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10月_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10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 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 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 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
2.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A.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
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
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 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 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6.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D)A.[y,æ]
B.[a,] C.[u,]
D.[,]
C)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A.[k,] C.[n, ] A.弱化
B.[m, n] D.[k,p] 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æn],但“面包”却读作[miæmp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C)
B.增音
C.同化
D.异化
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 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 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
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
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A.席卷 耳鸣 地震
B.打倒
切断
推翻
C.发光 散热 出气
D.天地 欢乐 爱好 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D)...A.丹麦 C.卡车 挪威 啤酒 法兰西
立邦漆
B.沙拉 D.香波
咖啡 克隆
麦当劳 好莱坞
12.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3.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D)A.词语搭配问题 C.语音实现问题 A.语素和语素组 C.词和词组
B.意义表达问题 D.句法结构问题 B.语素组和词 D.词组和句子 B.实词和虚词 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C)
15.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B)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C.典型词和兼类词
D.体词和谓词 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 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 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 17.“汽车”和“卡车”是(A)A.上下位词 C.等义词
B.同义词 D.近义词 B.他跑过去开门
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 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B)A.这样做不值得 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
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C)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 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 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 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 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B)A.笔画 C.偏旁
B.字符 D.部首 B.语素文字 D.音位文字 B.语支 D.语群 B.语汇能力 D.语义能力 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A.词语文字
C.音节文字 A.语族 C.语系 22.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C)
23.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能力是(C)A.语音能力 C.语法能力
24.“萨丕尔(E.Sapir)-沃尔夫(B.L.Whorf)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B)A.思维决定语言
B.语言决定思维 D.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 C.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
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越快 B.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C.人们的中介语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 D.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存在中介语现象
26.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
(D)
A.文字编码 C.文本检索
B.语音识别 D.机器翻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7.从声音产生方面分析,音质的不同取决于(ADE)A.发音体不同
B.发音体振动频率不同 D.发音的方法不同 C.发音体振动幅度不同 E.共鸣器形状不同
28.关于“常用语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E)A. 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不是一回事 B. 常用语汇是和非常用语汇相对而言的 C.常用语汇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D.常用语汇是和一般语汇相对而言的E.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 29.汉语“妈妈买的”这个词组属于(ADE)A.体词词组
C.向心词组 E.特殊词组
30.义素分析的作用和优点有(ACE)A.可以简洁地说明词义结构
C.有助于语义描写的形式化
B.有客观的分析标准
D.几十个义素便可以描写整个词义系统
B.谓词词组 D.离心词组
E.有助于描写和说明词语的组合条件
31.下列关于社会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A.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B.社会方言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的 C.社会方言是在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中产生的 D.社会方言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系统 E.社会方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32.音素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电视,可以切分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33.基础方言
(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4.语言迁移
(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35.语言获得
(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深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做“语言获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现代汉语词典》对“鸟”的释义是:“脊椎动物的一纲,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一般人对“鸟”的词义的理解并非如此科学、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理解“鸟”这个词。请根据有关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
36、(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是“鸟”的科学意义,而一般人对“鸟”的理解是“鸟”的通俗意义。
(2)尽管通俗意义不太科学、准确,但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也可以起到使不同的事物相互区别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活动除外),只要掌握了词语的通俗意义,就足以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词语来指称不同的事物。
(3)词语的科学意义一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按照通俗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
37.文字改革有哪些类型,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我国在1956年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俄文在十月革命以后取消了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废弃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改革前后两种文字类型没有变,都是表音文字,但字符类型变了。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将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
38.简要说明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的条件。
(1)心理条件。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2)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3)社会条件。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了相互交往的迫切需要,即“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须产生语言。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汉语普通语中的元音[]和[e]可以看作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请根据下列语音材料,分析这两个元音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将它们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理由。[mei35]煤 [mu35]谋 [mn35]门
[tuei55]堆 [tun55]蹲 [tiu55]丢
39、(1)[e]只出现在韵尾[i]前。
(2)[]不出现在韵尾[i]前,而可以出现在韵尾[u]和[n]前。
(3)[e]和[]呈互补分布,发音又相近,因为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
40.下列A、B、C三组单位的两个成分之间都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但情况不同,请说明三组单位各自的扩展特点,并各举一个同类的例子。A.大车 B.铜壶
C. 唱歌(1)“大车”: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意义就会改变。举例(略)。(2)“铜壶”: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没有明显改变。举例(略)。(3)“唱歌”:两个成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一首”等,插入成分数量较多,扩展比较自由。举例(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
41.“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
41、(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以另行研究。
(4)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就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一致规律。
42.语法意义的类叫作“语法范畴”,其中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是“词法范畴”。请参考下面的答题示例,试定义和举例说明语言中其他几种词法范畴(答出5种即可)
示例:“性”范畴是一种体词属性范畴,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俄语用词尾表示,德语用冠词表示。动物词语的性往往跟动物本身的雌雄有关,但其他词语可能与事故的性属性不一致。如德语“Das Sofa(沙发)”是中性,法语“le fauteuil(沙发)”是阳性。“太阳”一词在德语、法语和俄语中分别是阴性、阳性、中性。(1)“数”范畴: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与词汇上表示事物具体数量的数量词不同,一些语言的数范畴只是把可数的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大多用词缀表示。如英语“house/houses(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2)“格”范畴: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我”主格形式“I”,宾格形式“me”,属格形式“my”等。(3)“有定和无定”范畴: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如英语“the book”是有定的,“a book”是无定的。汉语中要用“这本书”或“一本书”等形式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4)“是”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射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如英语现在时“He works(他工作)”,过去时“He worked(他工作过)”。(5)“体”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一组特征。如英语“I am reading the book(我正在读这本书)”是进行体,“I have written the book(我写完了这本书)”是完成体。汉语在动词后面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相应的意义。(6)“态”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The cup was broken by Mary(杯子被玛丽打碎了)是被动态。(7)“人称”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将来时主语是第一人称用助动词“shall”,其他人称用“will”。
www.daodoc.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语言学概论试卷2002-09-18 作者(来源):中国.招生考试在线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一般说来,......
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541 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