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写生报告_云南写生调查报告
云南写生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云南写生调查报告”。
考察报告
彩云之南,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2011年10月23日,我们环艺一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17天的云南艺术考察课程。经过30个小时的火车与汽车颠簸,终于到达了美丽的云南。在大理古城,了解当地民风、民居、民俗与自然风光,这次写生考察的主要目的,因为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途中需经过白族、纳西族居住地,也对当地自然风土人情、古村落建筑、园林、城市结构、城市规划有诸多了解,加深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现代都市的感悟。现将我们环艺一班在这次写生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我们在考察中,感受了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宗教建筑的风格和精细雅致的人文景观,饱览了体现宗教文化生活的城镇规划、民居、寺庙、竹楼、学校,同时还领略了绘画、工艺、市井民俗等蕴涵在内的文化精神。我们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对云南的市情、社情、民情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艺术考察中,使我深刻体会到形象与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写生对研究色彩的规律也非常有启发。对于学环境艺术设计的我们,不仅在看事物的表象还要看它们的造型,更要发现这些造型的特征。我们不只要看民俗的建筑,还要从山、石、草、木等种种形象中发现它们之间的搭配,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除了建筑,色彩是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我们所需要重点了解的,色彩有心理暗示,情感表达,色彩的联想,以及色彩的冷暖、膨胀与收缩等特点,特别是民族的色彩,不同名族的主色调不同。在那独特的具有古色味道的古城小巷,红白灰组成了这座古城的基本色调,同时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奇妙画卷。弯曲的石板路,不知道古城里的浅浅流水流向哪,流多远,也不知道青石板路的尽头在何方,只知道当你踏入古城,悠悠的脚步,唯美的古城,繁华的景象,你会忘记一切。也许在这里的每一位非专业人士,闭着眼随便对着一个地方按下快门,都会是一张精彩的照片,这就是我对古城的印象吧。
艺术考察,更是开阔眼界、增进师生情谊和提高自己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的重要途径。在这几天里,丽江是最美的地方,我们被当地的自然风情深深吸引。丽江是纳西族的集聚区,纳西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古代纳西族一般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在丽江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足迹,在这几天里也了解了许多民俗风情。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那缓缓转动的大风车,那流淌的潺潺雪山泉水,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简易的木板拼成的小桥,都在诉说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经历。走在古城的每一条街上,每一幢建筑和角落,我都很好奇,怎么取景、怎么选择角度才能拍出美的风景。在这次写生中,提高了我们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和洞察,从而还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友谊,实现了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这次艺术考察活动,同学的组织纪律、团队协作、艰苦朴素等方面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更是开阔眼界、增进师生情谊和提高自己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同学们对云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通过考察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在这次艺术考察期间,同学都充分发挥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克服了水土不服带来的身体不适,按时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考察任务。我们不仅完成了民俗风情的考察,还
培养了同学对宗教建筑、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大大增强了同学在取景、构图等方面的能力。艺术考察带给我们一种动力,是一种信仰的升华,再而激发了学习热情。
云南写生报告2010年5月24 日我们班师生一行人启程前往我们向往已久的云南,开始我们的写生之旅。带着兴奋,带着期待,踏上了即将渡过10多个小时的火车。刚踏上云南土地是在25日6......
云南写生考察报告 虽然为期三周的云南之行早就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到现在仍然想念云南的一切。此次专业考察的主要地点是昆明、建水、元阳、西双版纳。只此一行,激动、震撼......
云南写生报告去云南写生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其实在之前我就听高年级的学长说过,听他们说去云南写生会是你一生中在大学期间最难忘的记忆,从那时起我就非常的向往去云南,因......
云南游我们期待已久的彩云之行在我们欢乐的旅途时间中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能激起很多美好的趣事和回忆,以及那些岁月风蚀有思想的建筑,仍在我脑海里激荡跳动.......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在老师的带领下,新奇、好玩的为期10天的云南写生考察之行在留下无穷的回忆里结束了。在这10天里,我们感受到了云南的魅力:无论是大理与丽江建筑的古典之美、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