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与公平_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效率与公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现中国社会公平才最重要
经贸与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2008级 陈学毓
【摘要】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先注重社会的效率,然后再注重社会的公平。这是因为当一个国家为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必定会使得社会资金比较集中,也就是以效率为先。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那么就得把视线转到社会公平上来。社会分配公平了才会让社会更加稳定。我们国家目前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国家目前应以公平为先,巩固社会的稳定。
【关键字】经济,社会,效率,公平
效率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以效率为先”说明国家的发展是注重社会效率,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味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得社会的公平性降低,从中引发的问题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中国社会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这32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了社会效率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我们看到了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收入明显增加,国民收入明显提高,GDP每年以平均8%的增长速度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其他的问题,因社会的分配不公平而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等,总之因此而导致的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有的学者认为“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是矛盾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若是以效率为先,那么肯定要牺牲社会的公平性;若社会的发展以公平为先,那么就要牺牲社会的效率。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为解决我们国家因注重社会效率使社会的公平性降低这一问题和由此而导致的其他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重心应转移到社会的公平性上来。
关于效率的含义,首先效率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一定条件下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在福利经济学中,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即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其次,用“最优化”概念来定义效率的代表主要有诺思提出的“制度效率”、纳什均衡描述的效率和帕累托提出的著名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公认的效率定义是帕累托提出的最优化标准。
关于公平的含义,首先,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叙述:公平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中,每个人都应当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权利,或是指在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前提下,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适度,不造成两极分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平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形式,一种思想意识。它可以是一种公平感,也可以是一种学说、理想、主张以及体现为一定的制度等。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不是永恒的。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公平受制于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客观性。公平的标准也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更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现在一般的分析,社会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判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指结果公平,是不是比较武断呢,我们从相关时期党的文件中可以看到,确实是这样一种公平指向。党的十五大就效率、公平问题进一步展开,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显然,这些文献里的公平都是指从按劳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造成的收入分配差异,是相对合理的,其逻辑结果必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对于效率而言,也就是缺乏公平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随着经济效率的提高,收入分配的状况可能会恶化,或者先改善后恶化。因此,效率的提高并不能自然而然的改善收入的分配。对于公平而言,既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在某些情况下收入的平等化有助于效率的提高。过低的工资水平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态度,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因为在过低的工资水平下,他们无法享受到起码的教育和保健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从而改善收入的分配状况,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收入的平等化不仅不能够提高、而且还会降低经济的效率。平等化的效率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效率损失,它为获得更大的程度的公平而不得不支出各种费用;另一个是间接的效率损失,它产生于平等化本身带来的各种“反刺激”效应。
只顾社会经济效率不顾社会公平是不行的,但同时,只顾社会公平而不顾社会效率也是不行的,因此有人提出了“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方法。
所谓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做决定收入分配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效率提高,所得的收入也会高;反之,经济效率低,所得的收入也低。只是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平的问题。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平等。在坚持效率优先的条件下,还必须兼顾公平。而,目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很多。
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所谓过程的不公平是什么呢?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垄断企业职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收入过高,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的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改制中内外勾结低价处置资产,利用内部信息或散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股票获取暴利,通过征地剥夺农民,通过关系或贿赂低价获得国有土地,以及农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等就属于过程的不公平。在进入市场的机会上的不平等很多是与规则的设定和对规则的把握有关的。总体上看,规则设立很严,执行偏松,对裁量权的把握又因人而异。前者如人们要办一个企业,哪怕一个非常小的个体户都要很高的初始门槛;不必要地设立行政许可,创造寻租的机会。后者如审批和审判,在裁量权把握的尺度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与关系和财富挂钩的现象,这就使得进入市场机会不平等,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而且这种裁量权的把握往往和腐败相连,引起更多的不满。
目前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为0.46,收入分配相当不均,但是我们从城乡分别来看,城市的基尼系数是0.34,农村的基尼系数是0.37,也就是城乡作为两个部分各自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把城乡综合在一起就达到0.46,这说明主要是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收入差距,贫民区与灯红酒绿邻里相望的状态对比,冲击力要小些,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力也要小。总之,我们基尼系数较大,但是冲击力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大。
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人民群众接受效率优先形成的结果不均等,对公共管理“错位”和“越位”造成的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深为不满。进一步地,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是结果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已经造成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是机会的不公平,人们的天赋和潜力很难发展为创造力,较大比例地转为失业和社会救济,也是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之一。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不平衡,与收入分配差异过大也有一定关系。每单位GDP的增长所能包含的就业机会在最近若干年之内是不断减少的,就业机会减少会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
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发展的重点放到社会的分配平等化上来。当然,这不是说只考虑社会的公平而不考虑社会的生产效率。只有目前中国社会更加稳定了,人们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工作而不去考虑其他安全保障等问题,那么社会的效率才会更好的提高。
为做到中国社会目前的分配平等化就要做到一下一些工作:
一、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首先要减少那些不合乎市场经济要求的、甚至是不合法的收入。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看法,这些不合理和不合法的收入分配,并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结果;恰恰相反,他们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表现,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破坏。
二、促进机会均等。机会的均等意味着公平的竞争,也就是说,所有参加竞争的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收入的不平等即可以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以在机会不均等的基础上产生。相比较而言由于机会的不均等而造成的收入不平等要显得更加不公平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机会比较均等的社会常常意味着其收入的分配也比较平等。反之机会的不均等常常扩大收入不均等的程度。消除机会不均等就成了改善收入分配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限制某些行业和个人的垄断性收入。垄断既缺乏效率又缺乏公平,因此,政府一定要对其进行干预,为了保障公平,政府可以为垄断企业制定一个“公平价格”等。结果垄断利润将不再存在。与没有政府干预条件下的垄断价格相比,这个公平价格不仅可以改善收入的分配,而且也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四、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贫穷是收入分配中的一个特殊问题。贫穷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收入分配的改善状况,而其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实现设社会的分配均等化,就要解决社会的贫穷问题,增加贫穷人口的收入,改善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总之,解决中国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就要兼顾公平。没有社会分配的公平,我们将无从谈起社会的生产效率,也无从谈起人们的安定生活。只有处理好了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就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好,社会的各项事业才能有效的进行,才能实现社会真正的和谐。【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7。[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3]、郭飞,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统一,2004。
[4]、程传兴等,公平与效率的实现,2004。
建议1、找下《三个和尚》视频或漫画引入讲公平与效率2、化他人观点为自己观点3、配合些图片漫画讽刺社会的不公等厦门 尤德才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
085公平与效率演讲人简介: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1988年起起草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吕型伟,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个全球普遍关注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
兼顾公平与效率 ——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大师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行......
文章标题:公平、效率与就业正确认识公正、效率与就业的关系,对于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端正在就业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dao......
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读后感财政与税务学院 缪俊湘 12103013011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以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