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_中国现代文学史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现代文学史点”。
考核办法
考试大纲 现代部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100课时 学分:6学分
一、考试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识记内容: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新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 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林(纾)蔡(元培)之争 《学衡》派 《甲寅》派 易卜生主义 “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浅草—沉钟社 新月社 湖畔诗社 进化论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思考题: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第二章 鲁迅
(一)识记内容: 鲁迅生平概略 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思考题:
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论。
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小说
(一)识记内容:
小说界革命 林译小说 问题小说 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
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 自叙传 庐隐的感伤小说 许地山的宗教小说 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思考题:
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和文体方面的创新。
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
第四章 通俗文学(略)第五章 郭沫若 识记内容:
《女神》的产生和影响 泛神论 自由体诗 《瓶》 《三个叛逆的女性》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 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原则
思考题:
1.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2.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沫若如何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
3.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新诗
(一)识记内容:
诗界革命 胡适《论新诗》《尝试集》 初期白话诗 自由诗
北大歌谣研究会 湖畔诗人 小诗体 前期新月派 纯诗 早期象征诗派 思考题:
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
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4.评析李金发的《弃妇》,并由此论述早期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及其在新诗艺术发展中的价值。
第七章 散文
(一)识记内容:
《新青年》随感录 美文 言志派散文 废名气 冰心体
《缘缘堂随笔》 英国Eay的影响 《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
语丝文体 现代评论派 《西滢闲话》 思考题:
1.鲁迅在30 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
2.试评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创作的主要特色。
3.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第八章 戏剧
(一)识记内容:
春柳社 文明戏 旧剧评议 国剧运动 民众戏剧社 上海戏剧协社 爱美剧 小剧场运动 第四堵墙 胡适《终身大事》 洪深《赵阎王》 南国社
思考题:
1.简评田汉早期戏剧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2.简评丁西林对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识记内容:
“革命文学”的倡导、普罗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左联、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拉普、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刘西渭的《咀华集》
思考题:
1.简述30年代初鲁迅与新月派的论战。
2.简评“京派”(可以朱光潜、沈从文等为中心)的文学观。3.应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
4.联系创作,概述30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
第十章 茅盾 识记内容:
社会剖析小说、《蚀》三部曲、两类形象系列、农村三部曲、作家论。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2.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3.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
第十一章 老舍 识记内容:
老舍的早期小说、《离婚》、《四世同堂》、京味小说。思考题:
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
2.试评《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十二章 巴金 识记内容: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平民史诗”。
思考题:
1. 简评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与觉慧两位人物形象。2.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3.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
第十三章 沈从文 识记内容:
沈从文表现“湘西世界”与讽刺“都市病”的代表性作品、《湘行散记》等有代表性的散文。
思考题:
1. 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2.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
第十四章 小说
(二)识记内容:
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革命的罗曼蒂克、“革命+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家小说、东北作家群、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思考题:
1. 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2. 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3. 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4. 为什么说30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
5. 比较评析沈从文、芦焚与废名笔下的乡土田园艺术世界。6. 略评李颉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
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
(二)(略)
第十六章 新诗
(二)识记内容:
中国诗歌会、诗的“歌谣化”、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后期新月派、《现代》杂志、十四行诗(商籁体)、《汉园集》诗人、林庚的格律诗试验。
思考题:
1. 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的局面。2. 比较评析前后期新月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倾向。
3. 结合具体的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艺诗风的衍变。4. 简析卞之琳的《距离与组织》。
第十七章 鲁迅
(二)识记内容:
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思考题:
1. 鲁迅杂文(连同鲁迅)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现代评论派的君子”语)、“睚眦必报”(“创造社的才子”语)、“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新月派的绅士”语),到当今“鲁迅好骂人”之类,从未停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对鲁迅杂文批判性、异质性的评析,说明你的看法。
2. 试评鲁迅杂文“贬锢弊常取类型”的特征。
3. 试评鲁迅《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
第十八章 散文
(二)识记内容:
《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30年代小品热、《太白》与《芒种》杂志、30年代“鲁迅风”杂文及其主要作家、《汉园集》、开明书店、夏衍《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
思考题:
1. 试评林语堂的散文观。2. 评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特色,并说明其在散文史上的地位。3. 写一篇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或《钓台的春昼》)的短文。
第十九章 曹禺 识记内容:
曹禺的创作历程、曹禺剧作的文学史(戏剧史)地位。
思考题:
1. 在《雷雨》序中,曹禺声明他创作此剧时,“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他同时又说,“《雷雨》对于我是个诱惑,与雷雨具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你如何理解这两种创作心理状态及其在剧作中的体现?
2.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3. 比较评析蘩漪与陈白露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内涵。4. 比较《雷雨》、《日出》与《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5. 评曾文清与愫芳两位人物,并阐说《北京人》的主题意蕴。
第二十章 戏剧
(二)识记内容:
南国社、上海艺术剧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红色戏剧、《放下你的鞭子》、白薇《打出幽灵塔》、洪深《农村三部曲》、熊佛西的“农村戏剧实验”、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袁牧之的《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思考题:
1. 简述30 年代话剧运动的概况。
2. 试评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思想艺术特色。3. 简评田汉从20年代倒30年代创作的“转向”。
第二十一章 文学史潮与运动
(三)识记内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章下乡 文章入伍 孤岛文学 沦陷区文学 “民族形式”论争 对王实味的批判 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 思考题:
1.简述解放区文学这一文学史现象。
2.为什么说毛泽东《延座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的成果?如何评价“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3.试评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说。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识记内容: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思考题:
1.与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在表现农民方面有哪些新突破?试结合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基本主题来论述。
2.如何理解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3.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并重点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作了扬弃与改造。
第二十三章 小说
(三)识记内容:
“前线主义”小说、《华威先生》及其所引发的讨论、沙汀的“三记”、七月派小说、新洋场小说、南玲北梅、后浪漫主义小说、白洋淀派、山药蛋派、新章回体
思考题:
1.概述四十年代暴露讽刺小说的创作状况。
2.评路翎小说思想艺术特色与得失,并说明他与胡风文学理论的关系。3.评张爱玲小说在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方面的现代性特征,并分析其既通俗又先锋的艺术创新。
4.试结合作品的分析,阐释钱钟书《围城》的多层意蕴。5.评孙犁小说对“单纯情调”的审美追求。
6.比较评析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这两部土改题材的小说思想艺术的成就与不足。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
(三)(略)
第二十五章 艾青 识记内容:
艾青提倡的诗歌“散文美”的基本主张 艾青的《诗论》 思考题:
1.试评析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2.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评析艾青有关诗的“散文美”的主张及其对自由体诗的形式创新。
3.以新诗发展大的流向作考察的背景,说明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变迁中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任务。
第二十六章 新诗
(三)识记内容:
抗战朗诵诗运动 “时代鼓手”诗人田间 七月诗派 政治抒情诗 马凡陀山歌 西南联大诗人群 四十年代的诸家“诗论” 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新诗戏剧化 解放区“诗的歌谣化” 《王贵与李香香》 《漳河水》
思考题:
1.诗评家唐湜曾将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并列为40年代“诗的新生代”的两个浪峰,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以《诗八首》为例,评析穆旦诗歌“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这种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以及所谓“非诗意”词句写诗的特点。
3.概述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不同阶段“新诗歌谣化”的尝试,并重点评析四十年代解放区歌谣体叙事诗的总体特征和艺术得失。
第二十七章 散文
(三)识记内容:
《野草》杂文作家群 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 思考题:
1.简述四十年代散文各式文体创作的概况。2.试评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3.试评张爱玲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
第二十八章 戏剧
(三)识记内容: 新秧歌剧 新歌剧 广场戏剧 西南戏剧展览会 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潮 四十年代讽刺喜剧创作潮 世态喜剧 有关《芳草天涯》的讨论。
思考题:
1.概述新文学第三个十年戏剧文学创作的热点和主要趋向。2.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
3.为什么说《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艺术的丰碑?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略)
模拟试卷
模拟试题(之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最早提出新文学语言形式改革的理论主张的是:
A.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B。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 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2.新文学运动初期借《荆生》《妖梦》来影射和诋毁新文学提倡者的是: A.章士钊 B。林琴南 C.梅光迪 D。陈西滢 3.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周作人的《小河》
C.胡适的《尝试集》 D.刘半农的《杨鞭集》 4.被称为郭沫若诗歌中的《彷徨》的是: A.《女神》 B《星空》 C.《前茅》 D。《瓶》 5.最早出现的新文学社团是:
A.《新青年》社 B。文学研究会 C.新潮社 D。中国新诗社
6.引导现代散文由“随感录”式的杂文体向文艺性散文转变的“风信”是: A.冰心的《笑》 B。鲁迅的《野草》 C.朱自清的《背影》 D。周作人的《美文》 7.新文学“五四”以后的作家中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著称的是: A.鲁迅 B.郁达夫 C.庐隐 D.叶圣陶
8.新文学初期小说创作中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的作家是: A.废名 B.李金发 C.许地山 D.张资平 9.对新格律诗理论建设贡献最为卓著的新月诗人是: A. 梁实秋 B。徐志摩 C. 闻一多 D。朱湘
10.最早使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并首开“乡土小说”的风气的作家是: A.鲁迅 B.鲁彦 C.周作人 D.许钦文 11.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周作人的是:
A.《自己的园地》 B.《竹林的故事》 C.《谈龙集》 D.《谈虎集》
12.“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这一呼唤出自哪一个作品? A.《去国》 B.《没有祖国的孩子》 C.《沉沦》 D.《回春之曲》
13.“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出自郭沫若的哪一首诗?
A.《天狗》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匪徒颂》 D.《地球,我的母亲》
14.“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舢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胡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出自鲁迅的那篇小说:
A.《**》 B.《在酒楼上》 C.《离婚》 D.《孤独者》
15. “黄昏的时候,汪二将蓝布夹小沃托蒋大的屋里人当了四百大钱。拿了这些钱一气跑到吴三元的杂货店,一屁股坐在柜台前破旧的大椅上,椅子被坐得格格地响。”这段文字出自台静农的小说:
A.《菊英的出嫁》 B.《潘先生在难中》 C.《拜堂》 D.《菱荡》
二.简答题(15分,每小题5分)
1.列举鲁迅〈呐喊〉〈彷徨〉中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篇名(不少于6篇)。2.简述冰心在新文学的初期主要的文学成就。
三.文学赏析题(20分)
下面是中国新文学初期两首同题诗歌,试从艺术形式的革新性和思想内容的深广度两个方面,予以比较分析。
人 力 车 夫 沈 尹 默
日光淡淡,白云悠悠,风吹薄冰,河水不流。
出门去,雇人力车。街上行人,往来很多;车马纷纷,不知干些什么? 人力车上人,个个穿棉衣,个个袖手坐,还觉风吹来,身上冷不过。车夫单衣已破,他却汗珠耳颗颗往下坠。
(载《新青年》1918年1月15日第4卷第1号)
人 力 车 夫
胡 适
“车子,车子!” 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我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载《新青年》1918年1月15日第4卷第1号)
四.论述题:(40分,每小题20分)要求:1.单篇字数不低于500字。2.观点鲜明,表述清楚。
3.能够联系具体文本作相关分析。4.鼓励有自己的看法提出。
1.《狂人日记》为例,说明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2.以《死水》为例,说明新格律诗派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一.1-5 CBCBB 6---10 DDCCA 11---15 BCABC
二.1.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头发的故事、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
2.创作《两个家庭》《超人》等小说,为“问题小说”的开风气的作家;创作《繁星》《春水》,为新诗的“小诗体‘运动的重要诗人;创作《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等“冰心体”散文,为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体作家。
三.两诗相对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显示出白话化和非格律化的倾向,但同时又带有新诗草创鼎革之际旧诗的痕迹;再则所表露出的对于下层人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的同情,具有“五四“时代的气息。两诗自身比较的话,前者单用对比和描叙的笔法,显得板滞;后者则全用对话形式展开,迹近自然。更主要的是后者表明了诗人对于人道主义的局限和启蒙者的局限的反省。
四.(略)
要求:1。单篇字数不低于500字。2.观点鲜明,表述清楚。
3.能够联系具体文本作相关分析。4.鼓励有自己的看法提出。
模拟试题(之二)一.填空:(40×0.5=20)
1.____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题为_____________的讲话。2.在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关系问题上,“左联”同以梁实秋为代表的_____展开了思想斗争;在“文艺自由论”问题上,“左联”同自称“自由人”的_____和自称“第三种人”的_____进行斗争。
3.茅盾原名____,茅盾是他创作小说_____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是以完成于大革命失败后的“____三部曲”开始从文学评论家向革命小说家的转变的,后来创作的“农村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三个短篇。在思考民族资本主义命运问题上,茅盾在30年代、40年代分别奉献了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长篇佳构。
4.1938年小说新人张天翼发表了后来结集为《速写三篇》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小说,诱发了文艺界关于“讽刺与暴露”的争论。
5.中国诗歌会于1932年9月在_____成立,由穆木天执笔的《新诗歌发刊词》体现了他们的创作纲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他们关于诗歌现实主义道路和大众化方向的努力。
6.话剧《赛金花》的作者是______,他30年代的戏剧代表作是________。
7.沙子龙是_____的小说_________里的人物,汪文宣是______的小说_______里的人物,曹七巧是_____的小说________里的人物。
8.曹禺在30—40年代创作戏剧杰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改编的______。
9.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格局因为战争被划分为_______、______(包括孤岛文学)和_______三个既分割又并存的带政治地域性的文学样态。这一战时文学时期以________为起点,以_____________为终点。
10.“文协”会刊________办刊8年,成为唯一贯穿抗战时期始终的进步文艺刊物。
11.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_______。
12.周立波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的作品是_______。
二.名词解释(4×5=20)1. 京派 2. 觉新
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 路翎
三.简答(2×10=20)
1.简述你对茅盾自评《子夜》时“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这一说法的理解。
2.简述40年代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四.分析:(10)
阅读下面诗歌,结合作品分析诗人是如何用若干个层次、层层强化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1938,11月17日
五.论述(30)
1.结合赵树理的创作,谈谈“赵树理方向”的成败得失。2.分析钱钟书的《围城》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当代部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54课时 学分:3学分
一、考试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地位;系统了解1949年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识记内容:50-7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次文代会 文艺批判运动 百花文学 *文学
思考题:
1.简述50-70年代文艺批判运动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2.简述第一次文代会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3.简述当代文学的传统
第二章 现实和历史本质的叙事——50-70年代小说
识记内容: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 赵树理的当代小说创作 赵树理的“评价史” 柳青的《创业史》中粱生宝的形象及《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史诗性”的追求 《保卫延安》 《红日》 《红旗谱》 《青春之歌》 短篇小说的创作情况 “百花文学”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思考题:
1.以《青春之歌》为例分析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有何特征? 2.以柳青的《创业史》为例谈谈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有什么特点? 3.五十年代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4.何谓“百花文学”?
第三章 新时代的颂歌——50-70年代诗歌
识记内容:50-70年代诗歌的发展概况 政治抒情诗 叙事诗 白洋淀诗群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 食指
思考题:
1.简述五十年代诗歌创作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闻捷的《天山牧歌》有何艺术特色? 3.举例阐述五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特点。4.五十年代末中国新诗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食指诗歌的特色及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抒情的模式——50-70年代散文
识记内容:50-70年代散文的发展概况 散文创作模式 杨朔 秦牧 刘白羽 思考题:
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散文概况。2.简述杨朔散文创作模式
第五章 50-70年代文艺样式的中心——戏剧
识记内容:50-70年代戏剧的发展概况 历史剧 《茶馆》 样板戏 思考题:
1.老舍《茶馆》在戏剧结构方面有何特点? 2.简述郭沫若当代历史剧的特色。
第六章 新启蒙时代文学的复兴与发展——80年代文学概况
识记内容:八十年代文学概况 思考题:
1.简述八十年代文学的发展与变化。
第七章 现实主义的恢复与发展——八十年代前期小说
识记内容: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刘心武 王蒙 蒋子龙 思考题:
1.为什么将刘心武的《班主任》看作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2.举例说明反思文学的特点。
3.王蒙“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小说有何区别? 4.简述改革文学及特色。
第八章意识形态解缚后的小说形态——八十年代中后期小说
识记内容: 寻根文学 先锋文学 新写实文学 韩少功 阿城 马原 残雪余华 方方 刘震云 思考题:
1.简述寻根文学的主题选择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2.分析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的艺术特色。3.分析《棋王》中主人公王一生的形象特色。
4.举例说明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和文体特征特征。
格非 5.以马原的《虚构》为例谈谈什么是先锋小说叙事革命?
6.以余华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例阐述先锋小说在表现生存状态上的试验。7.举例说明什么是新写实小说?其艺术特征是什么?有何局限?
第九章新诗潮的崛起与反叛—— 八十年诗歌
识记内容:八十年诗歌创作的概况 归来派诗歌 朦胧诗 第三代诗歌 北岛 舒婷 于坚 韩东
思考题:
1.简述“归来”派诗歌特点。
2.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的主要内容和审美艺术特征是什么?有何不足? 3.举例阐述北岛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4、举例阐述舒婷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征。5.第三代诗歌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有何意义?
2. 心灵的书写——八十年代散文
识记内容:八九十年代散文发展的概况 《随想录》 抒情散文 学者散文 张中行 金克木 余秋雨 王小波 思考题:
1.巴金的《随想录》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2.90年代出现“散文热”的原因何在?有哪些主要的散文类型? 3.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有何局限性?
第十一章 戏剧的创新与探索——八十年代戏剧
识记内容:80年代戏剧发展概述 沙叶新 高行健 《假如我是真的》 信号》 《车站》 思考题:
1.探索戏剧可以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和几种类型? 2.高行健的探索戏剧有何特点?
第十二章 文学的多元化叙事——九十年代文学概述 识记内容:90年代文学对80年代文学的继承与变化 思考题:
1.简述9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
2.简述90年代文学对80年代文学的继承与变化
《绝对
第十三章 多元共生的小说形态——九十年代小说
识记内容: 90年代的各种文学思潮 新历史主义小说 女性小说 刘震云 刘恒 叶兆言 张洁 王安忆 铁凝 林白 陈染 思考题:
1.简述新历史小说的意义。2.举例说明新历史小说的特点。3.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有何特点? 4.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有何特点?
1.语丝社对中国现代(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杂文 散文 诗歌 戏剧本题分值: 10.0 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散文2.蒋光慈、沈泽民等于1924年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 ),鼓吹革命文学。春......
中国现代文学史2011 一.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文学团体,1921 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锋、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十二人.以”研究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史1、赵树理: (1)《三里湾》:①简介: 1955 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以范登高和袁天成为代表的几个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婚恋纠葛为纽结,反映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复习大纲题型: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大题主要集中在各作家作品的特征和评价,小题主要集中在各类思潮和文学运动文学社团作名词解释出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4.1949.7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