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热点大猜想_高三政治走进文化生活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热点大猜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政治走进文化生活”。

2009年《文化生活》高考热点大猜想

1.文化的功能

(1)热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刺激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2)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等。(3)例题:海南建省20年以来,根据本省特点,坚持生态立省,加强文化建设,海南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海南文化公园。该公园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公园配套设施等。取得了经济文化建设的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海南省加大文化投入,建设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4)解析: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2.文化对人的影响

(1)热点:优秀文化作品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影响巨大;《江泽民文选》的发行;优秀影视剧、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对社会的影响等。

(2)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3)例题: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部文学作品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部文学作品让你刻骨铭心。请你列举一部对你影响至深的文学作品,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

(4)解析:本设问的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要将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和塑造作用结合具体文化作品加以分析,观点正确方可得分。3.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热点: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激活传统文化;设立文化遗产日,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力度。

(2)考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意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例题:2007年12月14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决定正式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调整:元旦放假一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有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l天。根据材料回答:(1)国家保证重大民族节假日,并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这样做的意义。(2)我国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而诸如圣诞节等西方一些节日却在国内越炒越火,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4)解析:(1)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它浸透了以人为本、和谐共融的理念,把它们调整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深远意义。(2)①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是必然现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我们在接受圣诞节等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否定本民族的传统义化。

文化生活

热点大猜想

第1页

共5页 4.文化多样性

(1)热点: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展现了不同的文化风情;奥运的会徽和吉祥物等融入了各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

(2)考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等。

(3)例题: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撰文,鼓励美国政府将美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他虽然看到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但他认为非西方的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对美国文化在全世界的推行造成了障碍。他断言,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对这位教授的观点进行评析。

(4)解析:①文化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是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②正是因为有各具特色的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魅力之所在。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这位教授的观点是为美国政府谋求世界霸权服务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5.文化传播和交流

(1)热点:中国与世界各国举办的文化交流年活动如火如荼;奥运圣火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点燃梦想传递激情;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留学热和孔子学院的成立。

(2)考点: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媒的特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等。

(3)例题: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从2008年3月24日开始,奥运圣火开始在全球范围传递,它点燃了国人无限的激情。奥运圣火的传递受到了海外华人和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奥运热”、“中国热”。人们普遍认为,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不只是中国人民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奥运会火炬联结着所有相信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精神的人们,无论圣火传递到何方,都能够带给人们友谊与和平的信息,激发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奥运圣火传递的意义。

(4)解析:①进行奥运圣火传递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②有利于加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③有利于弘扬奥运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6.传统文化

(1)热点:京剧被写入中学音乐课堂;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使传统节日激活传统文化;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大力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等。

(2)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等。

(3)例题: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 下列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

《取之不尽》改编。待这种现象?(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4)解析:(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评分建议:文化生活

热点大猜想

第2页

共5页 考生只要辩证评价,均可酌情得分。)(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7.外来文化

(1)热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传入我国;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2)考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等。

(3)例题: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4)解析:(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8.教育

(1)热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汉语热、留学热;孔子学院的成立等。(2)考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传播的途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等。

(3)例题: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江苏省日前已确定了8个市作为试点,这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请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4)解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9.文化创新

(1)热点:采用多种手段创新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2)考点:文化创新的意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创新与继承的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正确方向等。(3)例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各具特点的部分奥运会会徽和具有“篆书之美”的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金玉良缘”的奥运奖牌,“祥云瑞霭”的奥运火炬,深深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为设计者的智慧所折服。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文化生活

热点大猜想

第3页

共5页(4)解析:①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在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以篆书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汉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10.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1)热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宗教和文化,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

(2)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等。

(3)例题: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祖先崇拜、落叶归根的观念是台湾人所共有的,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台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例如,至圣先师孔子在台湾民俗信仰中,地位相当特殊。早期祭孔大典分春秋两季举行,后改在每年农历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并将这一天确定为教师节。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1)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这种关系对我们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4)解析:(1)台湾文化属于区域文化,台湾文化是由历史、地理原因而形成的具有明显台湾区域特征的地方文化,它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台湾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它与中华文化之间是个性与共性、叶与根的关系,台湾文化具有明显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2)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因此,我们应加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发展弘扬中华文化,以文化为纽带,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11.民族精神

(1)热点:弘扬长征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坚持民族团结,反对台独和藏独等分裂行为的爱国主义精神。

(2)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3)例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霎时间,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灾情传来,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灾难面前,关爱生命、抢救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决不放弃。11万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 托起生命的希望;共产党员、白衣天使、专业救援队、志愿者等为灾区人民擎起一片天;全世界中华儿女心系灾区,慷慨解囊。灾难中的人们用勇敢、坚毅与执著书写着中华民族在大灾难中的心灵史,废墟上坚守、自强、担当,撼人魂魄。根据材料回答:(1)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在上述材料中得到体现的?(2)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民族精神?(4)解析:(1)①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面对灾难,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③废墟上的坚守和自强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2)青年学生应立足社会主义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12.文化市场与大众传媒

(1)热点: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反对封建迷信,取缔邪教等不良文化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整顿影视娱乐文化的低俗性,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2)考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文化生活

热点大猜想

第4页

共5页 求,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危害、存在原因及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等。(3)例题: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观点。(4)解析:(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抓好基层文化建设,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等。

(2)考点: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等。(3)例题: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去的显著成就,山东文化底蕴深厚。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4)解析: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②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若答出”不断融人时代精神”、“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14.思想道德建设

(1)热点:大力倡导荣辱观,为08奥运创造文明和谐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表彰道德模范;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宣讲等。

(2)考点: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3)例题:目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开展,你所在的学校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现打算让你向你所在班级的同学发出倡议。根据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请拟列倡议要求。(2)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奥运精神的载体,都是奥运文明的使者。你准备怎么去做?(4)解析:(1)本设问的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要把倡议要点与理论依据结合正确方可得分。如,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理论依据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再如,到街道社区进行义务宣传,让社会成员认识到讲文明、树新风的重要性,等等。(2)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分)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奥运文明的传播者、社会文明的建设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发表或其他用途)

文化生活

热点大猜想

第5页

共5页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综合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 祥物在设计时都遵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设计理一、选择题(每选项2分,共60分) 念体现了1.同样是分苹果,中**......

级高三政治文化生活测试题

2018级文化生活期中测试题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及答题纸规......

政治文化生活问答题

政治文化生活问答题1.海南电视台大型本土娱乐节目《呀喏哒嘀》开播以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琼剧秀场”、“民歌秀场”、“颂海南创作歌曲歌手大奖赛”、“琼剧擂台争霸赛”、......

高三政治综合练习题《文化生活》精练1

高三政治综合练习题《文化生活》精练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漏选、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1.针对日益严重的资源浪......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阶段考试题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阶段测试题一、选择题1.“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A.文化对......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热点大猜想.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热点大猜想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三政治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 热点 政治 高三政治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 热点 政治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