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绩效自评报告_农业污染源自查报告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绩效自评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污染源自查报告”。

2017年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攻坚战延伸绩效自评报告

在总结里已全面汇报了我市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工作,从调研、开会、编制防治实施方案,到相关部门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较详细的汇报。现就具体指标完成情况做如下自评:

一、组织管理

1、领导重视

市政府对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以分管副市长周强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会议,到现场督察等形式落实相关工作。2017年11月10日周强带队专门到自治区环保厅汇报工作,11月12日冯玉臻市长主持召开第36次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秸秆利用等面源污染防治工作,11月22日周市长主持会议专题研究落实工作。之后,于12月12日到15日市农牧业局责成市农技推广中心组成工作组,对全市秸秆利用及禁烧等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做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向市政府报告。

周副市长于12月12日在《和林县政府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印发其他旗县借鉴好的做好,今冬争取启动”。得2分(详见资料袋)

2、成立推进落实机构

我局印发十几份相关文件,件件成立领导小组,局长亲自挂帅,建立了有关制度。得3分(详见总结和资料袋)

3、明确责任人

所有下发的方案中,都责任到人,由局党组成员任组长,划片负责,得2分,(详见总结和资料袋)

4、制定考核方案

呼市植保植检站于2017年5月出台了《呼市农药面源污染防治绩效考核方案》得2分。(详见资料袋)

5、强化过程管理

(1)我局进展动态监测,加强监督检查。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我局出台十几份相关文件,文件出台前进行调研、开会研究,出土后工作组跟踪督促指导不计其数;2017年10月我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党的十九大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和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旗县区主管部门认真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组建四个调研督查工作组,由局党组成员任组长,分旗县区督查,责任到人;2017年2月我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的意见》职责分工的通知”,确认了畜禽废弃物、秸秆地膜和农药化肥综合利用责任单位-----。得2分(详见资料袋)(2)开展间断性总结。边调研边下文件,边督促检查,边开会研讨总结,边向上反映情况,征得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支持。2016年7月我局“关于呈报《2016年上半年畜禽粪污治理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总结》的报告”;2016年6月,市局向市人民政府上报“关于呈报《呼和浩特市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1月我局“关于报送2016年呼市畜禽养殖水污染防治工作自查报告”;呼市农技推广中心向市局“关于上报《呼和浩特市2017年农村能源环保工作总结》的报告”等文件(详见资料袋)。而市局局长亲自召开的面源污染的研讨、分析、总结会不计其数。详见会议纪要。得2分

二、工作推进

6、发展节水农业

详见资料袋(1)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区

2017年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区3个,武川县在上秃亥乡东土城村建设500亩马铃薯喷灌节水农业示范区,节水40%;土左旗兵州亥节水农业示范区,面积6000亩,节水2/3;托县新营子镇黑城村节水农业示范区,8000亩玉米滴灌节水示范田,节水70%。得2分

(2)开展节水农业工程建设或技术推广

武川县、土左旗、托县在各自的节水农业示范区开展了喷灌、滴灌节水农业工程建设及技术推广工作。得2分(3)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

2017年,克服去年不足之处,监测点布局与信息预报更趋合理,在呼和浩特市9个旗县区的乡镇一级建设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网,共建立59个站点,包括国家级、自治区级监测点。

每月按时向自治区农牧业厅土肥站、市农牧业局领导及相关科室、旗县区农牧业局等单位发送全市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简报。从3月25日第一次测墒,截至12月20日,共发布《农田土壤墒情简报》106期。利用呼和浩特市农牧业信息网,发布土壤墒情监测信息130条,全方位服务广大农民,服务农业生产。得2分

7、化肥减量增效

详见资料袋(1)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

2017年呼市结合承担实施国家农业项目共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4个,武川县在上秃亥乡东土城村农业示范园区,建设500亩马铃薯喷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田,节水40%,节肥8%;500亩喷灌生物肥、有机肥、化肥综合应用减肥示范田,节肥10%。土左旗兵州亥农业示范园区,面积6000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1500亩,节水2/3,节肥1/3;4500亩牧草及花卉喷灌不施肥,节水1/3。托县新营子镇黑城村农业示范园区,8000亩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田,节水70%,节肥10%;赛罕区承担自治区农牧厅下达的国家级项目,赛罕区农牧局负责实施。在赛罕区创建1000亩温室蔬菜控肥增效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了两项核心示范工程;一是在赛罕区金河镇广荣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温室果类新型肥料高效高产示范基地,主体技术是增施生物类、有机类和水溶性肥料;二是在赛罕区金河镇绿联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了温室叶菜、水果新型肥料高效高产示范基地,主体技术是增施微生物菌剂、有机类和水溶性肥料。得3分

(2)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市推广应用已有12个年头,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2017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536万亩,覆盖播种面积80%,其中施用配方肥面积370万亩,施用配方肥18.5万吨,覆盖播种面积55%,涉及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向日葵、蔬菜为主,莜麦、谷子、胡麻、绿豆上也有零星分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稳定的农业增产技术,在我市常年增产率8-15%,平均增产率12%。其中赛罕区在玉米作物上,打造了2个千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新建20个村级示范方;主体技术是增施有机肥、施用缓控释肥、掺混肥等。20个点测产结果亩产700-800kg,增产率12-14%。得4分

(3)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科学施肥技术

土左旗兵州亥农业示范园区,在玉米上推广高效新型肥料42种,其中缓控释肥料26种,水溶肥16种,面积40亩,处于数据整理,撰写试验报告阶段。武川县在上秃亥乡东土城村农业示范园区,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科学施肥技术100亩,其中26种缓控释肥料,16种水溶肥,面积40亩;以及生物肥、抗旱抗逆剂6种60亩。赛罕区在巴彦镇疙老板村玉米示范区同步开展了高效新型肥料试验,其中26个缓控释肥田间遴选试验,占地30亩;16个水溶性肥料田间遴选试验,占地20亩。托县新营子镇黑城村农业示范园区,核心示范区推广26种缓控释肥料26种,水溶肥16种,面积45亩。

9月底自治区土肥站组织农大专家现场测产取样,目前处于样品凉晒、内业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阶段;得3分

8、有机肥资源利用

全市有340万亩耕地推广增施了有机肥,秸秆还田面积90.5万亩(主要是土左旗、托县、赛罕区的机收玉米和小麦)。得4分

9、农药减量和科学使用

(1)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016年开始,我市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在核心示范区实行以村为单位“五统一”组织模式,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集成、示范有效的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应用性诱剂、黄板、防虫网、杀虫灯,以及示范推广了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等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示范效果良好。因此,2017年我市又采购了黄板40000张,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苦参碱1.487吨、阿维哒螨灵1.2吨,继续在示范区推广使用。(得4分)

(2)示范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详见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总结)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专业化防治组织91个,其中工商注册的组织22个,共有队员910名,拥有高效植保机械140台套(不含背负式手动、电动喷雾器),其中大型植保机械38台(日作业能力﹥150亩),植保无人机20架,日作业能力达到2.1万亩。得4分

10、病虫害统防统治

(1)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网点(详见测报工作总结)

截至2017年,我市已经建成4个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站点和3个害虫性诱监测站点,全市配备了10套虫情测报灯和部分糖醋诱测工具,开展了小地老虎、草地螟、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玉米红蜘蛛和粘虫等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得2分。

(2)推进统防统治发展(详见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总结)

专业化统防统治主要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市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7个。全年共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245万亩,覆盖率达到36%。分别在玉米、马铃薯、油菜、露地蔬菜、葡萄及果树等作物上实施防治,防治对象主要有蝗虫、地下害虫、草地螟、玉米红蜘蛛、双斑莹叶甲、油菜跳甲、蔬菜病虫害、马铃薯病虫害等暴发性病虫、常发性病虫以及农田化学除草。得6分

(3)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

为实现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我市从2016年开始实施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在武川县建立我市马铃薯融合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2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得2分

11、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建设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17]4号),呼市高度重视,积极动员,认真验收,按程序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2017年,呼市有三家养殖场成为农业部挂牌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分别是:内蒙古子昂牧业有限公司牧场,内蒙古富源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和林牧场,内蒙古思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示范场的挂牌,在当地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加快了畜牧业现代化,推进了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工作。得6分

12.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呼市畜禽养殖的特点是一是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高,全市奶牛牧场规模化率为100%,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面带来的好处就是便于收集,集中处理,就地还田。二是采取种养结合绝大部分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采取还田的模式,2017年呼和浩特市总播面积为672万亩,有足够的耕地可以消纳粪肥。三是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如:牛粪发酵回填卧床,环保而又高效。生产商业有机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据摸底调查,全市有332个规模养殖场,其中奶牛规模养殖场因规模大、投资多均配有粪污处理设施。全市奶牛规模场有194个(奶牛场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都有的64个,其中配套有沼气池的7家、配套有干湿分离和氧化塘的有34家、具有氧化塘和堆粪场的有18家、直接排污水处理厂的1家、具有堆粪场和沉淀池的有4家;其余130家设施不完善,其中只有氧化塘的有12家、只有沉淀池的118家);猪规模养殖场24个(养猪场设施较全的有3家、具有氧化塘和堆粪场的2家、有沼气池的1家、有堆粪场的4家,其余17家没有设施);禽规模养殖场94个(禽规模场设施较全的5个,其余89家没有设施);肉牛规模养殖场20个(均没有设施)。

从调查情况看,奶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比畜禽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来看,COD、总氮、氨氮、总磷主要以奶牛养殖业为主,分别占到全部粪便污染物排放量的96%、88%、88%和78%。因此我市畜禽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在奶牛养殖业。而已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较完善的69家奶牛养殖场存栏占总存栏的70%,全市畜禽养殖综合利用率为71.26%。得6分

13、地膜回收利用

近年来,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670万亩左右,地膜覆盖面积250万亩左右,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7%左右,地膜用量约8750吨。其中玉米覆膜面积约200多万亩,使用地膜7000多吨。

我市大力宣传残膜污染的危害,积极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田残膜收集,有少量利用加工企业,如武川县卓伟农牧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自治区下达我市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一个,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征求旗县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清水河县作为我市的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总投资294万元,回收利用残膜面积10.5万亩,预计当季回收利用率达80%。目前正处于项目前期准备、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开展宣传动员和任务落实工作。得1.5分

14、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

针对目前地膜残留污染严重、难回收等问题,从2015年开始已进行3年的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2017年分别在和林县公喇嘛示范园区、城关镇毛闫夹凹及土左旗毕克齐镇沟子板村进行三个点的试验,面积分别为15—20亩。选了11个不同厂家生物类型降解地膜进行对比试验,在比较增产增效的同时,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降解膜的降解程度、降解时间及其对玉米性状的影响,为我市推广降解膜提供技术依据。供试品种金韵308。经田间观察与测产结果显示:各种降解膜玉米产量差异不明显,平均亩产量960.7公斤。其中河南龙都生物降解膜降解比较明显,6月14日开始降解,到最后全部降解完。其他厂家降解膜降解程度和普通地膜区别不明显。得3分

15、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在我市玉米主产区形成了秸杆打捆回收饲料化利用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及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应用的方式。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和林县正缘农牧业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大型收获打捆成型机械;秸杆打成每捆150公斤的大包,作为粗饲料每吨600元售往乌盟、锡盟等牧区,日作业500多亩,今年回收1万多亩。

(2)土左旗华农伟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土左旗毕克旗沟子板村,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全程服务机制回收秸杆,小型作业,每天回收70多亩,按每吨300元代牧场回收,今年回收1.5万亩。(3)农户自行购进打捆机回收,各地都有分散农户合作社自购小型打捆机进行回收秸杆,日回收作业50-60亩,出售当地养殖散户,但数量很少,年回收作业1000多亩,还未形成规模。

(4)赛罕区大行农牧有限公司,位于赛罕区巴彦镇白塔村,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日生产能力60吨。生产的饲料颗粒主要成分是玉米秸秆,占整个含量的70%—80%,饲料颗粒中还含有玉米和酒糟成分。日生产能力400吨。主要销往河北、锡盟、集宁地区周边,养殖地区。

(5)呼和浩特市伊鑫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土左旗塔布赛乡恼木汗村,为秸秆饲料及生物质燃料综合利用项目。

(6)托克托县上禾国际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秸秆肥料化利用方式,在托克托县五申镇投资建设以秸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

(7)土左旗政府引进清洁能源项目,土左旗政府与北京中科清洁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投资在土左旗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利用玉米秸秆和牲畜粪便为原料,产生沼气上网发电。

(8)内蒙古绿茵鑫峰有限公司是销售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颗粒锅炉的经销商,厂址位于回民区,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燃烧充分,属生物质清洁能源不造成空气污染,剩余的灰可用作花肥,实现了循环利用。该产品在玉泉区武装部、三环高速收费站使用。得5分

16、秸秆综合利用试验示范

近年来我市一直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并申请2014年市科技局的科技计划项目,下拨了科技专项经费。2015年—2017年实施完成项目。该技术不仅能大量的利用玉米秸秆,同时可使能有效地提高温室内20cm深地温2.4℃左右,提高棚室内气温3.1℃,CO2浓度增加2.1倍, 有效地解决了日光温室地温和气温升温不同步的难题,促进了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的增加,以及叶片的叶绿素和淀粉含量,提高了光合效率,有利于北方冬春季日光温室西红柿、黄瓜的安全越冬和生长发育。且光合作用增强,淀粉产生较多,黄瓜平均提前12.7d上市,后期抗病性增强,拉秧期推迟、采收期延长,产量增加。近年来,全市共推广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技术1200亩。

再有“14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中的企业介入秸秆综合利用,是有前途的模式,通过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及当地政府的扶持,才能实现秸秆饲料化、燃料化、气电化等综合利用。得5分

三、保障支撑

17、技术推广

(1)开展农药污染防治技术培训工作(详见《农药管理工作总结》)

国家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于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为了做好《条例》与配套规章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截至10月份,全市结合《农药管理条例》宣传贯彻活动,累计开展相关培训15次,其中盟市级培训2次,旗县级培训6次,田间培训7次。呼市农牧业局承办了全区2017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培训现场会,地点在和林格尔县,会议组织了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的领导和技术骨干进行交流和培训。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承办了农业部畜牧总站主办的“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全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场会,这是农业部系列活动全国第一站,通过举办类似活动,增进了全国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得4分

18、资金监管

能够按时尽快的将资金拨付下去;规范的使用资金;对资金进行了检查。得3分

19、宣传报道

多渠道开展农药农药污染防治技术宣传工作详见《农药管理条例宣贯活动总结》)

今年,为宣传贯彻新修定《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提高我市农药经营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农户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水平,控制农药污染,确保全市农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7月—10月份,我市开展了全市范围的《条例》宣传活动。截至10月份,全市在《农药管理条例》宣传贯彻活动中,累计开展相关各类培训15次,悬挂横幅标语46条,制作展板24张,出动宣传车辆22台次,出动宣传人数146人,发放宣传资料2.35万份,现场培训指导农民200人次。得1.5分

20、材料报送

能够按时报送面源污染方面的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即使偶尔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上报,我们也得向上级业务部门申请,说明原因,同意后,积极补救,尽快上报。得2分

四、附加分

21、县级延伸绩效管理

我局代表市政府对旗县区政府进行面源污染工作考核,总占分值20%,正在组织人员对旗县区进行考核。由于刚开始,还没有形成汇总表及评价报告。得3分

22、额外资金支持

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自评报告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农业面源污染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概念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工作 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面源污染概念......

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建议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确立和认真落......

黔西南州农业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及“黔西南州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暨环保重点工作调度推进会”要求,坚......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荐)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导致水源地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回顾了模型研究进展,总结了通过调整景观格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绩效自评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绩效自评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业污染源自查报告 农业 污染防治 自评报告 农业污染源自查报告 农业 污染防治 自评报告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