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论点_反方观点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反方论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反方观点”。

反方论点:

其一 经历的过程,少年在人生的过程中,时间短,不能对愁有深刻的认识。

其二:经历的范围。少年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不能感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忧愁。其三:经历的程度。少年经历的前,不能对愁有深刻的认识

正方反驳:

(1):不得不说少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少年,指人大约10到15、16岁这个阶段,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而辛弃疾诗中所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大抵是如此。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而青年概念正式确立于19世纪。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而所谓愁,《说文》里面说到,愁,忧也。悲哀;哀伤。所以我们不赞同反方论点,一个五年或者六年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不能说时间短,也许此时受愁的影响而确立的志向是一辈子的,正如毛泽东少年时期,我们说当时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懂得忧国忧民,对那时中国的现状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剖析弊病,而确立了要拯救中国的伟大志向,才会有了后来的新中国,难道反方能说毛泽东少年时期受忧国忧民而确立的理想与后期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关系吗?、(2):少年虽然年龄小,但并不代表无知。难道反方少年时期什么都不懂,很无知吗?不管怎么样,少年在10-15.16岁时已经踏上了社会,而不是处在父母的襁褓之中。当下有一个很火热的亲子节目叫《爸爸去哪儿》,里面的星二代的确都很小,但他们跟随着各自的父母早已在经历社会的洗礼,又更何况少年时期的我们。再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在我们咕咕坠地的那刻,我们早已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踏上了社会了。的确现在社会有许多值得忧愁的事情: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弹性退休制度、重点群体参保等热点问题,但这都是成年人更改关心的事情。我们不能要求成长的每个阶段所要关注的事情都是一样的。难道反方在少年时期没有忧愁的事情吗?(被表白?喜欢帅气的/漂亮的?考试考不好?和朋友的关系?)

(3)反方立论错了,就像吃饭一样,有很多种境界,普通人吃饭也许狼吞虎咽,也有滋味能感受到,是甜是咸,而对于美食家来说,也许他们吃饭就要品出个境界,深入了解每样食材的搭配,但不得不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美食家,难道我们吃饭,就不能称之为吃饭了吗?如果这样,那我们三餐都在吃什么?所以我们正方的观点是少年识得愁滋味,有感受便是算的。

开卷有益辩论会反方论点

开卷有益辩论会反方论点1、汉代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2、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3、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辩论赛反方论点[定稿]

反方论点: 1.社会秩序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章,表示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自觉遵守“规......

辩论赛“网络购物利弊比较”反方论点总结

1.【总体策略】承认利处,但弊更长远。【比较准则】得到利要付出更大代价。【辩论措施】削减利的说服力方面---通过论证利可以被取代以及一些利在中国无法实现。 拆除利的逻辑......

中学生应该注重规矩还是个性(反方论点)

反方论点:中学生发展个性更重要对学生来说,发展个性更重要。首先,我方强调,守规则与发展个性并不矛盾,而是这二者之间有主次之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成就的取得,无不与......

反方资料

反方资料第一、事实不明 对方辩友显然是在为我们极力勾勒一幅世外桃源的画面,打造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度。我们并不否认明天会更好,更不否认在未来社会里男女将越来越平......

《反方论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反方论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反方观点 论点 反方 反方观点 论点 反方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