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_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

杜吟棠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具有独到优势,能够发挥政府和龙头企业等商业组织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一是对外吸引力不足,二是对内凝聚力不足。今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趋势是,通过制度优胜劣汰和合作社联盟、合并、连锁加盟等形式,逐步走向纵向一体化经营。

The farmers’ specialty cooperatives developed rapidly in past years in China.The main reasons are cooperative has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 and irreplaceable role compared to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At moment, the major problems faced by farmers’ specialty cooperatives are not so attractive and cohesive both in external and internal terms.In the future, the basic trends for the farmers’ specialty cooperatives are: select the superior and eliminate the inferior in terms of its governance, and realize vertical integration through federalization, combination, and voluntary franchisees.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自由连锁加盟

自2007年7月1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迄今为止,全国正式履行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60余万家。

尽管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良莠不齐,社会上也有各种不同的评价,但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范围发展,在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农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中,起到了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1.合作社的独到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帮助农民走完农产品从地头到市场的这一段路,实现农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中,之所以能起到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合作社拥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自从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以后,在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情况下,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生产农户完全依靠自己在村边、路口、附近集市上销售;

2、依靠个体贩运商收购;

3、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收购;

4、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有组织的生产和收购。然而,第一种方式,只适合于那些实行自给、半自给生产,只有少量剩余农产品需要出售的农户,一旦生产农户进入较大批量生产的状态,完全依靠自己在村口、路边和附近集市销售农产品,就无法完成全部农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第二种方式,农户只能坐等机遇,被动接受贩运商的定价,农户完全没有主动权。一旦贩运商不上门,或者坐地压价,农户就只能遭受重大损失。第三、第四种方式,大部分涉农公司和龙头企业都扎根大城市,除了他们触角所及的少数地区外,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这些大公司、大龙头企业,都是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及的救世主。即使是那些他们触角所及的地区,公司与农户的相加,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与农户直接签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户与公司是两个利益相对的独立主体,交易双方处于不对等的谈判地位,签约条款往往有利于公司而不利于生产农户。在市场景气的情况下,农户就经常跳过公司自行进入市场交易;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又往往拒收或压级压价收购农产品,从而使得双方毁约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而且,公司与农户直接签约,由于农户的分散性,公司要付出很大的签约成本,也给这种模式的发展造成很大限制。另一种情况是政府在农户与公司间充当中介。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借助政府力量,成为更加强势的一方,甚至形成地方垄断。这种模式虽然在有些地区起到了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但也不乏产业发展失败,给双方造成巨大损失的例子。而且,一旦农户与公司、龙头企业发生利益矛盾和冲突,或者产业发展失败,充当中介的政府往往难当其责。

农民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起到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在家门口的龙头企业,是看得见,摸得着,跑不掉的龙头企业;第二,生产农户志愿加入合作社,使得农民与合作社成为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大大减少了公司加农户模式中的机会主义现象;第三,尽管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要依靠大的公司、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但与政府做中介相比,合作社多了一份自主选择龙头企业的余地;与农户直接跟公司打交道相比,通过合作社,农户也可以获得更有利的交易条件,间接提高了谈判地位。第四,由于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方向以成员自愿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为基础,因此也减少了政府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所蕴含的失败风险。2.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独到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外吸引力不足;第二是对内凝聚力不足。

对外吸引力不足,表现之一是合作社在农村的农户覆盖率、同业生产者覆盖率、专业农户的覆盖率都不高。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户的合作社参与比率仅为17%左右,而在欧美国家大部分能达到70%以上。

对外吸引力不足的表现之二是,城市消费者对合作社的认知率,对合作社产品的认可率很低,人们情愿买大公司的产品,很少青睐合作社产品。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合作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低。虽然通过农超结合,合作社的产品进了超市,但是消费者认知的是超市,而不是合作社。

从农村生产者方面看,合作社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必须能为农民提供各种专业服务,能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基础差、资金缺乏,生存能力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种情况大大限制了合作社发挥为农民提供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作用。

在国外,农民合作社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农民提供技术推广服务。这种服务的源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的农业技术部门主要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开展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另一个是合作社本身拥有强大的新技术研发能力。

而在我国,政府的农业技术部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公益性机构变成了经营性机构,把公益性技术推广活动变成了自负盈亏的经营创收活动,他们宁愿自己经营创收,不愿把合作社当作义务推广平台。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大部分合作社处于弱小分散的状态,缺乏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农业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公司、龙头企业,因而除了少数合作社能够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外,大部分合作社在技术上注定只能去做公司、龙头企业的附庸。

从城市消费者方面看,合作社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其产品必须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良好的品牌声誉。而要做到这两点,合作社必须有很大的经营规模,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有很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在国外,合作社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壮大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靠自身积累,第二靠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和合并,第三靠业务向产前产后的储运、加工、批发、零售环节延伸,实现纵向一体化经营。由于自身积累是一个漫长过程,因此,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合作社的横向联合和合并,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成为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主要趋势。

然而,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没有给合作社的横向联合留下发展空间,工商部门对联合社不予登记,税务部门对合作社业务纵向发展,开展农产品储运、深加工不予优惠。这些人为限制,都给合作社的横向、纵向发展壮大造成障碍。国内的许多合作社,自身缺乏开展合作社之间合作的意识,甚至互相竞争,互不相容,也给合作社的横向联合造成了严重阻碍。

合作社对内凝聚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是,普通成员对合作社事务的关注度、参与度低,合作社规章制度对成员的约束力小,内部矛盾、冲突、以至分裂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社制度不规范,内部不民主、不平等、不公平。普通成员在合作社内部的发言权小,大户控制、公司控制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情况造成了国内合作社对内对外缺乏真正的合作精神,也成为阻碍合作社自身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3.合作社发展的趋势

国外合作社的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成员身份的一致性和利益诉求的一致性来维持。所谓成员身份的一致性,表现为大部分成员都是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者,国外的家庭农场虽然也有规模差别,但这种差别基本上是在同一个数量级。由于他们从事同一专业化生产,具有同等生产规模,所以他们的利益诉求基本一致,容易在合作社内部形成平等、公平、民主的协商氛围。

而在我国,目前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成分差异大,规模差异大,导致利益诉求不一致。成分差异大,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民成分目前主要可界定为传统农户、兼业农户和专业农户三大类。其中专业农户往往是合作社的骨干,他们期望通过合作社把专业化生产做大作强,并通过合作社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此他们愿意向合作社作较大的投入。而传统农户和兼业农户,往往只把合作社当作一个产品代销平台,并不关心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上述差别造成合作社内部利益诉求的不一致,这是导致合作社原则难以得到贯彻的重要原因。

在成员资格开放,不排斥传统农户和兼业农户参与的前提下,要提高成员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一是要努力促进传统农户和兼业农户从非专业农户向专业农户转化,二是要让一部分传统农户和兼业农户逐渐退出生产。事实上,目前国内的合作社在带动传统农户、兼业农户向专业农户转化方面已经和正在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一过程的完成和部分传统农户、兼业农户的逐渐退出,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排除内部利益诉求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允许专业户成员与非专业户成员在合作社内部话语权保持一定差别成为必要。

实际上,合作社自诞生那一天起,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以最早出现合作社的英国为例,从1760年英格兰沃尔维奇出现第一个合作社,到1844年罗虚戴尔先锋社形成第一个合作社规范,中间经过了80年时间。而其他国家合作社规范的形成,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因此,我国的合作社,从不规范到规范,也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很多合作社凝聚力低,正是合作社制度优胜劣汰的一个必经过程。

当然,前人上百年走过的路,后人不一定要再走一百年。国外很多合作社后发展国家,都由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合作社推广、指导、培训机构和体系。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当局资助的半官方机构农会下面设有专门的合作社推广指导部门,拥有一大批专业的合作社工作者。由政府设立专职机构和推广体系,对合作社理念、合作社规范、合作社政策进行宣传、普及,对合作社业务进行培训、指导,是缩短合作社规范化进程的一个必要措施。

国外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特别是经营规模化、现代化、纵向一体化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传统业态,主要是开办合作商店、合作货栈、合作加工厂、合作仓库等等。近年来,随着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得现代商贸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流通环节越来越减少,服务越来越贴近消费者。这些新型业态的出现,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商贸领域新业态的出现,也为我国合作社的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我国的合作社大部分处于刚刚起步,极其初级、分散、小规模的经营阶段,与国外合作社的规模化、现代化、纵向一体化经营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如果利用近年出现的商贸新业态模式,让我国众多分散、小规模的初级合作社,以自由连锁加盟的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对消费者或居民社区便利店实行物流配送,那么就可以快速实现分散的、小规模合作社的大规模集合,跳过大部分中间交易环节,实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从合作社到居民社区的产品直供。既节约了流通成本,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当然,要使上述前景变为现实,需要政府出面大力推进专门服务于合作社的公益性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平台的建设。

与此同时,政府政策和法规要为合作社之间的实体联合和合并开绿灯,要为合作社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务和纵向一体化经营开绿灯。

2012年10月17日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者:邹进泰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传统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显现出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面的局限性:由于受农业组......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与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与对策摘要: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与组织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表面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长很快......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报导

荆州分局马山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了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增收。今年马山工商所在工作中着重加强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2008年7月1日)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摘要:本文是关于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个案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地域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与趋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 趋势 农民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 趋势 农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