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_玛丽亚蒙台梭利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玛丽亚蒙台梭利”。
玛利亚 ·蒙特梭利博士(Maria Monteori)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870 年 8 月 31 日玛利亚 · 蒙特梭利(Maria Monteori)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父亲亚历山德鲁 · 蒙特梭利是贵族后裔,是一位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特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玛利亚.蒙特梭利教育在世界的贡献
(1)她对智障儿童教育有贡献,但却是提升正常儿童教育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对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方法,虽只下了四年功夫研讨,但有着前所未有,迄今有效的发现。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因她这项成就,误以为她只是白痴儿的教育家;其实,她更是研究和倡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正常儿童智力最有成效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她碑上所铭刻的)。(2)推翻了智力不可改变的旧观念
蒙特梭利由感官教育开始,使孩子“耳聪目明”,能更为“精确敏锐”地认识事物,证明了后开环境对智力影响约占54%的这部分伸缩弹性很大,使各国教育家都在大力研究,为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其国民品质而埋首努力了!
至于遗传所占的那部分,究竟可否改变?目前教育家们还无定论,介遗传学者对“改变”它的努力,已经颇见曙光了。
(3)发现了生长法则
发现了人类成长及生存的重要法则和规律,让幼教教师和母亲们能免 解孩子是怎样成长的,以及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智能和发掘潜力。这项成就不但解放了儿童,也是造福了人类。
(4)智力要自出生就设法培养才有提升的效果
她发现儿童的潜力无限深厚,必须在幼儿的这个时期(她说三岁已定型,两岁前更重要),就要把握孩子各项成长的敏感期,用合理有效的办法提升孩子各感官的吸收力,和认知辨异等动脑的思维力,同时培养他们爱学习、能独立、肯研究、爱世界的德性,准备让他上了小学之后,自己去吸收知识和创新世界。
(5)将孩子从大人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要大人既不勉强他们学“什么”,也不勉强他们一定跟着“自己的老脚印”去落伍;而让孩子依自己的喜好,从环境中选择所需要的活动(工作),才会“是”他们那“阶段”所真正需要的;才会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也才会让他们发挥头脑的和体能的潜力。这是大人们要想孩子在未来世纪去求生,必须要了解遵守的,才不会和我们一样只有“旧脑筋”!
(6)对后世的恒久启示
由于她的 智和远见曾谆谆地叮咛后学,要继续不断地对儿童去研究,去“发现”,才能帮助儿童,教育儿童,引发了后世的教育家对认知理论、知力结构和创造力训练的“再发现”;她的实证性与前卫性的幼儿教育观点,更推动了后世的医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胎教、幼儿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更为精进的研究和发现。
(7)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真正创始人
倡导科学的幼儿新教育法,纠正以往有害儿童身心发展的填鸭子教育。因为一般的常情下,孩子要到六岁的前后,才有较可靠的“记忆力”和相当程度的“理解力”,那时候老师的“说教”才能被理解,才易被接受。这也是蒙特梭利主张对幼儿阶段的孩子,不可采取“说教”方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科学家,如杜威博士等,强调“在工作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另外她主张父母教师要在孩子的智力和性格未定型之前,及早帮孩子先奠定他吸收知识的根基。蒙特松利曾简单地说明这奠基的工作:与其强迫塞给孩子许多鱼(知识),不如给孩子一根钓鱼杆,让孩子能“钓”住很多的鱼(知识)。
(8)幼儿数学教育的科学方法的发现蒙氏本人有很高的数学天份,也很喜欢数学,所以她用她的学习经验和她的 智,发明了很多让孩子喜欢摸、玩的教具,且在“玩”的无形中让孩子从数学上对“量”的感觉的不同,逐渐和数的“名”发生关系,由浅入深地让孩子了解大小、多少,以及加、减、乘、除等的关系。
(9)认为儿童是人类和平的导源者儿童对未来世界的进步、和平有极重要性的影响,因为未来的世界是他们创造和生活的天下,所以她一再提示世人:要重视儿童,研究儿童,并且应该向儿童学习。蒙特梭利以全生命致力儿童的生命成长和人类走向和平,她埋首学习、研究人类生命如何完美发展,发现了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教具,完整地提出了科学的幼儿智能提升的“成套的”想法和作法,嘉惠人类,使得后来很多的男男女女,由于敬佩而景从,展开了解放儿童的合理教育,所以她真可以称得上是科学的教育法和幼儿教育上最伟大的导师呀!亲爱的妈妈们,从今天起,为了您自己的宝宝,也为了这个世界,请别再只是口头上爱孩子,或者只从心底疼孩子,请站起来带领他真正地往美好的路上走吧!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特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而主张凭借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依循内在的自我需要,自发地去接触、研究,在启导员的启发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喜爱倾向的各个敏感期。启导员要善于捕捉儿童的“敏感期”,给予适时适性的引导,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她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在观察中发现孩子的需求,从旁给予适时地协助和引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协助儿童走向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与互动,使儿童一步步建构独立、尊重、惜物、感恩、关怀、自信等完善的人格。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蒙特梭利的敏感期学说和生命自然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有一个“预定计划”,到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成长特点。因此,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切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7、混龄编班与教学:混龄编班是蒙氏教育与传统教育一个很大的区别所在,一般把3~6岁的幼儿按一定的比例编入到同一个班组里,并且随着教学进度,最大年龄段的儿童升入小学,最小年龄段的儿童再补充进来,如此循环下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年龄较大的儿童自发地去帮助较小的儿童,并激发其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而年龄较小的儿童则从年龄较大的幼儿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及模仿的榜样。在混龄班中,儿童在平行班里有可能产生的学习压力和挫折感大为减少。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有利于建立关心、理解、分享、轮流、合作、包容等社会性行为。
8、以丰富的教具提供给孩子“工作”: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心潜能。蒙特梭利曾说过,有一种方式可以治疗人的各种偏差行为,那就是“工作”,儿童透过工作,从重复操作练习中,满足其成长的内在需要。
9、无课程表及自由学习:儿童的学习是依循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具来操作,完全按照其兴趣和速度完成“工作”,自然地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与持久性,借助自由学习,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其创造力。
10、屏除奖惩制度:奖惩是利用外在控制的方式抑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而言,奖惩不但无用,反倒摧残孩子正在萌芽的自尊心,不但无法协助孩子改善自己的行为,更会误导孩子的价值观。因此,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儿童的方式,培养儿童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1、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儿童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儿童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儿童内在的心智成长。
12、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由于亲缘关系和父母影响时间较长的原因,使得家庭必然成为了儿童成长的教育主体、环境主体和示范主体。因此,蒙特梭利幼儿园特别注重家长的教育和沟通工作,尽量让家园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为孩子提供统一、和谐的成长环境。
蒙特梭利心得07年4月,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将满3岁的儿子送到了机关幼儿园蒙特梭利班,两年来在蒙氏班在3位老师细心教育和呵护下,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不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更......
蒙特梭利(Monteori)教学法蒙特梭利教育法是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方式之一,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她的独特魅力源于......
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
蒙特梭利认为:“教师和儿童之间的积极的关系是教育成功的惟一基础。”师幼互动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它既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与幼儿的发展,又标......
蒙特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以培养独立、自主、有责任感、懂得关怀别人、并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为目标的教育方法。 蒙特梭利简介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