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_中考文言文答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中考文言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文言文答案”。

全国各地文言文中考题精选

2003年山西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0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造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____

(2)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分)10.“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连云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15分)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的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1)何惧而匿

(2)浩然再拜 ..(3)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4)欲荐诸朝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0分)A.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

D.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3分)A.黑质而白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B.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2)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12.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3分)2008年青岛市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7分)

韩愈传(节选)

①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②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

③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风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i):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寻登进士第()②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译文: 12.通读全文,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答:

208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 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若既不出户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

2008年菏泽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② 不可名状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2011·浙江省宁波市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9.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⑴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21.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2011·浙江省温州市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2011·江西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敌 骑 数 千 四 面 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优()(2)备()(3)遁()1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1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

1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011·山东省聊城市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8.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 齐师伐我 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 无丝竹之乱耳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自见之谓明。

10.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2011·上海市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云耕者入冢而得()()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2011·江苏省泰州市

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释】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③愿闻其说()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11.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中考文言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考文言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考文言文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20121226 (广东梅州)祁奚请老(4分)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

中考文言文整理

中考文言文整理(一)伤仲永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tí)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中考课外文言文

2013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

上海中考文言文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2分)(......

《中考文言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考文言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考文言文答案 文言文 中考 中考文言文答案 文言文 中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