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报告_快乐读书报告一年级
1《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快乐读书报告一年级”。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报告
感悟“名师不可仿”
对于一名美术学科教师来说在上一次的读书活动中肖川老师的作品太难了。这到不是说个人的文化修养实在太差完全看不懂书中所讲的经典内容,只是兴趣未至又很难应用于实际工作,所以无法深入其中。这次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从多角度出发,反应不同的教育生活感悟,更加的接地气,也就颇有读书的乐趣了。其中很多对教育教学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名师不可仿”颇是耐人寻味。
“名师不可仿”从字面意义来说应是“名师”不可以模仿,也可以让人联想到“名师”是模仿不了的或不应该去模仿的。而本文的内在含义却恰恰是希望年轻教师去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智慧。既然不可“仿”那为什么还要去“学”呢?
本文不长,开篇先引用了陆国强先生《慎仿名师》中的案例。案例中的年轻教师模仿于永正先生的做法提高学生课业评价时的分数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并遭到多方的非议。肖川先生用事实来证明了名师是不可“仿”的。可同时他又说明了听名师的课是很有价值和必要的。这个看似矛盾的论证却揭露的一个目前全国教育系统中所风行的“经典迷信论”。这种观念认为经典的教学名师、经典的教学思想、经典的教学方法、经典的教育理念都应该被广大的教育者所膜拜、所推崇、所模仿。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人或一种思想理念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那它一定是非常成功的,是值得所有同行业者去学习的。但同时能够走上巅峰的“经典”事物同样存在着另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可复制性,所以他们才能成为经典。
记得我父亲给过讲过在大跃进时期国家倡导全国学习兰考,于是广大农村公社都学习焦裕禄同志治沙种粮的方法“深翻地”,结果广大的东北黑土地被无情的埋在了沙土下,造成东北大面积粮食减产持续影响数十年,直至全国普及化肥后才改观。焦裕禄同志埋下的是沙而我们埋下的生活。而后来倡导的“学大寨赶小乡”也同样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那是因为只考虑了正确的方法却没考虑实施的条件。教育远比耕种所涉及的环境条件复杂的多,既然耕种照搬经典行不通那教育又怎么能行的通呢?所以“名师不可仿”!因为“经典”的不可复制性;因为我们只能模仿“名师”们的方法与理念却不能模仿他们精心营造的教学环境;我们可以模仿他们的教学思想与策略却不能模仿他们的教育历程。将一个“经典”的成果移栽到另一片不同环境的处女地上是不会结出同样的果实的,即使能结出果实那减产也就在所难免。
经典毕竟是经典,名师也毕竟是名师,他们的成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因此在他们身上必然有丰富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肖川先生对此从语文学科领域做出了分析。他并没指给我们该走什么样的路,但他分析了为什么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出现的名师最多。除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浩瀚与庞杂的特质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名师都各具特色,他们都成功但又各自不同,因此他提出“教育内容的人性化”、“教师的个性表现力”。这些不同的成功“经典”又同样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创新”!人性化的教育内容是创新、个性化的教育表现也是创新,而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向“经典”的,是真正的教育成长之路。所以“名师不可仿”但可“学”。
“名师不可仿”不能照搬他们的成熟方法与策略,但可“学”学习他们走向成功的经验和实现创新成果的思路。近年我国的教育思潮来了一波又一波,教学方法推广了一个又一个,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建国66年所更新的教育思想比五千年的中华教育历程的总和还多。要知道任何一个成功的教育思想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这样快的革新只能说明我们思想不成熟。我们近年都是在“仿”,而不在“学”!“学”不是目的,学是开始,而目的是如何去“用”,如何去再创造,如何去创新。春秋时期之所以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因为他们知道模仿是没有意义的,到了极致也只能成为另一个别人而不是成功的自己。所以他们学,学习别人的思想与经验,来探索自己的人生。
通过肖川先生的《名师不可仿》为我开启了一条新的学习名师之路,用他们的教育智慧来武装我的思想创造属于我的课堂。学习名师不能流于表面要发现他们成功的本源,发觉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所抓住的契机。学习他们对教育环境的认知与分析的方法,学习如何在已有的教学环境中去寻找突破点,学习如何选择性的提高知识范围并用其重造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我们要学习的是走路的方法,而不是去走别人的路。学习别人的知识,走出自己的人生。
永吉实验高中
傅一酌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心得体会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心得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书心得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心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心得体会---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丁燕最近,我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本书是一部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的美文。肖博士说:没有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