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班会_主题班会端午节
端午节主题班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主题班会端午节”。
302班《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 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活动地点: 教室
四、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等。
五、主题活动开始:
【活动一】端午起源
1、主持人: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2、请育谊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活动二】端午习俗
(一)话粽子
1主持人:、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请朱彤彤 同学讲跟粽子有 的故事“关屈原投江”
主持人:原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粽子很好吃那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2、下面由陈思琪同学来介绍怎样包粽子。(视频)
3、主持人: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各类粽子)。下面请看幻灯认识各种不同形状的粽子。
4、主持人: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同学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由三名同学介绍家乡粽子的特点。)
5、(二)喝雄黄酒
.主持人:说完了粽子的故事,下面请慧敏同学讲“白蛇传”的故事
1、主持人:“白蛇传”的故事就是白蛇喝了雄黄酒险些现身的故事,在古代喝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但是根据研究雄黄酒是有毒的,希望同学们劝家长不要喝。
2、那么端午习俗还有什么呢?下面请亚娟同学来介绍。(挂艾草、佩香袋)
【活动三】赛龙舟
1、主持人: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龙舟比赛?请余佳彤同学讲“赛龙舟”的习俗。
2.、主持人:原来龙舟赛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下面请观看赛龙舟视频一起感受一下龙舟赛那激动的场面。
3、谈感受,激发情感
主持人:看了龙舟赛,你有什么感想?
下面请郑凯鹏同学谈谈观看赛龙舟的感想、再请陈慧敏谈谈感想。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2.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
3.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活动四】端午赛诗会
1、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
2.请几位同学朗诵端午节的古诗。
(1)有请佳蕊:《端午》唐 文秀(2)《五月五日》梅尧臣(3)威宇:《和端午》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刚才朗诵了端午节的古诗,现代也有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
4、端午现代儿歌
请各小队表演儿歌朗诵。
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
第二小队:配乐朗诵。
第三小队:小队齐诵。
第四小队:男女朗诵。
主持人:2008年,端午节首次被定为中国法定节日,表明了人们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
请佳琳同学讲讲:我们要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
六、升华
主持人:今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我们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及希望,更要做一个爱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七、齐唱《明天会更好》
八、班主任总结
今天的主题班会,老师看到同学们团结协作,积极参与,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和他的作品,真正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更懂得了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九、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①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附:习俗的传说。
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②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③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④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⑤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⑥游百病
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⑦佩香袋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
色色,玲珑夺目。
付诗歌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屈原已经沉在江底死去,楚国百姓哀叹再也不能见到他的容颜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碧绿的沅湖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端午》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堪笑可笑泊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六、
端午节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5月30日 活动地点:六二班教室 参加人员:六二班全体师生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端午节主题班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端午节主题班会《弘扬传统粽情歌唱》主持词(一)活动序幕女:(面对着男主持问)韩文斌,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时间:2014年5月27日活动地点:二年级二班教室活动人员:全体师生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
端午节主题班会一、活动主题:端午话传统二、活动背景:现在的小学生对国外的节日了解很多,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中秋节等几个节日,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