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防治知识问答_霍乱防治基本知识
霍乱防治知识问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霍乱防治基本知识”。
霍乱防治知识问答、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引起霍乱的病原体是什么?
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可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发霍乱。O1群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又都分为稻叶、小川和彦岛(少见)三种血清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
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
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霍乱流行概况如何?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 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2003年,WHO报告45个国家111575例病例。
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什么人容易感染霍乱?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什么时候容易得霍乱?
我国的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霍乱的潜伏期和传染期多少?
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通常至恢复后几天。偶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对霍乱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可缩短传染期。
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
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在霍乱疫区内或近日去过霍乱疫区,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留粪便作霍乱细菌学检查。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感染霍乱后,不接受隔离治疗,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霍乱怎么传播?
霍乱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经传播。
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餐饮业如何预防霍乱?
做好原材料选购-加工处理食物-储存食物每个环节的食品卫生。原材料选购:
选购新鲜的食物原材料,不要购买变质、变色、变味的食物; 不要从流动熟食小贩或无牌食肆购买食物。
加工处理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处理食物前、处理生的食物后及如厕后,都应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净双手;
要分不同的人处理熟制品(卤味、烧味)和处理海产、家禽
任何人如有腹泻或呕吐,不要处理食物;
不要过早准备食物,尤其是海产品,最好即煮即用;
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用具处理;
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海水产品。
储存食物:
生的肉食、海产和其他容易变坏的食物,应放在雪柜内储存,雪柜在4℃以下;
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如要放在一起,把熟食放在雪柜上格;
已煮熟的食物,如不是即时食用,应储存在4℃以下且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养殖海产品的水要经常更换,鱼缸要定期消毒。
霍乱病人接触者如何处理?
与霍乱病人共同进餐或密切接触的人必须接受医学观察1周,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医学观察期间如有腹泻症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触者采便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感染霍乱可以治愈吗?通常如何治疗?
只要及早发现,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溶液,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霍乱并不困难。
首先霍乱病人要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不同临床分型的病人治疗的方法不同: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在液体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常用的抗生素为氟哌酸、环丙沙星等。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霍乱感染吗?
新型口服rBS/WC 霍乱疫苗现已问世,其安全性较好,与旧的注射用霍乱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可以提供较好、较持久的保护作用。目前,使用霍乱疫苗已成为可供选择的霍乱预防措施之一。我国研发的新型rBS/WC口服霍乱疫苗(胶囊型)也获批准上市,主要对01群霍乱有预防作用,同时对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性腹泻有70%的保护作用。疫苗适用于儿童、到高危地区的旅游者、野外、水上作业及流动人口等。霍乱的疫点如何消毒?
对疫点的消毒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等要进行消毒。霍乱弧菌对一般的消毒剂均较敏感。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均有效。
霍乱是由产霍乱毒素的霍乱弧菌引起的、以严重水样腹泻为特征的急性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经食物和水传播,起病急,无痛性剧烈腹泻使体内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引起循环衰竭和代谢性酸中毒。
一、流行病学特点
霍乱最明显特征是暴发突然、传播快、可跨地区和年份流行,甚至引起全球性大流行。传染源是霍乱患者和带菌者,带菌者无症状却排菌,更易感染他人,是重要的传染源。霍乱弧菌经食物和水传播,常见的传播方式有:①食用了污染的食品、尤其是海产品;②饮用水消毒不严或不消毒,被霍乱弧菌污染;③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未经消毒处理而排入河流或池塘等中,造成霍乱暴发流行。霍乱具有普遍易感性。
霍乱的病原体是产霍乱毒素的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根据菌细胞表面脂多糖抗原的不同,被分成 200多个不同的血清群。目前发现引起暴发流行的霍乱菌株都属于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在自然水体中,依附浮游动植物生存。二、临床表现 及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分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1.轻型 大便次数一般每天少于10次,精神状态无大变化、口唇及身体其他部分皮肤正常或略干,脉搏正常,尿量正常或略少,收缩压正常,无肌肉痉挛。无脱水或脱水相当于儿童原体重的5%以下、成人的2%~3%。
2.中型 大便次数一般每天10~20次,精神表现淡漠或不安,口唇及身体其他部分皮肤干、缺乏弹性,眼窝下陷,脉搏细速,尿量每天少于400ml,收缩压低,肌肉痉挛。脱水相当于对儿童原体重的5%~10%、成人约4%~8%。
3.重型 大便次数每天超过20次,极度烦躁、甚至昏迷,口唇及身体其他部分皮肤无弹性,眼窝深陷,脉搏细弱、甚至无脉,尿量每天少于50ml、甚至无尿,收缩压低至测不到,肌肉严重痉挛。脱水占儿童原体重10%以上、成人的8%以上。
(二)临床表现 分五期:
1.潜伏期: 数小时到6天,绝大多数为1~2天。
2.前驱期: 一般起病急、无明显前驱症状,仅少数起病较缓,发病前1~2天出现头昏、疲倦和轻度腹泻等症状。
3.泻吐期: 起病突然,开始剧烈腹泻,继以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继为水样。少数患者有恶心。多无腹痛,腹泻时无里急后重感,少数病人有腹部隐痛或腹饱胀感,个别的有阵发性绞痛。每日腹泻数次至数十次,甚至更多,重症患者失去自控。大便初为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多见,少数为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血性便)。一般无发热,少数有低热,儿童发热较成人多见。
4.脱水虚脱期: 因严重脱水,致出现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相应症状体征。
5.反应期及恢复期: 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病人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症状体征消失。病程一般3~7天,少数可长达10天以上。部分患者可发热,以儿童多见,并持续1~3天后自行消失。少数严重休克患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干性霍乱 一种极罕见的特殊的中毒性病例,起病后迅速进入休克状态,无吐泻及脱水或较轻,表现为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四)实验室检查
1.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标本中达一定的细菌量时、分离较容易,对非典型的腹泻或含细菌较少的标本需增菌培养。
2.血清凝集试验: 确定血清群和血清型。
3.检测霍乱毒素: 因为存在着大量的不产生霍乱毒素、对人群没有多大危害的霍乱弧菌,所以需检测菌株是否是产毒株,可通过GM1-ELISA等酶联免疫实验、PCR进行。
4.标本采集及送检: 粪便、呕吐物宜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采集后立即接种培养基,在需要进行运送时,标本应置于运送培养基(如碱性蛋白胨水)。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疑似诊断
1.有典型临床症状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应作疑似患者处理。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凡疑似病例应作疑似霍乱报告,并进行隔离、疫点和收治病区消毒。每日一次大便培养,连查 2次,阴性则可否定诊断,并作订正报告。
(二)确定诊断
凡具有下列三项之一者即可确诊:①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者;②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和腹直肌),粪便培养阴性但无其它原因可查者。如条件许可,对此类患者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时,可以诊断;③在疫源检索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即明确的霍乱接触史者均可诊断。
(三)鉴别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发热,大便呈粘液状,为脓血便,量少、有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非典型痢疾病人可通过大便培养痢疾杆菌进行鉴别。
2.急性胃肠炎:多数起病急、有不洁食物史,一同就餐者也发病,常先吐后泻,排便前多有肠鸣、阵发性腹部剧痛、大便常为水样或类似痢疾样的脓血便,个别重症患者大便可呈清水样或洗肉水样(特别是副溶血弧菌所致者),很少发生肌肉痉挛、虚脱和高氮质血症。
3.产毒性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可通过病原分离、尤其使用鉴别培养基鉴别。
4.病毒性腹泻 多由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多见,自限性,大便稀软或呈黄水样,多数患者腹泻次数不多,多无腹痛。粪便培养可检测到轮状病毒。
四、防治
(一)预防
1.隔离治疗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隔离治疗。隔离区内配备灭菌设备和药品,需消毒物品在隔离区内完成。
2.确定疫点疫区处理 发现霍乱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的居住地点为疫点,根据具体情况,在相关更大范围确定疫区。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处理疫点疫区:即处理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严格、落在实处。对疫点疫区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密切监测与管理疫区内饮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人群
①健康教育 对疫点疫区内人员和周围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使疫区人群明白共同防治的重要,了解和掌握防病知识,共同参与控制流行。要求限制不必要的外出和相互间走动,宣传安全卫生的饮食方法以及餐具消毒方法。需要积极鼓励有腹泻症状或胃肠不适者尽早就诊。
②接种疫苗 目前研制的新的霍乱疫苗为口服形式,一些国家已有灭活的口服疫苗或减毒的口服活疫苗可以使用。(二)治疗
1.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情轻重补液。重、中型脱水病人立即用静脉快速输液抢救,待脱水纠正、呕吐停止后改用口服补液。轻型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少用或不用静脉补液。口服常用口服补液盐(ORS),静脉输液以541溶液为佳,并另加葡萄糖以防低血糖。对重症病人,极期需暂停进食,病情好转后也要先给流质饮食。婴儿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是辅助措施。休克或严重呕吐病人待脱水纠正和呕吐停止后立即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静滴或肌注。抗菌药物应全程足量服用。检测菌株的敏感性,用于指导对病人、尤其暴发流行中其他病人的治疗。
霍乱防治知识问答什么是霍乱?霍乱是由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
霍乱防治知识1、什么是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全球 5大洲56个国......
霍乱防治知识霍乱症状诊断治疗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
霍乱防治知识一、什么是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它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
霍乱防治知识1、什么是霍乱?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