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_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全球经济依旧处于缓慢复苏期之中,在加之美国受失业率

居高不下和美元贬值的影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是非常显著的。许多求职、转行、准备进入

社会的青年对就业形势的期望都不是很乐观。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

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近年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

2、预期薪酬明显下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的“天之骄子”们

显然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调查显示,毕业生已经走出“要

价”过高的误区,预期薪酬回归理性。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底薪定位

在“1000—1500”(45.6%)和“1500—2000”(28.7%),只有14%的大学生将

底薪定位在2000元以上,甚至有2.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3、结构性矛盾突出。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

不均”现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

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

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

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

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

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

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

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

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

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

率大大提高。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

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

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

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

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

员一族从大范围来看,今年全国各地有77.5万人涌向国家公务员考场,争夺1.35

万个职位;全国有124.6万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试考场。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剧。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综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1、外贸依存过高的隐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全盘进入国

际分工体系。因为我国经济对外贸依存过高。使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2、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趋紧。

⑵金融危机紧缩了就业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跨国公司业务萎缩,国内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能源工业。我国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岗位锐减。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⑶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另外,国有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本身需要分流出大量下岗人员,招聘岗位也是逐年递减,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

3、用人单位选材的误区:⑴过分看重经验。⑵过分关注文凭。⑶存在性别歧视。⑷生源地域歧视。

4、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⑴专业课程设置错位。⑵教学知识更新缓慢。⑶社会实践重视不够。⑷就业指导存在硬伤。

5、学生自身求职的差距。

就学生个体而言,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就业能力不强。这里所说的就业能力包括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求职技巧等。在调查中,60.3%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经验视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

⑵人际关系不畅。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但是,有家庭关系背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不注重人脉关系的拓展,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⑶求职途径单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优势推销自己,没有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⑷职业规划缺乏。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以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甚至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⑸家庭压力影响。现在大学生上学的成本很高。许多父母将毕生积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希冀子女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点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条件如果不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不但在经济上大学生及其家人难以承受,在感情上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没有适合的工作时,部分学生宁愿选择在家待业。

三、大学生就业方向探讨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如何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如何顺利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勇敢面对、理性思考、明确抉择的问题。:

1、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人力资本更多地从制造业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一般劳动力的“蓄水池”,更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

2、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条件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大学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干,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3、从大中城市向城乡基层转移

近几年来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因此,国家积极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就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而且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可见,乡村就业、基层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亮点。

4、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大多倾向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生也不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社会精英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主动降低身价,把自己定位于蓝领,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

尽管我们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但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要充分了解社会就业现状,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步一个脚印的学好,做好,准备好。只有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201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为了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就业存在的问题,我对我们学校的一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进行了一次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经过这一次的调查,我对目前大......

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亲爱的同学:本次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每一个问题,你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本次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谢谢你的理解和合作!1.你的性......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一组数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一味的降低求职的标准和工资待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积累企业要求的职业经验是一个有效的途......

大学生就业状况情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目前,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为70%。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这个需要留有余地的底线确定在70%~80%比较合适。以日本《劳动白皮书》中的有关记述为例:日本大......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大学生 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大学生 就业状况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