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忏悔录》评论_对卢梭忏悔录的评价
卢梭《忏悔录》评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卢梭忏悔录的评价”。
2014-2015年第一学期《外国文学》考查作业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班 级:中文12-1 任课教师:杨翠兰 姓名:钟雄健 学 号:12064840151 成 绩:
举世无双的《忏悔录》
——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
历史上,如同繁星点点缀满夜空的自传作品中,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并且长久地受人敬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
但是,《忏悔录》所获得的巨大的成功以及其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却并没有使卢梭拥有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繁华生活。因为应卢梭本人的要求,《忏悔录》是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的。因为《忏悔录》中涉及了太多让统治阶级感到恐惧的东西,比如对人性丑恶、阴暗面的挖掘,对上层贵族贪婪腐败生活的揭露,对当时麻痹人心、遮盖智慧的神学教会的批判„„所有这些,都让统治阶级、上层贵族、神学教会甚至普通民众都会感到害怕和抵制。因为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完完全全地面对自己。如果卢梭没有深思远虑,在他生前就把《忏悔录》出版的话,不但无法让他走完余生,甚至可能连这本书是否能够传承承下去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
其实,早在《忏悔录》开始写作之前,卢梭就因为尖锐犀利的写作遭受了深重的压迫。早在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说,同时也是西方第一部教育小说《爱弥儿》出版之后,大理院就下令焚烧了这部触怒了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卢梭被当做“疯子”、“野蛮人”而遭受到持续不断地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下令烧他的书,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帝埃,教会发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只好又流浪到圣彼得堡。就在此时,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忏悔录》的写作。
卢梭是孤独的,因为他基本上都笼罩在压制、迫害和排斥的阴影当中。尤其是在他的整个晚年,不得不以衰退、老弱的身躯生活在不断逃亡当中。但同时,卢梭也是足以让法国人民为他骄傲,足以让欧洲人民为他骄傲,甚至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他骄傲。因为他的《忏悔录》不但具有艺术性、哲学性、思辨性以及文学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其对自身进行的史无前例的深刻彻底的解剖,毫无遮掩的通过自身的解剖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从而使人性走向崇高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此,我们可以说,卢梭拥有孤独而骄傲的灵魂。这颗灵魂是崇高的、洁净的、升华的、督人向善的灵魂。
那么,是什么让卢梭拥有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呢?又是什么让卢梭能够写出这样一部奇书,成为世界文化宝贵的遗产,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风为之一变,继而又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波及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他那振聋发聩的呐喊,从而产生走向光明、走向美好、走向真善美的念想与愿望的呢?
首先,贯穿一生的艰辛和苦难让卢梭更加地了解生活的本质,更加地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卢梭是一个普通钟表匠的儿子,他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而且经常衣食无着像一个流浪汉到处漂泊,甚至像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在这种情况下,卢梭饱尝世态炎凉,饱尝人间冷暖,他在困顿萎靡当中进行了长久而深刻的思考。是什么让他的生活如此悲惨?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摆脱这样的生活?又是什么让如此广大底层的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他自己包括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呢?在经过种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尝试之后,他最终确定了文学这条道路。卢梭要通过文字来唤醒世人麻木不仁的心灵,洗去世人被尘埃蒙蔽的双眼。
卢梭受过太多的不公和压迫,这从他的《忏悔录》以及其它史实记载都可以查阅和了解到。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发愤而作”,心中有一股幽愤不得释放和解脱,就会通过写作来抒发。卢梭因为看到自己生活的困窘,看到民众的苦难,心中抑郁难平,只得以口宣泄、以笔抒情。唐人韩愈在《全唐文》里说“不平则鸣”,意指受到压制和迫害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声音。卢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处处受压制、处处受迫害,才愤而起写作的。宋朝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写“穷而后工”,文人穷困不得志,就会写出好的文章和诗词。卢梭也正是一生不得志,受尽穷困,所以反映在他笔下就是脍炙人口、超越经典的《忏悔录》的出世。
其次,《忏悔录》严密的逻辑性、清晰的条理性以及迷人的艺术性也是卢梭本人品德和学识的体现。这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学识超俗。据卢梭在《忏悔录》里的记载,他阅读过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跨越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积累了广博的学识,并且运用自如。这从他等身的著作中也可以体现出来:《爱弥儿》揭示了教育领域的规律和原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揭露了阶级的压迫,批判了政治领域的弊端和缺点,《新爱洛漪丝》描写了爱情的浪漫和唯美,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植物学通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密、严谨以及详实确凿的证据性,而《忏悔录》则集中体现了卢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跨越性和综合性。
在《忏悔录》中,我们看到的是无以复加的细节描写,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人物以及事件,在书中都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我于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公民萨克·卢梭,母亲是女公民苏萨娜·贝纳尔。(自传第4页)”、“到了1719年夏季的末尾,我们读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说。(自传第7页)”“我的时间并不完全消磨在这种嬉戏之中。我在自己的屋子里发现了几本书,其中有《旁观者》、《普芬道夫》的集子和《拉·亨利亚德》。(自传第103页)”(注:卢梭是在1765年才开始动笔写《忏悔录》的。)至于其他方面,比如《忏悔录》的艺术性、思想性、哲学性以及思辨性就不用多说了,因为这是一部小说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部小说的严密和严谨,这些让整部小说充满了真实和可信。
再次,不畏权贵,不臣服于权贵。一个文人,最难能可贵的不是流光溢彩的文笔,也不是广博丰厚的学识,而是保持个性、品格的独立,不受利益的牵连,不受权力的绑架,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站在普世大众的角度,发掘时代的价值、揭露时代的弊病。卢梭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对权贵都保持着应有的警戒和距离,他骄傲地拒绝了国王的接见,又冷静清醒地拒绝了国王赐给的年金,所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时代的作品,使他的作品永垂不朽。
关于文人的独立,反面如唐代元稹,据《旧唐书·裴度传》和《新唐书·元稹传》记载,元稹之所以坐上宰相的位置,是因为附庸权贵、巴结宦官而得的。虽然元稹在年少时就已展露不凡的才华,并且他的才华贯穿他的一生,但由于他附庸于权贵,导致了他的作品大部分只是宫廷琐事以及个人际遇的描绘,而缺乏对时代对民众的关注,缺乏历史的厚重。因而元稹的作品包括他本人在历史上所占的位置都是极为有限的。正面如同时代的李白,李白可谓是家喻户晓,基本上粗通文墨的人都知道李白是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词不但有对大自然的描绘与讴歌,也有对友情和爱情的赞扬和推崇。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词文章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怜悯,对统治阶级的憎恨与揭露,正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被历史所铭记,被人民所怀念。而这些,都与李白耿直的性格、不屈的品性直接相关。据历史记载,李白曾在满朝文武面前让权焰熏天的高力士替他拖鞋,显示了一个文人清高的性格和孤傲的骨气。他蔑视权贵,自觉保持与权贵的距离,所以才能保持作为一个文人的最宝贵的独立,不受权利牵制和压迫,写出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
最后,毫无保留的自我坦白和深刻入骨的自我剖析,这些造就了卢梭本人举世无双的魅力和其作品的永恒经典。他在自传了写“既没有丝毫隐瞒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龌蹉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当时我是忠厚善良、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道德高尚。”这句话表明了卢梭对自身清醒的认识,他深深地明白,要让自己向善,要让自己走向崇高,坦诚自我正视自我是必由之路,只有把自己条分缕析地解剖,才能找到自身的丑恶和阴暗,才能不断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让自己逐渐完美。扩而广之,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认识到真善美的可贵,认识到假丑恶的危害。在《忏悔录》中,卢梭写出了令他难以启齿的三件事,也称为他的三个坦白:
1、为了饱口腹他放弃了新教皈依了天主教(宗教信仰在西方是非常重要的信仰,甚至可以扩大到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性);
2、在维尔塞里斯夫人家里他偷了朋塔尔的一条丝带而栽赃给厨师玛丽永;
3、他首先欺骗了勒·麦特尔,然后又在勒·麦特尔羊癫疯发作的时候弃而不救。从这三个坦白我们可以看出卢梭是以多么大的勇气——况且又是在他晚年的时候,有谁会不害怕“晚节不保”呢?——对自身的过错和罪恶公之于众,接受自己的评判,接受世人的评判。
纵观整个世界文学史,恐怕没有其它另外一部作品能够像《忏悔录》那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批判性,也许曹雪芹的《红楼梦》勉强可以与之相比较。在《红楼梦》中,对社会、对制度、对统治阶级的揭露与批判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复杂的剖析,也是淋漓尽致的,比如薛宝钗的温柔贤惠之外的心机谋划、林黛玉冰清玉洁背后的心胸狭窄、贾宝玉特立独行掩盖的冷漠无情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曹雪芹毕竟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描绘的,而且是以小说的样式去叙述的,这就给自己树立了一道坚实的壁垒,即他自身的品行和道德不会受到无休止的抹黑和攻击。所以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对人性的解剖也是隔靴搔痒的。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卢梭生活中的坎坷曲折、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熟稔精通、特立独行蔑视权贵,以及对人性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刻画与解剖,造就了他伟大崇高的人格品行,也磨炼成了他孤独但却骄傲的灵魂。
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平。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忏悔录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忏悔录读书......
生活与物理暖气片安在什么地方好在有暖气设备的屋子里,冬天仍然是温暖如春。这是暖气片的功劳。暖气片,就是用铸铁制成的散热片。它在不大的范围里装有层层迭迭的片状管道,因此......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卢梭《忏悔录》读后感,欢......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从我手心捧上卢梭的《忏悔录》开始,我便舍不得放下了,如果时间允许,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圣人,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无瑕。一个真正敢于赤裸......
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而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至于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席位,而是长久地受人景仰的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