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届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含答案)_重庆一中高三文综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重庆一中届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庆一中高三文综”。

秘密★启用前

2015 年重庆一中高2016 级高三上期10 月月考

文科综合试题卷2015.10

第I 卷

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

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25.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6.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材料主要表明()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D.东汉初年最终废除分封制

27.《汉书·食货志》:“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材料主要反 映了()

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28.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A.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B.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C.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D.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29.右图为素称“书法之山”的镇江焦山《瘗(yì)鹤铭》摩崖拓本。其书法奇特,较为成熟的楷书之中参以篆隶,行笔苍古,体势开张,有“大字之祖”之美誉。据此推 断它最早可以作为哪一时期书法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A.春秋战国B.秦汉 C.魏晋南北朝D.隋唐

30.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

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A.科举制度已形同虚设B.士族垄断仕途C.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D.选官方式多样

31.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

住宅。这反映出唐朝()

A.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B.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C.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D.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32.比较下面两幅图,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①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②隋朝大运河推动传统经济格局的改变 ③汉代的“州”集中在黄河下游地区④唐代的“道”更注重于山川地理形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

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成为当时主流思想B.唐代宗教迷信严重 C.佛道儒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34.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即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

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B.革命派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C.革命派缺乏足够的实力D.幻想帝国主义制衡袁世凯

35.下表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摘编。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北伐先遣战江南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D.挥师过大江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 题-第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 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久则情亲而弊

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并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清政府1908 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

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

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

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

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

“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

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 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6 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 监察制度。(6 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7 分)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人性解放时代,思想自由时代。然而被人们忽略的是,这个时代又是大一统思想的成熟阶段,君主专制制度的奠基阶段。正是这个时代的改革运动,催生了秦始皇这样专横强大的专制君主。如

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的思想启蒙时代,那么它启的不是民主之蒙、科学之蒙,而是专制之蒙、迷信之蒙。因此,春秋战国时代不是中国上升的开端,而正是中国历史下陷的开始。

——张宏杰《被误读的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史与希腊史对比阅读笔记》

请运用古代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的观点。(要求:观点全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要求:观点全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__ 请考生在第45、46 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官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天宝十四年(755 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变得凋弊不堪。北方经济遭到践踏,物资缺乏,使唐中央政府赖

江南经济来接济。然而安史之乱后,河朔地区(泛指黄河以北)基本上由安史降将占据,同时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独霸一方,甚至与唐中央对抗,“漕运阻绝”。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决心整顿漕运,由

户部侍郎刘晏担负主要责任。刘晏经过考察,对漕运进行了重大改革:疏浚渠道、以通航运;以盐利雇人运输,“不

发丁男,不劳郡县”;创立漕运的奖励制度等。经过改革,江淮漕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每天漕粮的运量,多时达一百一十万石,少时也有五十万石。以后五十年,一遵其制。刘晏提出并实行的这一套漕运制度,在安史之乱后为挽救漕运的中衰起了积极作用。——据潘镛《中晚唐漕运史略》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漕运改革的影响。(9 分)46.(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斯,生于战国末年的楚国,年轻时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来到秦国,被秦王任命为客卿

(在本国担任官员的他国人)。当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现。许多大臣向秦王

谏言要把秦国的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于是李斯上书说:“陛下您排斥客卿而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

立功业,使天下有才之士不敢进入秦国,这是借武器给敌人。”于是,秦王废除了逐客令,并提拔李斯为廷尉。二

十多年后,秦国统一天下,李斯被任命为丞相。秦朝初年有大臣建议恢复分封制,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郡县更

有利于君主控制和国家稳定。李斯还提出民间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会导致君主权力威望下降,除了医药、占卜、种植等书,应该把《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清除干净,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

——据《史记·李斯列传》

(1)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主要观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斯对秦历史发展的影响。(9 分)

高三文综10月月考试题5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文综10月月考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文综上册12月月考试题

唐山市宏文中学高三年级2015——2016年度上学期文科综合能力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 单项选择题(140分)据中央气象台2009年11月8日预......

兰州一中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下学期文综

2015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下图为中国某区域铁路网络电子地图截屏,读图完成1~2题。1.制作该区域电子地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

辛集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辛集市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2013.11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小题4分)24.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

《重庆一中届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含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重庆一中届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含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重庆一中高三文综 考试题 重庆 高三 重庆一中高三文综 考试题 重庆 高三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