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_黄埔军校网
黄埔军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埔军校网”。
黄埔军校虽然是一所速成军校,但不论教师还是学生质量之高,堪称一个奇迹。
速成的军校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除了共产党的中央党校以外,很难有哪所学校能像黄埔军校这样,深深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924年6月16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因位于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也被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一个泛指。时至今日,在台湾高雄凤山仍然有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也被称为黄埔军校,这是国民党政权播迁来台后成立的一所军校。1949年之前,大陆地区还陆续有过潮州、成都、武汉、江西、昆明等多处分校。
狭义上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指在长洲岛上学习过的前七期学员,再精确一些,则是国民党北伐前的前四期学员。
以现代军事教育观点来看,黄埔军校的训练水平很难说有多么高深,如果只从实际训练科目来看,这里只相当于一所速成的军事技校。因为军事斗争需要,原定三年一期的训练计划缩短为半年一期。
黄埔军校与美国西点、苏联伏龙芝、英国桑赫斯特并称世界四大军校(也有说法是以日本士官学校代替黄埔军校)。相比之下,黄埔军校不论是硬件还是训练水平都显得颇为寒酸:学员军事课程是步兵操典、战术学、兵器学、地形学,可见培养目标主要是基层陆军士官。
以著名的黄埔一期而论,1924年5月5日入学编队,而同年11月8日就宣布毕业,为期半年的学习中,学员们还参加了东征。
军事课程短且少,但政治课程却极为隆重,据当年的教官和学员回忆,先后有: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概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学概论、政治学概论、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状况、中国政治问题、苏联研究、农民运动、劳工运动、青年运动、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政治讨论„„
李宗仁先生曾在回忆录里表示:“黄埔军校每期训练时间不过数月,实际上只是一些军士教育,距军官教育相差尚远,然全军受革命风气的熏陶,颇有朝气,尚可作战。”
鲜明的政治教育特色之外,接受苏联援助也是这所学校的一大特点:黄埔军校初创阶段,由于驻扎广州的滇桂等军阀暗中掣肘,导致军校资金不足,武器奇缺。苏联政府提供了办学急需的军事装备和武器,而且资助了大批现金作为开办经费。
除了给钱给枪,苏联人还出顾问,日后成为苏联首批授衔的5名元帅之一的加伦将军(布留赫尔),就曾是派驻到黄埔军校的首席顾问。
和既往军阀军队不同,黄埔军校内设置了党代表制度,这也是苏式军队的印记。经国民党中执委的通过,黄埔军校便仿效苏联红军,设立政治委员,并成立政治部。
将星璀璨的师生群体
蒋介石虽然没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的名句,但军人出身的他深知军权抓在手中的重要性。在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之前,他曾在粤军出任参谋长等职,并因部下不服从指挥拂袖而去。拥有自己的武装,成为那个时代每个政治领袖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孙中山也意识到建立一支听从自己主张的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他表示:“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有和革命党的奋斗相同的军队,才叫做革命军,革命军的基础,就是要有革命先烈那样的行为,就是要有革命的志气,树立革命的理想,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过救命的事业,实现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地来革命,才可以达到革命的目的。”
建校伊始,中共就注重在学校中培养自己的力量,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成为学校的教官,而徐向前,陈赓,林彪等大批学生也正是在这所学校中信仰了共产主义。
黄埔军校虽然是一所速成军校,但不论教师还是学生质量之高,堪称一个奇迹,在日后国共双方高级将领中均占据显赫位置。
国名党阵营中,校长蒋介石自不必说,先后担任教官的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张治中、刘峙、周至柔等都成为上将,而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关麟征、贺衷寒、陈明仁、康泽、黄维、戴笠„„这一系列名字也成为那个时代国名党的重要将领。
共产党阵营中,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成为开国总理,十大元帅中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和陈毅,十位大将当中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均或任教或求学于黄埔军校。
(《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11
页17日 张欢 文)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首任校长:蒋介石现任校长:全子瑞 原 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现地址: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现面积:173公顷 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
广东黄埔军校旧址讲解线索:在途中——在大门处——校本部大门——政治部——校长办公厅——校长会客厅——校本部展览室——孙中山“故居”——孙总理纪念碑前——军校俱乐部......
黄埔军校【在途中】-【在大门处】-【校本部大门】-【政治部】-【校长办公厅】-【校长客厅】-【校本部展览室】-【孙中山故居】-【孙总理纪念碑前】-【军校俱乐部】-【军校游......
黄埔军校辛亥革命100年 国共两军为同一源头 中国黄埔军校是中国迄今为止元帅、将军辈出的地方,它打下了中国军队的基础。该校由孙中山于1924年创办。该校在成立之初,被称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1924 年,在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