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发展抓法治抓好法治促发展_协调发展中的法治问题
围绕发展抓法治抓好法治促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协调发展中的法治问题”。
围绕发展抓法治抓好法治促发展
努力争创首批“法治江苏合格市”
太仓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法治催生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太仓市在争创“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的进程中,突出“围绕发展抓法治,抓好法治促发展”主题,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相得益彰。
一、强化依法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太仓的法治建设从领导抓起,从决策层抓起,坚持权力阳光运行,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项目引进坚持依法决策。在项目引进、审批等决策过程中,坚持依法决策和规范决策,严格遵循《环保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合法性论证作为项目审查的第一程序,把节能减排指标作为项目引进的第一“门槛”,对审批的项目进行网上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今年3月份,一个投资170亿元的煤化工大项目,意向落户太仓港经济开发区,但经过合法性论证,因其高耗能、高污染而被劝阻。2006年以来,全市仅因环保问题而劝阻的项目就有12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10亿元。在建设国家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太仓市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注重产业结构的提升,建成全省首批“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指导,建立节能专项基金,全市已有60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太仓国华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太仓酒精厂治污经验被联合国收入案例。2006年,太仓市GDP同比增长24.2%,万元GDP能耗下降了7.9%。在加快太仓港的发展过程中,瞄准建设“江苏第一外贸大港”的目标,积极实施“依法治港”、“以港兴市”战略,全力打造港口码头、临江产业、新港城、现代物流“四位一体”发展平台,使太仓港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在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评比中,太仓港经济开发区荣获综合实力奖。近年来,太仓港发展迅猛,码头泊位密集,发展余地充分,岸线资源节约,港口环境
优良,发展决策已实现由“合不合算”到“合不合法”的价值取向转变。在科学、依法、理性的决策下,港口发展日新月异。
2.城市规划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以规划为龙头,从2006年开始实施城市规划全覆盖,从总体规划到专业规划乃至详细规划,始终坚持资质单位编制、征询公众意见、专家科学论证、依照程序报批的法则进行,严格做到法律依据、资源优势、发展取向、专家意见相一致。先后编制完成了《太仓市总体规划》、《沿江地区规划》、《沿沪地区规划》、《港城规划》、《太仓市镇村布局规划》、《各镇总体规划》、《南郊新城规划》、《新区一期、二期规划》,正在编制《太仓市市域空间布局规划(2006-2020)》、《太仓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当前,太仓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在苏州召开的苏南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欧洲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向欧洲学习,力争率先建成创业者向往、苏南人自豪、外来客羡慕的现代化“东方新欧洲”的样板。
二、强化法治实事,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为把“法治太仓”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太仓市在全市所有行政执法部门和政法部门以及乡镇中广泛开展“做法治实事,让群众满意”主题活动,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严规范、厉行法治,办实事,求实效。全市共列出当年兴办的法治实事项目104项,事事相关社会事业,项项涉及民生利益。
1.依法整治,巩固食品安全卫生体系。2007年,将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作为依法整治的重点,组织6个行政执法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从种植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将食品流转的每个环节形成一个“法治链”。(1)市农林局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对全市49.5万亩耕地采集500个土壤样品、165个灌溉水样,基本查清区域内耕地污染状况,划定无污染区、轻污染区、中污染区和重污染区,并实施修复和治理措施。在全市建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10个,市政府还投资800万元,建立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坚持从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绿叶安全”。(2)市贸易局将现有的5个生猪屠宰场集中为2个规范化屠宰场。同
时,征地10亩,建造生羊定点集中屠宰场。通过集中屠宰,集中监管,确保“肉品安全”。(3)市工商局在全市农贸市场实行“食品安全首责制”管理模式,即出现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由市场业主先行赔付,再由市场业主追查责任摊位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确保群众的“菜篮安全”。(4)质监部门将全市89家规模食品生产企业分成“红、黄、橙”三个级别,启动食品安全色别管控机制,确保加工食品在生产环节的“出厂安全”。(5)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对市区各类超市的食品安全监督,在农村开展“百家农村(社区)食品放心示范店”培育工程,在大小超市建立外来食品物流配送安全体系、食品销售索证体系和营销代理跟踪档案,严格把握市场准入,确保食品在销售环节的“货架安全”。(6)市卫生局在餐饮业全面推进量化分级监管,对企业食堂进行卫生安全达标监测,投资1000万元,加强农村学校食堂改造建设,农村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从各个层面确保“餐桌安全”。
2.依法保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社会保障领域,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惠润百姓,加大法治实事的实施力度,阶段性成果显著。(1)强化培训,不断增强就业再就业能力。2006年,全市完成再就业培训3080人,被征地农民培训1.7万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20个。当年提供就业岗位4.1万个,安置就业2.4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就业6100人,农村转移就业66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7%以内。(2)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全省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进医保和高危行业工伤保险等政策,2006年太仓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定为全国试点。全市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8%以上,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保率达96.5%,农村医保实现全覆盖。(3)重点监察,不断强化农民工利益保障机制。通过对企业的劳动监察,建立租赁企业欠薪保证金制度和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去年以来,为农民工补签劳动合同5.55万份,督促企业补申报各类社会保险2.5万份,为农民工追回工资待遇以及挽回损失3940万元。(4)实事实做,残疾人救助事业得到新发展。2006年,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投资2500万元,建造全省一流的“残疾人服务中心”,当年落成启用。太仓1.9万名
残疾人员依法享受他们应有的各项权利。
3.依法办事,强化社会事业的基础体系。太仓的法治实事,更加集中地体现在职能部门通过部门法的贯彻运用,强化和完善社会事业的基础性工作。例如:为确保《义务教育法》落到实处,太仓市投资2亿元,全面启动农村学校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实验设备等配套设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实施扶持政策,推行教学技术支持、师资力量支持、教育资源支持以及校舍物力支持。全市36所学校分别获得“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和“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太仓教育收费投诉及上访多年保持零记录。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法治实事,太仓实现了5个“村村通”:长江饮用水村村通、数字电视村村通、劳动保障信息化村村通、农村合作医疗结报村村通、治安科技防范村村通。
三、强化权力监督,促进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通过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强化对各项权力监督的力度,使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健康发展。
1.政府权力阳光运行,把民主政治建设推向高地。近年来,太仓市通过权力阳光运行,着力开展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借助“电子眼”,管住公权力。(1)政府公权网上公开。专门成立“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办公室”,对全市各镇(区)和60个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清理审核,重新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工作规程,并通过《中国太仓》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行政权力6982项,晒贴行政权力流程图表2652幅。(2)社保基金网上审计。在全国率先开发使用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系统,对社保基金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该系统,全市每个人的医疗付费实况、超标付费示警以及个人缴费账户记录变动等情况一目了然。(3)工程建设网上评标。太仓与苏州正在联动试点实施工程建设网络评标机制,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标书电子化,利用苏州大市范围统一评标专家库,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投标,网上专家评标,保证招标过程的公正性和评标结果的公平性。(4)行政审批网上监察。在市行
政审批中心启动网上监察系统,通过自动采集每个行政审批项目的各项数据,自动与《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对,发现异常,自动报警。市纪委专门派人入驻行政审批中心进行网上实时监控,提高监察效率。(5)城市管理网上运作。自主研发“数字城管”管理系统,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站,实现全市所有城管执法中队全面联网。2006年,太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被省法制办授予“全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先进集体”。(6)群众监督网上投诉。在政府网站开设“市民直通车”栏目,供市民对政府行政机关就权力运行情况发表意见、质询和投诉。“市民直通车”自2006年1月1日开通以来收到市民来帖5048件,机关部门回复率达96%。
2.司法权力规范运行,把民主法治建设引向深入。确立司法为民、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强化监督机制、规范执法标准、公开司法程序、严密办案流程、增强司法信度和效度、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把民主法治建设引向深入。(1)法院将司法过程的立案、鉴定、裁决、量刑、审判、执行、收费等环节全部进行细化和规范,全力打造“精品案件”。根据《法官行为规范(试行)》要求,制定《法官行为提示150条》,以此规范全体法官的司法行为和司法权力。(2)检察院在反贪讯问特审室、驻所检察室等地安装全程电子监控系统,在自侦案件讯问和监所检察特审过程中,坚持全程录音录像、现场实时监控,确保审讯工作合法规范;每个检察官人手一册《检察业务规范读本》,确保检务工作的程序规范;对案件质量进行实体审查,确保“宽严相济”法律适用的规范。(3)公安机关从规范警容抓起,对接警、处警、交通指挥等“十项规范”制定《行为基准》。各执法大队、中队以及派出所配备“法治员”,监督“十项规范”的落实。(4)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律师的执业行为提出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加强法律援助中心的规范运作,2006年太仓市法律援助中心被省人事厅、司法厅表彰为“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3.基层权力创新运行,把民主政治建设植入人心。每年2次的镇级党务政务公开发布会制度、村民主决策日制度、村务公开 “三日制度”以及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双月学法日制度等制度的创新,给基层群众参与权力运行搭建了广阔的政
治舞台。建立的“村民小组代表会议制度”在2007年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研讨和制度创新颁奖大会上荣获“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从1995年起,太仓市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2006年获得“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
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太和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材料各位领导:根据会议的统一安排,下面我就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报告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我在党委书记这个岗位上,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党建是硬基础”和牢固树立“常规工作经常抓、重点工作集中抓、典型......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支部事迹材料***党支部成立于2011年6月,现有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名,入党积极分子**名。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2012年,洛城街道董前村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严格职责,廉洁自律,团结和带领村支部一班人,不畏艰险,推动全村经济、社会......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中共孝南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2010年以来,孝南联社党委一班人在省、市联社党委及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一立足三面向”的市场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