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材料)_抗日战争英文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抗日战争(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抗日战争英文”。

第十六课《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二、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四、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源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呢?(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

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

[知识窗口]1936年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提出了实行大陆政策的北进和向太平洋扩张的南进同时并举的《国策基准》计划。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谋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巩固日满国防,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并防范英美,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海洋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向南洋,特别是向外南洋方面,谋求我国民族的经济利益„„” 那么

2、标志: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过渡)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1937年以后在中华大地上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的一些内容。

3、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细菌部队:看书中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中国学者估计在30万以上);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

那么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日本侵略者这么残忍,大家翻到76页上面的【学思之窗】,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 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那么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国共两党是如何做的:

我这里有一段材料,同学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信息: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大家从中得知国共两党当时的决策是?书上有,我们一起来看书74页下面最后一段: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我们说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和敌后进行抗战,那么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材料一: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

材料二: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

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材料一: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2001年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九、板书设计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

日本侵华:(1)原因:(2)标志(3)罪行

二、探索历史

1、全民族的抗战:(1)两个战场(2)抗战胜利原因(3)抗战胜利的意义(地位)

三、感悟历史

十、练习巩固:

1、某校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百团大战的资料,他们应该去哪进行调查 A.华南 B.华中 C.华东 D.华北

2、中国人民能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D.战略战术的正确

3、下面对全面抗战路线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抗战 B.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C.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全国抗战 D.在国际力量支持下的抗战

4、以下战役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是

A.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 B.中国远征军的远征缅甸 C.八路军开展的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5、“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以往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B.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C.以往的反侵略斗争没有取得一点成就 D.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

新课标必修1《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关瑞玲 广东省江门市杜阮华侨中学 529075一、背景分析(一)课改特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抄自颜昌海教师的博客:原文:七七纪念:谁才是抗日英雄?2012-07-07 11:05:482012年7曰7日即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的75周年纪念。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下的中国AP0903226吴玩玲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自此,日本开始大举进攻,使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其占领区实行残暴......

抗日战争

浅谈抗日战争之感悟——中国抗日战争简史学习心得体会申博文 矿加二班 1311310215 那是一段堆满辛酸的历史,那是一段饱含血与泪的历史,那是一段充满革命豪情的历史,那是一段满......

《抗日战争(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抗日战争(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抗日战争英文 抗日战争 材料 抗日战争英文 抗日战争 材料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