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常规(已看)_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已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消化科护理常规目录
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
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四、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常规
五、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常规
六、肝硬化病人护理常规
七、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护理
八、胃镜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
九、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护理
十、肝脏穿刺术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
1、休息 合理安排患者生活避免精神紧张、劳累,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2、饮食 给于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3、掌握各项检查术前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配合方法。
4、备齐急救的药品、物品。
三、病情观察1、2、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及量,必要时送检。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与饮食的关系。
四、用药护理1、2、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正确执行医嘱。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餐前或者饭后及碾碎、或溶水服用。
五、健康教育1、2、3、4、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遵医嘱服药。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禁烟酒。
指导患者掌握发病规律性,复发的症状,复发后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
1、休息:溃疡活动期症状较重时,卧床休息,症状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2、饮食:指导病人有规律的定时进食,细嚼慢咽,避免急食,不宜过饱。多吃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避免咖啡及碳酸饮料;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烫、过冷,不能暴饮暴食。鼓励其戒烟酒。
3、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精神因素对溃疡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应保持乐观情绪,规律生活,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二、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
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的疼痛部位、时间、性质及与饮食的关系等,以便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及时与医生汇报。
2、观察大便的颜色,呕吐物的颜色,警惕溃疡出血;同时还应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休克的失血表现,如有按消化道出血护理。
三、用药护理
1.用药:抗酸药(氢氧化铝凝胶)应饭后1小时和睡前。H2受体拮抗剂应在餐中或餐后立即服用,也可一天剂量在睡前服用。特殊治疗:根除HP方案
PPI/铋剂+两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甲硝唑、替硝唑等)疗程7-10天,质子泵抑制剂饭前服用,抗生素饭后服用,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不得擅自停药。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四、健康指导
1、讲解引起加重溃疡的相关因素,保持生活规律,情绪乐观。
2、指导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戒除烟酒。
3、教育病人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
4、观察腹痛的节律及变化,若有呕血及黑便,及时就诊。
五、质量标准
1、护士正确掌握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及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疾病知识宣教落实。
3、病人了解饮食、药物知识,能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正确服药。
4、病人了解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及就诊知识。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
1、大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证呼吸道通畅,防误吸。
2、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员紧张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剂。备齐抢救药品物品。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抢救措施,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4、饮食护理:急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尤其是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5、基础护理:做好入院评估,加强宣教和病房巡视,防止病人跌伤和坠床。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及时漱口。
二、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
1、严密监测神志、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必要时安臵心电监护。
2、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有无休克表现,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足。
3、记录病人呕吐物、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评估其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和再出血征兆。
三、用药护理
1、血管加压素可引起腹痛、血压升高、心悸等,滴注速度应准确,严禁外渗,冠心病忌用。
2、生长抑素持续滴入时,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注意有无眩晕、面部潮红、呕吐等不适。
3、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静脉给于H2受体拮抗剂,每六小时一次;或质子泵抑制剂,每12小时一次,观察有无头痛、头晕、腹泻、腹痛、皮疹等不适。
四、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和进食规律,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
3、学会识别出血并及时就诊。
4、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五、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了解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患者了解饮食、休息的重要性。
3、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抢救配合迅速。
4、护理措施落实,无护理并发症。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
1、休息:疼痛剧烈或合并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
2、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饮食,如鱼汤、蒸蛋糕等清谈食物,但不宜饮用牛奶和乳制品,防止肠胀气,重症者应禁食,静脉补充营养。
3、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本病的诱发因素,解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病情观察
1、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范围与进食、服药、精神紧张、劳累的关系,必要时给予镇静药。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急性腹膜炎,大量反复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
2、观察腹泻的次数、性质、及伴随症状。
3、正确留取大便标本送检,监测大便检查结果。
4、观察体温及热型,监测体重、血常规、血清蛋白、电解质等指标。
三、用药护理
1、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水杨酸制剂等治疗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嘱病人餐后服药,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象;
2、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不可随意停药,防止反跳现象;
3、应用硫唑嘌呤时可出现骨髓抑制,要注意监测白细胞计数。
四、健康指导
1、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疾病。
2、指导患者合理的休息与活动。
3、嘱患者坚持治疗,正确服药,教会患者识别药物不良反应。
五、护理质量评价质量标准
1、护士掌握正规用药、药物副作用、并发症的观察及健康教育的方法。
2、病人情绪稳定,正确服药,饮食合理。
3、疾病知识宣教落实。
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疼痛剧烈辗转不安时注意安全,床边设床栏,防止坠床。
2、饮食护理:禁饮禁食以减轻胰腺分泌,重危病人行胃肠减压术,以吸出酸性胃液,不刺激胰腺分泌,减轻腹胀。待消化功能基本健全后方可终止胃肠减压,并给以半流质饮食。禁食高脂食物和酒。
3、胃肠减压及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变化,注意腹痛性质、程度及有无伴随症状。
2、观察并记录呕吐物、大便颜色、性质及量。
3、胃肠减压的护理:保持胃肠减压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4、疼痛持续伴高热警惕并发胰腺脓肿;腹痛剧烈,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明显提示并发腹膜炎,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三、用药护理
1、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但哌替啶反复使用可至成瘾,禁用吗啡。
2、注意用药前、后病人疼痛有无减轻,疼痛的性质和疼痛的特点有无改变。
3、生长抑素持续滴入时,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注意有无眩晕、面部潮红、呕吐等不适。
4、生大黄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掌握配制方法。观察腹胀程度、排便情况。
四、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和疾病过程,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治胆道蛔虫。
2、饮食指导:病人疼痛缓解后,应从少量低脂、低糖饮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应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
3、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饮食卫生,养成规律进食习惯,详细介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饮食和酗酒的危害性,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戒烟酒,防止复发。
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病人掌握禁食及后期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2、保持有效胃肠减压,管道通畅。
3、护理观察病情细致,正确用药,能及时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4、病人能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5、疾病知识宣教落实。
肝硬化病人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
1、肝功能代偿期的病人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与感染;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解除病人忧虑,增强治疗信心。
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适当限制动物脂肪;戒烟、酒,忌食粗糙、刺激性食物。肝性脑病患者宜低蛋白饮食;有腹水者应严格限制水钠摄入,给予低盐或无钠饮食。
4、基础护理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臀部、外阴、下肢水肿应用棉垫气圈保护,预防压疮发生。有黄疸时可有皮肤瘙痒,注意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皂类和沐浴液;嘱病人勿用手搔抓。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给于口腔护理,勤漱口。
二、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
1、观察病人神志、意识,如出现性格和行为改变,烦躁不安,嗜睡,双上肢扑翼样震颤等提示肝性脑病的发生。
2、观察出血及黄疸,注意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紫癜,黄染及尿色变化。
3、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记录呕吐物、大便颜色、性质及量。
4、腹水病人的护理(1)取半坐卧位。(2)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时测腹围、体重。(3)配合腹腔穿刺,记录抽出腹水的颜色、性质及
量。(4)不宜反复、大量、多次放腹水。
三、用药护理
1、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并告知口服药研碎服。
2、应用利尿药时特别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尿量并观察有无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
五、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防止便秘,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避免应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2、禁止饮酒、吸烟。
3、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4、避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诱发因素,如粗糙食物、剧烈咳嗽、腹压增高等。
5、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肝功能,禁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
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病人能自己选择符合饮食治疗计划的食物,保证每天所需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摄入。
2、正确测量和记录出入量、腹围和体重。
3、患者皮肤完整,无护理并发症。
4、护理观察病情细致、认真,积极配合处理。
5、疾病知识宣教落实。
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指导
1、向病人详细讲解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给于心理护理。
2、嘱病人检查前2~3天开始进少渣的半流质饮食,检查晨空腹。
3、做好肠道准备:将电解质散溶液溶入2000ml温水里,于检查日晨6时开始饮服,最好在3小时内饮完,至大便呈清水样即可送病人至检查室。
二、术后护理
1、检查结束后,观察15~30分钟。
2、息肉切除术后注意卧床休息,观察有无腹痛、腹胀、便血情况。
3、结肠、直肠息肉术后即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内忌粗糙食物。
4、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给予处理。
5、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复查时间(3个月~1年)。
三、护理质量标准
1、知识宣教落实,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配合检查治疗。
2、正确口服泻药,肠道准备符合要求。
3、护士病情观察及记录、饮食指导正确。
胃镜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讲解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患者顾虑和恐惧心理。
2、检查前一天晚8时后不能再进食及服用药物,检查日晨禁止进任何食物、药物及饮料。
3、检查晨嘱病人空腹。携带利多卡因胶浆1支,送病人至检查室。
二、术后护理
1、检查结束后注意观察15~30min,2h后进温热半流质或软食。次日才能恢复正常饮食。胃、十二指肠息肉摘除术后应禁食6h,6h后进流质饮食1天,继而进无渣半流质饮食3天。
2、息肉切除术后注意卧床休息,观察有无腹痛、便血情况,咽部有无水肿、疼痛。
3、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给予处理。
4、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复查时间(3个月~1年)
三、护理质量标准
1、知识宣教落实,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配合检查治疗。
2、护士病情观察及记录、饮食指导正确。
3、病人了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促进患者主动配合。2.术前评估患者有无严重的心肺脑肾疾病,检查血压及凝血功能。3.术前禁食6-8小时,做碘造影剂及抗生素过敏试验。4.穿着不宜太厚并去除义齿和金属饰品以适宜摄片。
5.术前用药:术前30 min遵医嘱肌注654-2 10mg,安定10mg,哌替啶50mg。
二、术后护理
1、嘱卧床休息,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至少6小时。
2、术后2小时及第2日晨分别查血清淀粉酶,若升高继续复查,若〉200U/L,同时伴腹痛,发热,应按急性胰腺炎处理。
3、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腹痛呈阵发性加剧,心率>100次/分,血压<90/60mmHg时,配合医生给予抢救措施。
4、术后淀粉酶正常且无反复后方可进食,由清流质(米汤,藕粉,果汁,菜汤)逐步过渡到低脂流食,再到低脂半流。
5、EST(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术后监测患者腹痛情况及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注意患者大便中有无碎胆石排出.6、EST术后如有鼻胆管引流者要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量及色.每日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冲洗管道,以防胆道感染。
7、注意观察有无以下并发症: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出血、穿孔等。
三、鼻胆管引流管的护理 :
1、检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器,保持鼻胆管通畅和有效引流。
2、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以助于判断病情,保证引流通畅。
3、定期更换引流器,协助医生进行鼻胆管冲洗。
四、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应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多饮水。
3、每隔1周复查血淀粉酶,每隔1个月B超检查,以观察肝胆系统情况。如有发热、呕吐、腹痛腹胀及皮肤黄染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肝脏穿刺术护理
适应症1、2、原因不明的肝大、肝功能异常者。原因不明的黄疸及门脉高压者。
禁忌者1、2、3、全身情况衰竭者。
肝外阻塞性黄疸、肝功能严重障碍、腹水者。肝包虫病、肝血管瘤、肝周围化脓性感染者。
4、严重贫血、有出血倾向者。
术前护理
1、根据医嘱测定病人肝功能,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正常者方可施术。
2、3、术前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气肿、胸膜增厚。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方法,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以利术中配合。穿刺前测量血压、脉搏。
4、5、术前询问有无酒精过敏史,穿刺前做酒精过敏试验。术前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术后护理1、2、3、4、术后病人应卧床休息24小时。术后禁食6小时
心电监护6小时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注意有无伤口渗血、红肿、疼痛。注意观察有无腹痛。
5、6、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气胸、胆汁性腹膜炎。术后第二天复查肝功能。
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讲解使用三枪二囊管的目的、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2、备齐用物:止血钳,绷带,液体石蜡,牵引架,0.5kg的悬挂物等。
3、仔细检查食管、胃管囊管及胃管是否通畅,气囊是否完好,确定无漏气后分别做好标记,备用。
二、术后护理
1、留置三腔二囊管后,将胃管接负压吸引器定时抽吸,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并记录引流物性状、颜色及量;每次抽吸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胃腔,以清除积血,减少氨在肠道内吸收。
2、置三腔二囊管期间,每日行口、鼻腔护理BID,同时用液体石蜡润滑鼻腔、口唇。
3、管期间,气囊充气加压12~24h应放松牵引,放气15~30min,如出血未止,再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粘膜受压过久而致糜烂、坏死。
4、留管期间,严密观察止血效果,加强巡视,防止囊腔漏气使管道滑脱阻塞咽喉部而引起窒息。对躁动病人应适当约束,以免自行拔管。
5、血停止后,放松牵引,放出囊内气体,保留管道继续观察24h,如无出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口服液体石蜡20~30ml,润滑粘膜和管、囊外壁,抽尽囊内气体,缓慢、轻巧的将管拔出。
三、护理记录。
消化内科护理规常目录1.危重病人护理常规2.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3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4.胃炎护理常规 5.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6.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7.急性胰腺炎护理常......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 一、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修订)----------------------2 二、消化性溃疡护理(修订)------3 三、消化道出血护理(修订)------5 四、急性胰腺炎护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消化内科护理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消化内科护理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018年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计划2018年,消化内科将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围绕护理部工作计划,以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为核心,以患者满意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保障护理安全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