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_国考行测历年真题试卷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考行测历年真题试卷”。
靖远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中共靖远县委 靖远县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靖远县是甘肃省极度干旱县区,位于腾格里大沙漠边缘,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中卫县相邻,南与本省会宁县接壤,西与白银市的白银区、景泰县相连,白银市平川区横卧其中,将我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全县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175个村,9个社区,总体分布在沿黄自流灌区、高扬程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山区三个经济带。全县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现有耕地114万亩,其中旱地7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4%。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半干旱山区占全县农业生产面积的三分之二,旱灾是我县涉及面最宽、影响最大、危害最重的自然灾害。2007年国家气象局卫星观测显示,我县与会宁、环县属陇中极度干旱县区。
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2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为18.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2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甘肃省县域社会综合排序中位于全省后列。
一、贫困人口分布及扶贫开发成效
我县属“三西”建设县,截止200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为9.39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1.84%,主要分布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8个乡及和会宁县接壤的若笠、高湾、大芦、乌兰等12个乡(镇)的117个村。从地域分布看,沿黄自流灌区自然条件优越,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这类地区有17万人,已稳定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高扬程灌区有 12 万人,已基本解决温饱,具备自我发展能力,是前二十年我县扶贫开发成果最显著的地区,也是“三西”建设资金投放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干旱半干旱山区有14万人,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脆弱,旱灾频繁发生,群众生活极不稳定,增收难度大,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
从1983年“三西”建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扶贫开发方针和政策措施,坚持抓水移民寻出路,始终把大兴农田水利事业作为农业翻身、稳定脱贫、开发致富的根本措施来抓,念水经,走水路,强基础,寻出路。通过扬黄河之利,济干旱之贫,兴川济山,以水治旱,移民开发,解救贫困。兴修靖会电力提灌工程、续建兴堡子电力提灌工程、刘川电力提灌工程,三场塬电力提灌工程、改建靖丰渠,扩建石门乡黄土坡、东湾乡三合等电灌工程。刘川电力提灌工程建设前期,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25mm,年平均蒸发量却是742.6mm,2 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极低。工程建成发挥效益后,开发土地7.5万亩,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98万亩,渠、路、林、田、村配套5.8万亩,使原灌区4500多名群众和2.3万多名干旱山区移民直接受益,灌区周围8个乡11万多人间接受益。2008年灌区水地粮食单产达到527公斤,灌区人均纯收入达到2510元,比1982年人均35元增长近72倍。兴堡子电力提灌工程被群众誉为“救命工程、翻身工程”,工程建设前期,该地区干旱缺水,使大部分土地长期闲臵。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后,发展有效灌溉面积30.1万亩,有甘、宁两省四县区、11个乡镇的14万人受益。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严酷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单产由上水前的不足40公斤,增加到491公斤;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每人不足30元提高到现在的2000多元。二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县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重点对象,坚持以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2001-2008年内国家共投入我县扶贫资金9329.65万元。通过8年的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62个,兴修梯田6.83万亩,增加灌溉面积5.12万亩,发展集雨节灌1.28万亩,新打机井、泉水截引等水利工程59处,建设及维修村级文化培训中心35处,改扩建小学42所。产业发展上,发展枸杞种植面积7850亩、中药材6000亩,兴建枸杞晾晒棚410座,引进良种羊17326只,培训“两后生”320人。共解决贫困 3 人口4.7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我县贫困带和干旱带相吻合,因旱致贫、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稳定解决温饱,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县2001年出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投入逐年减少,影响我县扶贫开发进程。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均是“三西”建设县,同时也是国家贫困县。2001年,我县仅仅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原因退出国扶县至今,享受不到国家许多扶贫政策,以工代赈资金、财政发展资金及教育、卫生投资方面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扶贫开发进程。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受自然灾害、交通、资源等因素影响,我县发展进一步受到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从全省综合排名来看,按照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调查报告,我县在2007年甘肃省县域社会综合评价排序中名次为47位,全省43个扶贫重点县中有7个排序位于我县前列。
二是以干旱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我县气候的特点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降雨量小,旱灾频发。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我县以干旱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更加频繁、更加严重,通过对近十年的雨量分析,我县干旱山区降雨量为182mm,特别是2003年以来,连续七年遭受 4 特大旱灾,受灾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灾情之重,为史罕见。灾区农民缺水、缺粮现象十分严重,有的村大量宰卖牲畜,有的村民封门闭户,弃耕土地,外出谋生。严重的旱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05年8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华社《甘肃若笠乡连旱三年无收成约50%人口缺粮》一文上给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请更多地关心连续几年受灾的地区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并帮助群众探索开发扶贫的路子。”
三是农村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我县贫困人口涉及我县12个乡(镇),按甘肃省2008年度贫困人口监测显示,目前我县还有9.39万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通过扶持,既是解决了温饱,遇到灾害很容易返贫,彻底消除贫困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四是工业总量小,企业生产不景气,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我县2008年工业增加值为5.4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8%,工业总量明显偏小,且基础薄弱,至今没有一户大中型骨干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煤炭、电石、焦炭、水泥、脱水菜等行业,这些行业一是结构雷同,规模偏小,企业产品落后,技术含量低,效益差;二是大部分属于高耗能企业,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控,很不稳定。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的破产,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量的企业生产的不景气,造成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同时加上历史遗留的企业改制过程中,相 5 当数量的下岗失业工人安臵问题无法解决,就业负担加大,农民工务工收入下降,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新的困难。
五是煤碳关井压产措施的落实,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十五’期间,我县深入贯彻国家整顿小煤窑的有关政策,关井压产,地方经济和群众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在我县的东升、靖安等产煤区域,以前采矿业多,大部分劳动力就近到煤矿务工,增加经济收入,由于近年来国家为整合资源,杜绝事故的发生,整合关闭了一批中小煤矿,一方面减少了用工人员,使得劳务收入急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开矿土地塌陷,生产无法恢复,相当一部分群众依靠低保和社会救济为主,返贫现象严重,扶贫开发难度加大。
六是基础设施欠帐大,社会事业滞后,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国道109线、刘白高速绕开靖远县城,再加上黄河铁路大桥限速限载、限高后,县城大中型车辆无法进出县城中心,带动能力大幅度下降。水利设施大多为五六十年代修建,设备落后,亟待更新改造,高扬程灌区渠道渗漏,用水成本增加,急需衬砌。交通道路严重滞后,特别是乡村道路路况极差,全县175个行政村通公路(最低标准为农二级)的数量有48个,仅占26.8%,不通公路的行政村有131个,占73.2%,18个乡镇除了沿国道一线通油路外,兴龙—银坪、大芦—高湾(三百户)、水泉—石门,靖远—若笠等多条线路全部没有铺油。省道308线只是在地图上有,实际上并不存在。教育名义上实现 6 了两基达标,但95-98年大部分靠当地群众自筹,投工投劳进行建设的,教学设施仍然比较简陋,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全县175个行政村有150个未建卫生室。乡文化站18个乡镇目前只有3个,村没有文化设施,文化娱乐活动贫乏。
七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扶贫工作存在以优盖劣的现象。我县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以人均纯收入来说,沿黄灌区的北湾、平堡、东湾、乌兰等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而干旱地区的若笠、永新、石门、兴隆、双龙等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1700元之间,落后于省内部分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这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脆弱,群众生活极不稳定,增收困难,发展严重滞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三掩盖”现象,即条件好的地方掩盖了条件差的地方,综合经济指标掩盖了特殊困难问题,高收入人口掩盖了低收人口。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国家、省扶贫办在调整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时,把我县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享受重点县各项扶贫政策,在国家扶贫投资力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在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扶持,扶贫投资总量给予逐年增加。
2、建议把兴建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在我们这样一个甘肃极度干旱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主要威胁是干旱。二十多年的“三西”农业扶贫开发建设,7 “有水路走水路,无水路的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实践证明,在靖远是切实可行有效的。二十年来,我县改扩建了兴电、刘川等高扬程提灌水利工程,并新、改、扩建280余处小水工程,新增水地30多万亩,不但使当地从根本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同时安臵干旱山区移民7.95万人,移民定居后的巩固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二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四五年稳定脱贫”的预定目标,移民家庭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较原籍有明显提高,移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因此,国家在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的安排上以兴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努力改变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加大对非重点县生态移民的投入力度,并加大移民区的后续基础设施建设。从甘肃全省情况来看,通过采取移民搬迁、异地安臵等方式,在20多年中先后向沿黄提灌区及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搬迁、输出、安臵移民达121.5万人,我县也从1983年开始,共有7.95万人实现了异地安臵和易地搬迁,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加快了扶贫开发进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县目前还有13.9万人居住在干旱半干旱山区,这部分贫困地区若不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开展易地搬迁,靠当地现有条件和资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按国家要求,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作为扶贫资金90%以上要安排在国扶县,建议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非重点县生态移民的投入力度,并加大移民区的后续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条件,8 对老渠道,饮水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扩大有效灌溉面积,集中安臵贫困地区移民。如我县北部贫困地区和高扬程灌区可开发土地近10多万亩,仅双永生态移民工程可新增6.2万亩灌溉面积,可就地安臵贫困人口4.25万人。二要加强移民安臵区的长期扶持。虽然通过移民搬迁,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变,但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本身就比较落后,移民安臵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移民发展基础起步较低,发展生产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继续加大移民安臵区的投入,扶持移民提高收入。三是提高移民补助。移民补助标准虽然从当初的人均60-200元,调整到现在的500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扶贫开发水平的提高,补助标准明显偏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要求。
4、加大产业扶贫和片区整体开发力度。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和农民收入情况都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制定扶持政策,确定发展方向,加大产业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特色产业化水平。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我县来看,近几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和整村连片推进,在推动贫困地区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我县紧靠腾格里沙漠边 9 缘的五合乡、北滩乡、靖安乡、东升乡,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已种植枸杞5万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效益。建议国家对我县枸杞产业重点支持,一是连片整体开发种植10万亩枸杞,二是大力支持枸杞深加工企业发展。通过枸杞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
5、加大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种养业能手、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领办人以及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大“两后生”和劳务技能培训数量,掌握实用技术,将农村科技示范户、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培养成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服务者。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示范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卫生培训设施的建设力度,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农业科研与生产、推广相脱节的问题,保证农业科技能下得去并进村入户,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收集发布制度,使农民能多渠道、及时快速了解外界市场、商品信息,转变农民观念,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1.56,66,78,82,( ) A.98 B.100 C.96 D.102 2.7/9,13/9,20/9,28/9,( ) A.25/9 B.37/9 c.26/9 D.8/3 3.18,-27,36,( ),54 A.44 B.45 C.-45 D.-44 4.9,1,4,3,40,(......
2016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及答案(省级)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填空题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主要有和。2、PEG的中文名称是PEG分子量越大,作用时间越长,促细胞融合的能力就越,但同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也越,因此要合理选择适当分子量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规律总结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结构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我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饿内容结构与国家公务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