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潍坊发展经验 促进乌苏经济发展_潍坊经济发展报告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借鉴潍坊发展经验 促进乌苏经济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潍坊经济发展报告”。

借鉴潍坊发展经验 促进乌苏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 潍坊市通过培养、引进和使用,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找到了政府和市场主体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能有效地体现政府公共权利,被市场主体所认可,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减少了企业成本,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是实现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平台;树立为农服务思想,促进农民增收。学寿光,关键是要学习他们发展高效农业的理念、思路、举措和工作力度。

[关键词] 潍坊经验学习思考

4月26日至5月12日,我随16期中青班全体同学赴山东考察参观。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为期17天的山东行我的感触颇深。现就我所看到的山东经济发展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思考的问题作一简单分析,与大家共勉。

山东潍坊辖4区、6市(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2县(昌乐县、临朐县),总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风筝都、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入选2006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潍坊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处济南、青岛中间,占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境内有济青、潍莱、东青三条高速公路和胶济、胶新、大莱龙、益羊、青临五条铁路,是全国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

潍坊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放开搞活,加快发展”的总要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着力解决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环境建设“四个关键问题”,突出抓好工业强市,扩大开放、民营经济、农业“三化”、城市化和科教兴潍“六个战略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加强经济软环境建设

到山东考察,所到潍坊、寿光、烟台、泰安等市全部都设有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潍坊市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2003年7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投资软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方便投资者和广大市民,实现潍坊抢抓机遇、敢为人先、努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标而设立的集中办理与企业、投资者和市民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及各类证照业务的专门机构。中心办公大厅共三层,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进驻部门、单位65个、工作人员近200名,办理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400余项。一楼服务大厅设有49个窗口,主要办理各种证照、提供便民服务;二楼服务大厅设有64个窗口,主要办理基本建设和投资项目审批手续;三楼为中心办公机构。运行机制:中心实行集中办公、窗口受理、一口对外、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一站式服务制度。具体实行六制式运行: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复杂事项承诺办理制;联办事项同步办理制;上报事项负责办理制;特殊事项集中办理制;控制事项明确答复复制。

在潍坊培训,教授讲到潍坊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三乱横行”。近年来,潍坊市把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压缩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行政服务中心随之建立。据调查,潍坊市行政中心受理审批服务事项达到60万余件,日均办件700多件,总的办结率达到99%以上,按期办结率为100%,群众满意率基本保持100%,受到普遍好评,共收到各界感谢信和锦旗牌匾2100多件。

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

1、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突破口。

2、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是满足政府和市场主体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从政府来看,行政服务中心这一形式,不仅能有效的体现政府公共权利,而且被市场主体所认可,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减少了企业成本,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

3、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实现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平台。

山东许多县市设立行政服务中心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重视人才工作,树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观念

在山东潍坊党校学习期间,农学博士刁家连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为我们讲解了“三农”问题,妙语连珠、记忆尤深;经济学博士刘岩年轻有为,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层次剖析,字正腔圆,严谨不失活泼;还有潍坊职业学院讲师王移山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潍坊市民政局长、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等讲课的几位党政领导干部,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普遍较高,综合素质较强。我们还了解到潍坊市不惜重金、提供优厚待遇挽留农学博士刁家连。联系到潍坊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参加培训的同学们有一个普遍共识:人才是潍坊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资源。

潍坊市组织制定了《潍坊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实行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全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579人,其中博士(后)31人、硕士417人。有1人被聘为“泰山学者”、12人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首席技师”,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技师和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16人。人才总量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1%。

根据《潍坊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了解到潍坊人才队伍基本现状:

(一)人才总量增长较快。到2005年末(以下数据均截止到2005年末),人才总量从2000年的32.8万人增长到52.3万人,年均增长9.8%,其中党政人才2.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9.7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57万人,其他各类人才

15.6万人。

(二)人才结构优化。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达到人才总量的39.3%,其中拥有博士46人、硕士研究生1082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占人才总量的0.2%;大学本科7.6万人,占14.6%;从职称结构看,全市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之比为1:4.6:10.4。中高级职称人才达10.47万人;

(三)人才配置方面。从产业分布看,一、二、三产业的人才比例为1:2.8:3.3,人才产业分布日趋合理。

(四)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大。系统培训青年农民3万多人,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近万人。全市年均新增人才2.7万人。共引进国内各类高层次人才896名,其中博士40名,硕士558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682名;聘用院士、教授、专家等1638名。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潍指导或讲学,申请建立了1处国家级、10处省级农业引智示范园,引进国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407项。

(五)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研究制定了《1997—2010年潍坊市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纲要》,积极开展人才开发战略研究,结集出版了专著《潍坊市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潍坊市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潍坊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浓厚。

《规划》围绕重大发展战略,制定了潍坊市实施人才建设七大工程:

1、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2、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

3、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4、首席技师带动工程。

5、实施“文体卫”明星培养工程。

6、实施“潍坊市名师工程”。

7、人才引进工程。

潍坊市通过培养、引进和使用,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值得我们思考。

三、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为农服务思想,促进农民增收

山东寿光人种菜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国家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有61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被国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寿光市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兴办以蔬菜加工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已有上百种农副产品直接或间接通

过加工进入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学寿光,我们学什么?关键是要学习寿光发展高效农业的理念、思路、举措和工作力度。

第一,要把本地优势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寿光市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委、市政府瞄准北方无公害蔬菜市场“空档”,坚持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植,致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届接着一届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终于使当年零散的蔬菜种植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第二,要把分散经营与规模效应有机结合起来,变特色产业为支柱产业。有规模才有市场、才有效益。寿光人说“卖全国、全国卖”,在寿光“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去的菜”。寿光141万亩耕地,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达8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6.7%。北到哈尔滨、南到三亚,都有寿光蔬菜,北京、上海有它的蔬菜主市场。

第三,要把传统生产与现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产业为优势产业。寿光市的蔬菜产业之所以能够从传统的农副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很大程度上是把传统生产与现代经营有机结合、对传统农业进行嫁接改造、不断创新的结果。包括技术的创新、品种的创新、农民知识的创新和机制的创新。在机制创新方面,他们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全市已形成了500多个特色鲜明的现代农场,逐步从“公司加农户”的松散型走向“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农场化,走出了一条“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的新路。

第四,要把群众自愿与政府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变放手不管为合理引导。多年来,寿光市坚持把政府行为与群众自愿相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为蔬菜产业铺路搭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1983年,寿光的秋菜大量上市,但因流通不畅白白烂掉5000万公斤,出现了“菜贱伤农”现象。现实使当地政府意识到,抓生产不抓流通不行,抓流通必须搞市场建设。1984年3月,当地政府拿出10多亩地,办起了小型的蔬菜集贸市场,由工商管理局代管。20年里,当地政府本着“先育市后建场”的发展思路,先后9次进行大规模扩建,使蔬菜批发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1999年,蔬菜市场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2003年7月,批发市场与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成立了山东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目前,市场占地面积600亩,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实现交易额28亿元;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来此大量交易,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刁家连教授讲到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时,我更多的感受不是来自于该市场的规模庞大和管理先进,而是对寿光市委、政府新思路、高起点的赞叹。这些举措、思路的出发点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树立了真正为农服务的思想。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

发展企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文章标题:发展企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的考察,可以发现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农村经济发展越快;农业工业程度越高,农村城乡一体化进程越快等,通过求同求异逻辑......

发展纳税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文章标题:发展纳税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税收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的比重越来越高,地税机关如何依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税工作的出......

《潍坊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潍坊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潍坊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潍坊简介】潍坊是山东东部一个被绿色包围的园林城市,是半岛的交通枢纽。有潍坊港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羊口港一个国家二类开放......

加快经济发展建设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成功转型,需要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比重。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服......

《借鉴潍坊发展经验 促进乌苏经济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借鉴潍坊发展经验 促进乌苏经济发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潍坊经济发展报告 经济发展 乌苏 潍坊 潍坊经济发展报告 经济发展 乌苏 潍坊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