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_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科渗透法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8-49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八1-3题。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例题首先让学生探索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试一式”让学生继续解决例题创设的情境中的其他一些加、减法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最后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3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已掌握小数的意义,另外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垫定了扎实有效的知识基础,并为互助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6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法》第四条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
要求:让学生知道、了解、运用。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知道如何保护和爱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策略:
1、教师只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者,学习活动的辅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平台。
2、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内容呈现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方案所要体现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通过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应的学习的平台。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开路”
1、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2、说一说4.75这个小数的意义,并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
3、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刚认识小数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预习、自学提供了认知的基础,相信学生也有这个预习的能力。
二、课中:“研习筑路”
1、找准起点,导入新知。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愿在结束这节课时,问题的主人都能收到满意的答案。
(二)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3.4-2.65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揭题: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问题从学生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根据主题图提问,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就为学生对于接下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因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
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题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3)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他们组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解题方案。(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
(4)如果其他学习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补充说明。(5)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6)师:你们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对你们提几个问题,能接受挑战吗? 1,这样列竖式可以吗?说说你的高见(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小数点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
2、和是8.15,百分位上的5是怎么得来的?(不是把4.75百分位上的5落下来的,而是4.75百分位上的5与3.4百分位上的0相加得来的。)追问:3.4百分位上添0的依据。(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3、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能用简洁的话语总结一下吗?
4:你是计算方面的专家,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再次强调:
1、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加起。温馨提醒:别忘了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7)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即使学生的讲解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教师的示范还是不能缺少的,规范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
(8)师: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完成了一次挑战,有信心和能力接受接下来的挑战吗?
6、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还有困难可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
(2)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解决方案,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意见。
(3)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边说边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形成正确的认识。
7、探讨“试一试”
(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3)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
(设计意图:在4.75+3.4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学生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基于这点考虑,后面3个练习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加以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8、总结和归纳
师:大家通过合作探索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首先恭喜你们。在这段探索的历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先小组交流,再整体交流。
(设计意图: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算法逐步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设计练习,运用知识
把练习题设计成“砸金蛋”的游戏活动,每个金蛋藏着不同层次的练习。
层次一:教材第48练一练第1题
(练习目的:(1)整数与小数相加,特别注意数位对齐(2)注意连续进位;(3)明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层次二:(1)精灵诊所(即错例分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或者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例。
练习要求:学生具体说明每一个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2)温馨提醒(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
(设计意图:学生好多都在玩奥比岛或摩尔庄园,精灵就是他们的宠物,它们很熟悉,很亲切,这样为枯燥的计算添加活跃因子)层次三:口算,即练习八第1 题。
练习要求:当学生基本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算式。同时请口算既对又快的学生介绍口算的经验。
层次四:解决实际问题,即练习八弟3题
练习要求:(1)请学生读图,了解图上信息(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策略,优化方法。
练习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寻求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帮助,然后交流解题策略和方法。
(设计意图: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练习没有新的呈现方式,学生是难以有积极性的。基于这点考虑,我把所有的练习按练习的层次以砸金蛋的方式呈现。学生说要砸几号金蛋,教师有意识的按练习难易层次砸蛋,展开练习活动,给课堂掀起又一次教学活动的高潮)
三、课后总结
师:别忘了这两位孤独的使者:3.4+2.65 3.4-2.65 师:你会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并简单写上你的解题感受,说说与课堂中的练习题的异同点。我对你们十分有信心。
(设计意图:利用课后对所学知识加以延伸性的实习活动,增智培能,开阔视野。又涉及学生体悟生活、复习旧知、自学新知等下一节新课前的活动,开始新一轮递进式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强调:
1、(列竖式计算)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算起,先小数部分,然后整数部分。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这在教育理论上称之为......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案教师:曹堃一、教学内容:《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50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分析平塘县掌布中学:龙正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尤其对农村学校的教育影响更大。怎样才能......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总结(2012第一学期)后山乡完小----王宗权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