城破敌的豪情历志。
由于是第一次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心中多少带着点激动和兴奋的情绪。每个同学的眼中都带着点憧憬。进入纪念馆里面,里面记述了冯玉祥同志毕生的英雄事迹,还有他平生用过的军服,手枪,军刀等生活用品。还有一个仿真人像,看着它坐在那里,我仿佛在听到他对我说:来吧,祖国的未来在你们手中!
走进烈士陵园
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城北,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五原抗日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679位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骨。人们到这里瞻仰、凭吊。69年前那场充分展现民族精神的“五原大捷”的枪声犹在耳畔回响,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惨烈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的来历,得从著名的五原战役说起。1940年2月,包头、绥西战役后,日寇退守五原,负隅顽抗,傅作义将军在亚马赖村主持召开团长以上将官会议,议定收复五原
3月18日,傅将军抓住春温回升快、黄河解冻早之有利时机,下达作战命令,各部迅速进至指定位置,采取阻击、伏击、奇袭、巷战、夜战、掏心战和攻坚战等战术,于20日午夜同时向五原各敌据点发起进攻,21日拂晓县城外之敌大部被歼。此时,我便衣突击队反正了警戒城门的伪军团,顺利进入城内与潜伏人员配合,破坏了全部通讯设施;新三十一师利用外围被歼日伪服装化装入城,与警备旅二团占领了旧城敌据点;新三十二师击溃伪蒙军占领广圣西,攻克新城外围敌据点和城区;一O一师和新六旅击溃据守乌加河、乌拉壕之日寇,放水淹没“包——五”公路,阻击包头、安北、固阳之援敌。日敌在飞机和重炮掩护下反复冲锋,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伤亡惨重。经过三昼夜激战,日伪守军全线崩溃,23日县城光复。
在收复五原的战役中,中共地下党组织与傅部密切配合,同心抗日,区委负责人王致中、白杨、白享等率领游击队伏击日寇,组织群众转移,发动民众支前参战。村民们拿起铁锹、锄头、大刀、棍棒等与日敌拼杀,妇女们组织起战场救护队,村民高桂英、刘三女等带领男女老少给官兵们送水送饭、运子弹、救助伤员,刘大宽、郭四毛旦将昏死在战场上的伤员抬救到家中,薄根长等协助我军破坏路桥、掘堤放水阻击援敌,王大老虎、王二老虎和金三等杀死11个日本兵。
此战役全歼日伪军5000余人,其中击毙日军总指挥官水川伊夫皇族中将等军官及官员300余人,生俘日军指挥官、警务指挥官和伪军师长等50余人。俘获伪蒙军和伪军1800余人,缴获各种炮30余门、汽车50余辆、轻重机枪50余挺、步枪3000余支及大量军用物资,焚毁击损敌武器装备不计其数。
威震华夏的五原战役,开创了抗战反攻胜利之先河,牵制住了日军主力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抗日战区的其它战役。史称“五原大捷”。
这次战役中,我军679名将士为国捐躯,长眠塞北。傅作义将军为了缅怀英烈,当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1942年,由绥远省政府拨专款对烈士公墓进行了修缮,并增建了灵堂、纪念碑各一座,傅作义亲笔提写了碑文。但后因年久失修,到*前原址已成为一片废墟。2005年五原县委、政府将建设五原抗日烈士陵园作为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重要工程之一,于9月18日起在原址上进行恢复修葺。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主体由牌楼、纪念碑、烈士名录纪念墙和墓冢组成的陵园。
我们来到烈士名录纪念墙前,墙的正面是由曾任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傅守正亲笔撰写的“五原大捷”,记载了五原战役的战斗经过及其战果。纪念墙下方的图案反映了傅作义将军在部署作战计划、全军将士奋勇抗战以及医务人员为抗战中受伤的将士治疗的场面。纪念墙的背面是在五原战役中为国捐躯的679位烈士名录,与名录对应的是长眠于此的英雄们的墓冢,排在最前面的是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贾宴如,是第八战区傅作义部驻守河套地区的警备旅第二团团长,旁边是傅作义部三十五军新三十二师九十五团第一营营长赵寿江的墓冢。为了纪念贾宴如、赵寿江两位烈士,1942年傅作义将军在河套地区实行新县制时,取二位烈士英名中的“宴”、“江”二字命名,在五原西部地区建立宴江县,在五原县城隆兴长镇桥东居民区建立宴如路。心得体会:从整个活动来说。我们分队整体合作默契,团队意识很高,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从中吸取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明白了革命先辈们是怎样艰苦的奋斗,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坚信未来会更美好。
三下乡总结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短暂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已经圆满结束,但是对我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我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
迷茫中寻找光芒目的: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见闻。形式:参观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时间:2010.8.22-2010.8.26地点: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者:内......
“三下乡”社会实践论文前言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走入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虽说我们这次只是实践活动,但生活方式却完全不同于学校里的生活,而是转变成了正式的接近社会,锻炼自我......
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今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由我校在校大学生组成的2012年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直属队——大学生科技支农服......
三下乡实践论文-------科技兴农,科学发展一、“三下乡”活动情况简介实践时间:2009年7月22日—2009年7月28日实践地点:内蒙古xxx市xxx村实践目的: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三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