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构成教学_构成艺术设计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构成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构成艺术设计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构成学科教学体会
本文着重介绍了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构成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体会。构成学科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与知识再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必须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外,更应该注重把握构成的创作程序和创作方法。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构成学科本身的学术特点去结合各种教学方式灵活进行,例如讲授教学法,互动实践法等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的教学体系,使构成的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们未来专业设计的需要,最终达到知识再生的教学目的。
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为设计师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如何生出创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之一。
从包豪斯的构成主义到现代设计教育中作为造型基础科目的构成学科,构成已发展为一门系统的设计基础学科,涵盖平面、立体、色彩以及运动、光影等多方面造型领域。在高职学院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如果将以上所有的内容纳入构成的教学体系中,从客观上来讲是不现实的。而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介绍某一分支或某几个分支的内容,又会使学生的适应面变窄,遇到问题时力不从心。因此,如何使构成的教学满足学生们未来专业设计学习的需要,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等方面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最终达到完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构成学科教学的目的。
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教者的目的应以为学生开创新设计思路为前提。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构成的目标在于通过对构成理论的认知体验,使自己的感受获得提升,使新的思路不断打开。如前所述,艺术设计师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仅我们学校艺术设计系近几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就已涉及了影视、平面广告、摄影艺术、包装装潢、商业陈设等多个行业。学生们工作后这些作品的设计涉及到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可能事先就获知自己将会从事什么行业,也不会事先熟知所要设计的产品的各种信息。那如何让高职类学生快速的打开设计思路,这就在于我们教者要让同学们在基础设计教学中就去把握各种形式规律,以不变去应万变。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是培养同学们能够融汇知识,发掘想象构成,综会构成应用的能力。使同学们可以迅速把握问题的实质,然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构成学科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们学完后成为理论家,而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 如何达到教学目的。
要是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几点: 1.注重设计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训练。
科学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灵感的源泉,它能帮助设计师进入状态、整理思路,保证其设计沿着正确的方向拓展,因此,构成教学的最初一定培养学生按程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按程序工作的良好习惯,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开创能力和业务适应能力。
加强构成研究方法训练时,同学们会不断的遇到各种构成形式中的新问题,因此,方法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是一把钥匙,设计师只有握有这把钥匙,就可以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构成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重构过程,淡化形式结果;注重构成形态中单一方面的把握,无需面面俱到;注重主观经验的深层积累,避免浮于表象,为构成而构成。通过给各种造型元素的重构以及对形式美感的感性把握,来进行新思维、新理念的开发,从而产生新形态创造的最终结果。设计体会
应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对单一的造型要素和构成形式进行探讨,更要注意多种造型要素的交叉运用,从而达到更为丰富的构成形式,发现新的造型可能,为更深一步的设计手段的培养打下基础。
2.注重构成学基本原理的教授
尽管设计师在后期的设计中很少会直接涉及到构成,但在每一个设计作品的深处其实恰恰正是构成理念的衍生。就拿形式美法则来说,它是把复杂的视觉表象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只要正确把握形式美感要素,才能把复杂、多变的现象,整合构成到形式法则诸要素的形式表现中去。应此,在教学中我们对基本原理阐述的越透彻,就越可以帮助学生去了解事物的本质。在教授构成的基本原理是,应该尽可能地阐明问题原始的出发点及其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而理论的起点远比结论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该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设计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训练,二是基本理论的教授。前者能使设计师在面临新问题的时候可以有正确的思路和手段,后者保证了设计师可以有扎实的学术护航。三.教学过程的把握。
构成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活动基本上由以下几种组成: 1.讲授教学式。
这种类型沿用了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注重系统性,注重现有理论的阐述,检验教学质量是以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为标准。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可以全面系统的去了解构成学科现有的理论体系,其教学过程也比较容易把握,教学质量的评定也很容易,但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实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失去了很多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得的感受。
2.互动实践式
这是艺术院校的传统教学方法—重操作、重体验,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授时,根据课程的需要把相关理论和方法传授给大家,紧接着让大家根据自己的体会去实践其知识所得。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更直观的去体会所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灵感和体会,是单纯听课的数十倍。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水平,这样才能随时准备去回答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检验,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必须合理搭配、科学组织,才能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的教学体系,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构成学科的教学要求会越来越高,本文仅就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叙述成文,不妥之处,望不吝指正。
摘要: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色彩构成作为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教学基础课,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研究色彩的方......
“三大构成”教学的困境与超越摘要:“三大构成”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进到中国以后,开创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新局面,但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泛......
一、强大的研发体系1,、出任西方主编的是雅思考官、剑桥英语编委之一、英语语言学家Peter etherton。、2、出任中方主编的是上海特级教师、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牛津......
艺术设计教学总结(合集15篇)由网友“土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艺术设计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分享。篇1: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艺术设计教学论文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
广告设计中色彩构成的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