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油茶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茶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油茶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优质油茶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十二月
优质质油茶基地建设及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中“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的计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的规划,大力开展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优质多抗木本油茶专用新品种;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江西省赣州市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做好油茶产业开发这篇文章,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三农”问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茶树全身是宝。一次栽种多年收益。种植油茶树既能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也可帮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型、观光型林业经济。茶油色泽金黄,清香宜人,营养丰富;茶粕深加工潜力很大,综合利用价值高;油茶花开冬秋,花期长达数月,花蜜浓香;油茶树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荒山僻壤、丘陵闲散地均可种植,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发展我国油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为: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3-5个,建立良种资源基地100亩,新建设良种林3万亩。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30~50%;结果年龄提前3~5年。建设年产100吨高品质茶油冷榨生产线一条
项目名称: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与茶油深加工项目
第二章项目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项目立项条件:
项目基地建设地为:务川自治县红丝、焦坝、黄都、都濡等乡镇。
基地首期已建设面积2000多亩,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建设两万多亩,加上 原有地产茶林达到3万亩以上。
项目建设依据
(1)资源分布广泛,并着手建设原料生产基地;
(2)产品性能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3)基地建设地理位臵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4)符合国家产业要求。
项目育种前期资源
广义上的油茶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的栽培经营面积的总称。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中最大的属,目前已知的有238种,其中种子含油率高达35%--40%左右。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油茶良种选育工作广泛开展起来。从生产、资源和品种开始,进行优树选择、农家品种和优良类型的评选、优良家系的鉴定、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穗圃营建、优良无性系的鉴定等。
项目建设规模
基地科研中心集分为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实验区、示范区五大功能区于一体,主要繁育高品质油茶良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为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油茶良种。
采穗圃建设为40亩,良种繁育圃建设规模为100亩、实验区及示范区建设规模各为500亩。总投资概算为500万元,分三期投入。
生产基地分两大部分:公司新造高产林500亩,公司加农户改造低产林2万亩。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油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面积、良种选育技术方面都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天然场所。油茶林比较适宜粗放管理,可不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生产的山茶油是一种有机绿色食品,发展山茶油产业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
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
第四章项目建设可行性
1、良种资源:
油茶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油量。建立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使这些资源在油茶良种推广中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因此,本项目将着力实施良种基地的建设。
2、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
① 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
②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③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咬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④油茶深加工企业对茶油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茶油市场的需求,“公司+农户连基地”现代企业模式的延伸,这些都为我国油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平台和产业链的延伸。
3、我国油茶产业化的机遇与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都存在着一些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林地权属仍然不清,变动异常;投入少、基地小、辐射环强、品牌不响,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发展缓慢,尚没有形成油茶产业链等。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上,传统的林业经营思想严重,对油茶本身的生理及生态特性缺乏了解,良种推广潜力产业化低下。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在我国,二类油茶林的面积占到了68.2%,有的地方甚至占到了80%以上,现存的绝大多数油茶林是实生世袭林,基本上是百年以上的祖宗林。由于绝大部分是源于未经选择的集团种和实生子代林,株间产量差别很大。调查研究表明,在同一林分中,丰产株年产果可达50kg以上,而低产株却只有0.5~1.0kg,甚至颗粒无收。从整个油茶林分结构看,低产林的改造是当务之急。而良种的问题是改造低产油茶林的关键,是优中之优,重中之重的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对良种的作用,特别是无性系造林的效益已经达成共识。由于受采穗圃面积和穗条产量的限制,在较长时期内难以保证上对良种苗木的需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直到全局性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4、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赣州丘岗山地是其他经济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
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目前我省已经选育出来系列优良品种。
油茶优良无性系是经过优树选择、采穗圃观测和品比试验程序选育出来的;采用无性系繁殖能充分保持亲本无良性状,具有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现已成为我省油茶生产上最重要的良种。
我省油茶面积虽然大,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品种良秀不齐;林分长期的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有多次萌芽林;植株密度稀密不匀,林相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油3-5kg。
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是在80年代初期以后开展的,特别是联合国援助实施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通过采用优良家系、优树种子和优树无性系育苗实施更新造林,开始了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给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油茶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苗木供应不足。虽然现在以选育出一批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但远未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优良无性系虽然在各主要产区建立了采穗圃,但绝大多数未进行区域性试验,生产应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采穗圃由于苗木基地建设未能及时跟上,疏于后期管理,老化和衰退现象相当普遍。所以目前很多产区都必须从外地调进造林用苗。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嫁接和管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造成苗木出圃率不稳定,一般只达50%~60%,造成苗木成本相对实生苗要高1-2倍以上。增加了造林成本,阻碍了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
品种良种混栽。油茶良种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获得高产,目前良种苗造林很多仍沿用随便挖个洞一埋了事的传统方式,没有进行必要的造林规划,苗木生长不良等,影响了良种苗木增产潜力的发挥。
所以,在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良的同时,应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基础上开展杂交育种、优良家系的多世代选择等多方位多渠道育种。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对寒露籽油茶的选育工作,以满足一部分寒露籽产区的需要。并着手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探索工作,为定向培育高产优质高抗油茶新品种作好必要的准备。
第五章
市场分析
一、油茶产品市场分析
①国内市场分析 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草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150万吨左右。从表中也可国内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见表1)。
表1: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
油品
播面积(万亩)
总产量(万吨)折油(万吨)
占当年比例(%)菜籽油 10715 1053 402 40.6 大豆油 13183 1615 382 38.6 花生油 7517 1495 70.3 7.1 棉籽油 6276 337 43.8 4.4 芝麻油 1198 90 36 3.6 茶
油 5500 90 18 1.8 2)我国油料消费分析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lO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公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1400万吨,量从1995-2001六年共17490万吨,年平均折合油600万吨。消费缺口从“八五”的28%到如今的 油料生产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2001年油菜籽和花生的产量分别是1132和1447万吨。大豆油在 70年代起逐步成为新的食用油品种,1998年产量150多万吨。棉籽油在“八五”期间曾占16.5%,大幅度减少。国内植物油消费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从1998年的1097万吨到2003年的1436万。所以,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据海关统计,共进口食用油1400多万吨。仅2003年实际进口775万吨,其中棕榈油332.5万吨,豆油188万吨,15.16万吨,油菜籽16.67万吨(折油5.8万吨),大豆2074万吨(折油234万吨),豆粕1788万吨一方面,国内油料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并呈萎缩的趋势,将会加大中国对世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依赖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从单纯的考虑数量提高到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在增加食用植物油数量的同时,也对食用油提出了保健作用的要求。
3)国内油茶产品市场特点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18~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l~1.8 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芝麻等8种竞争,所以,油茶产品市场的发展重点瞄准食用油的高端市场,针对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群,特别是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在市场打造过程中逐步树立油茶产品知名品牌。
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就得到产区群众的认可,就是初榨原油的市场价格也是菜油3-10倍,2012年很多地方都在每公斤50~80元以上。通过精炼成高级食用油后,价格还可大幅度提高。优质茶油出口价在去年广交会上,最高价格提到每公斤15美元。体现了国际市场的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进展,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求逐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普通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增加出口。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所有的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项目的综合利用:
1、茶油
(1)茶油的价值
茶籽油属不干性油,色清味香,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90%以上,而维生素E的含量又高于橄榄油(见表3)。茶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茶油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工业上还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可通过氢化制取硬化油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经极度氢化后水解制硬脂酸和甘油等工业原材料。茶油本身也是医药上的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民间用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茶油还能润泽肌肤,用来擦头发,可使头发乌黑柔软。日本大岛春株式会社利用茶油能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最有害的290-32Onto短波紫外线(UvB)的功能,通过精练制作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2)茶油的制备及精炼
茶油的制备分带壳加工和不带壳加工,两者各有利弊。目前,我国油茶籽制油分为一次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两种,另外也有专门收购压榨饼进行浸出的。油茶籽压榨的设备主要有90型、95型压榨机、200型及202型等动力螺旋榨油机。油茶籽饼的浸出,与一般油料的浸出过程基本相同。油茶籽制油过程中,茶皂素主要存留在饼粕中,但也有少量皂素进入毛油,使其口感苦涩、辛辣,对人体略有毒性。因此,在茶籽油精炼时首先必须保证能去除茶皂素。茶皂素呈弱酸性,可溶于水,通过碱炼和水洗即可去除。碱炼还可脱除油中胶杂。生产低档茶籽油时,一般只做到碱炼。而生产高档茶籽油时,还需进行脱色、脱脂、脱酸、脱臭。茶籽油中色素具有较大的热不稳定性,遇热退色,所以茶籽油的脱色可用无土脱色法。但目前生产上一般还是采用吸附法脱色。为了不破坏茶籽油的高档品质,脱脂过程宜采用冷冻法。冷冻法脱脂要求冷冻结晶温度控制在2℃左右,养晶72小时以上,再回温至6℃左右过滤。茶籽油属于比较典型的低胶杂、低碘值油品,特别适合物理脱酸,并在脱酸的同时完成脱臭过程。脱酸、脱臭过程要求高温高真空,操作时以不超过lOO Pa为宜,操作温度应控制在240~260℃。
2、虾蟹保护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虾、蟹、鳗、甲鱼等为代表的名优水产品的养殖迅猛发展,但作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之一的饲料加工业和水产药物,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虾蟹幼体聚缩虫病治疗必需的制霉菌素价格昂贵,每公斤达2 000元,成本很高,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以提油后的茶粕为原料制备虾蟹保护剂,不仅节约用药成本,而且还可以作为虾蟹的饲料源。
3、茶皂素
提油后的茶粕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有溶血作用,所以饼粕不能直接作饲料,目前多是作为燃料或肥料使用,仅有少部分被用来提取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绿色、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农药、洗涤剂领域。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超过其它植物型杀虫剂和化学农药,具有高效性,与其它农药复配,还可节约原药的50%~70%。茶皂素与其它化学农药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克服了化学农药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大力推广茶皂素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利于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茶皂素应用于洗涤剂领域则可以减少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二次污染。同时,茶皂素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起泡剂、矿物浮选剂等。
茶皂素的提取一般采用水剂法和甲醇溶剂法。二者的生产工艺各有优缺点。目前茶皂素产品一般是粗品,存在活性不强(作虾蟹蜕皮剂),产品纯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4、饲料
提取油和茶皂素后的粕可以作饲料源,与其他原料复配使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工程,发酵制备高蛋白饲料粕。
油茶综合利用的副产品茶皂素也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农药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从90年代初以来,国内从事植物提取的生产、科研机构共发展到了300多家,研究机构有20多家,形成了约5万吨/年的制备提取能力。国内消费量基本平衡。湖南绿海油脂集团开发的茶皂素产品纯度90%以上,基本达到要求,广州多维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正在投资1700多万元,扩建加工茶饼(籽)250吨/曰3000吨高纯度茶皂素、年产40000吨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能力的生产车间。茶壳和茶籽壳生产食活性碳则是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3.2国外市场分析
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种。其他国家面积很少,而且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整体产量很低,如日本年产茶油仅50吨,不可能单独形成商品,所使用的茶油原材料还是来自于主产区中国。20世纪初期,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制成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但作为高级化妆品开发的企业在日本,日本大岛椿株式会社以茶油作为高级天然护肤产品已有了100多年历史,目前增加了防晒、洗发等系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对茶油的优质特性认识更上了一个层次,不但国外进口中国原料制作茶油产品,国内很多企业的茶油产品也不断推介到海外销售。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更有利于茶油产品的出口,有眼光的油茶企业正在逐步开拓占领国际市场。
油茶产业发展的效益分析
油茶产业效益可区分为资源和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两个方面。
油茶资源与初级产品效益分析
资源与初级产品就是油茶生产,从目前大面积生产水平,每亩产茶油5kg,亩产值相对较低,扣除生产成本2个共计40元,年毛利润60~90元/亩。但如果按良种丰产林计算,每油30kg,产值达到600~720元,扣除人工和肥料等生产成本220元,年毛利润410~530元,高于柑桔l:2.84、西瓜的l:2.03和蔬菜的1:1.72③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1)发展油茶生产提高我国群众食用油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国食用油结构。目前,我国年人物油仅lOkg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油料植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是优质食用油。油茶生长于山上不打农药,生产的茶油是很好的绿色食品。
2)通过油茶加工业的发展,打造特色品牌产业,带动油茶产业链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农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生活的政策目标的贯彻实施。
3)随着茶油占食用油的比例提高,可降低草本油料的种植,减缓随人口增长给土地带来压力。我国是个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丘岗地,是很好发展木本油料,向山地要油,提高木本油料的产量。且油茶还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油茶树是适用我国南方低山、丘岗地区开发的主要树种之一,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油茶生产,绿化荒山,优化生态环境。
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约1100万吨,近年来每年进口约500万吨。全国茶油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且多是初级产品,国内市场缺口很大,而高档精制茶油,以其有限的资源和丰富的营养保健功效必将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
第六章
高品质良种油茶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价值优势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和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经济价值高。油茶常绿,寿命长,植,收获期可长达百年以上。茶油风味独特,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色泽、口味、促进食欲,而且加热后容易得到高温,能加快烹调的速度,缩短食物的成熟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耐贮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品质优于橄榄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生态保健食用油。长期食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它的产品是机械润滑油、化妆品以及医药制剂的重要原料。茶饼中所含皂素、粗蛋白、粗脂 等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茶花泌蜜量大,是冬季极好的蜜源。
2、生态优势
油茶是生态效益显著的生态型树种。油茶分布广,适应性强。主要分布于北纬18 34。34,东经98。40,~122。0’的广阔范围内,以中国南部的十八省(市、区)1100多县区)为主,其次是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的北部,日本亦有发布。其垂直分布可从我l区的海拔不到lOOm到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2200m以上。油茶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造林绿化树种。油茶冬春开花,花色浓艳,为少花的秋冬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3、资源优势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贵州又是全国油茶产区。面积和产量都较高。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改善,油茶丰产林建设规模还在逐步扩大。
4、市场优势
由于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性和产品的多用途性,近年来,茶油和茶油副产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看好。国内市场每公斤茶油已由10年前的8元上升到现在的40元,茶花蜜、茶枯饼工产品已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近年来茶油的需求量一路攀升,价格每吨己上升到15000美元
5、政策优势
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油茶的发展。先后下达专项项目(1976—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目(1984—198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990年以来)、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扶持我省发展油茶生产。省委、省政府同样也很重视。1998年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的决定,要求将油茶作为林业的支柱性产业来抓,用10年时间将全省油茶进行一次全面改造,到2010茶油产量达到lO万吨,优质油产量达到6万吨。其次,全省大部分油茶产区的县市党委、政府制规划和发展战略,成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等,要求每个县级领导办好一个示范带,主管部门领导办好一个示范片,村干部办好一个示范点,县、乡、村三级签定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工作当作干部考核和年度目标管理的第一项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和末位淘汰。
6、基础优势
油茶自古野生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栽培和利用历史至今已有2300多年,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础。
前述的优势给建设赣州发展建设高品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市场长期需要高品质油茶良种。因此,建设赣州市高品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是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和优势的。我们将高品质良种油茶育种与低产油茶林改造、高品质油茶的生产加工、油茶浓度副产品链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必将为赣州市的油茶生产和油茶消费市场带来重要影响。
第七章 公司发展规划
发展油茶产业,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资源,将资源优势变成为产业优势。通过加大资金 和科技投入,开发油茶新产品,培育油茶产品市场,打造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 提高资源生产的积极性,建设完备的油茶产业链。
(一)建设目标:
我们计划利用10~15年的时间,实现新造油茶优良林达到5万亩左右,良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以上,60%以上的加工产品实行出口创汇,油茶产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
近期目标
2013计划在红丝乡新建基地10000亩,总面积达到12000亩左右。
中期目标
2013-2015年,规划扩大基地建设3个。总面积提高到20000亩左右,良种利用率达到90%以上,茶油年产值达到3000万。
远期目标
2015—2020年,总面积提高到5万亩左右;良种利用率达到90%以上,茶油及其他产品总年产值达到1-3亿元左右。
(二)总的发展的战略布局
(基地、加工企业、重点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培育大市场、大产业为核心,以高技术、高质量、高产量、高价格、高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优化配臵,促进我省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发展的布局原则:
区域化原则:立足各自特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定区域主导品种与产业,以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
规模化原则:优化配臵生产要素,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和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品向1集中,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壮大支柱产业。
产业化原则:以本公司为龙头企业作为依托,并通过“公司加农户”、“企业加农户”等多种形式,促进公司(企业)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整个布局纳入到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标准化原则:坚持科技兴“油”(茶),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技术创新,制定统一标 实竞争能力,加速产品的国际接轨。
社会化原则:通过科技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强技术推广、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市场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整体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的基础。
市场开拓
国内市场
茶油内在的优质保健功能以及产量的限制,决定了其产品具备高档食用油的特征,首先应先定位为高档优质用油,所以市场应针对国内大中城市消费群体,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非产区群众的认识,以龙头企业创建和树立知名品牌。同时不应拓展油茶的综合功能,开发产品多样化,加值产品的品牌。
油茶树一般冬初开花,形成小果实,经冬春夏到第二年霜降前后成熟,生产期整整一年。俗称吃四季露水的油料作物,营养特别丰富,由山茶籽提炼而成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左右,具有特殊的清香味,耐贮存,易吸收,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纯天然绿色保健食用油。据《本草纲目》、《中华药液》、《纲目拾遗》等记载,长期食用山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能“抗暑、抗癌、降温、降压”等,《中国医药宝典》、《中国药志》和《农政全书》又载,山茶油含山茶苦(柑)素,脂肪油、玉蕊醇A、茶皂醇AB等,可防癌、润肺清肝、解毒、整肠、降压、止痒、降胆固醇,调平人体器官机能运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调味、食疗保健食用佳品,又能癣疥、防蚊虫叮蛟、除疣、防晒去皱等外用。它的主要成分与世界流行食用油——橄榄油相似并优于橄榄油。
第八章
项目建设的首期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
1、100亩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选择现有的长势较好的岑溪软枝油茶、长林系列油茶林,采用高接换种技术营建良种采穗圃基地。
2、2万亩优质高产油茶生产基地建设(采用全面更新改造低产油茶林方式,和预植更新改造低产油茶林方式,建设优质高产油茶生产基地。)对立地条件较好的低产油茶林,根据油茶树绝大部分已老化和老、病、残株占半数但尚有一定产量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全面更新改造和预值更新改造两种方式进行低改建设。全面更新改造即伐去全部油茶树,进行全垦整地后选用育苗基地繁育的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培育的2年生I级苗上山造林;预植更新改造即伐去老、病、残株油茶树,然后根据造林密度合理补植良种大苗(质量同前),待新油茶林生长起来后再伐去留存的低产油茶树更换良种大苗。在优质壮苗上山种植后加强营造抚育管理,因地制宜地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等综合低改技术,套种梨枣,中药材和工业用红薯淀粉品种等经济作物,构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及长短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建成亩产(油)3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1200元的高产优质油茶生产示范基地,以辐射广大油茶产区。
3、年产100吨冷榨茶油加工生产线建设(建设包括冷榨工艺生产线、精炼生产线、小包装生产线四个流程。)。同时建设项目所需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等配套工程,并留有空地,以备生产再扩建及产品综合开发用地。厂区现状布局合理,按照生产流程。作业形式布局,参照GMP标准要求和5S标准设计,防止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完全符合出口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第九章
项目投资规划及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期 基地建设
1、基地建设是项目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项目以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吸纳农户和油茶种植专业户新建优质油茶林基地2万亩,改良原油茶林基地1万亩。
本项目所在地域基地具备以下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一是气候适宜,二是土壤适宜,三是适宜种植油茶的荒山荒坡土地资源丰实。
2)、有油茶生产基础和种植经验。我县历来就有油茶生产和加工的传统与经验。农民种植油茶积极性较高,且多为自主开发种植,农民对油茶种植乐于接受,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3)、有生态环境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是生产山茶油绿色食品的理想场所。
2、精品油提炼加工,年出精品油100吨。
3、野油茶籽综合利用,年产茶皂素60吨,发酵饲料1000吨。
投资概算:
第一期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其中基地建设500万元,加工建设500万元。
第二期 视项目进展情况扩大一倍规模。
第十章 项目建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开辟生产途径。当今世界,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解决食用油的主渠道和发展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年人均木本食用油达到20kg目前我国木本食用油人均年占用量只有l kg;在我市这样的油茶重点产区人均茶油年占用量也不到1 kg。可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又为除农田生产食用油之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新门路。
2、扩大劳动就业。从种植业来说,发展油茶产业,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林。可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若再结合发展油茶加工业考虑,则更可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就业的门路。从这一意义来说,大力发展油茶林种植业及其加工业,不失为解决当前及今后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种好途径、好路子。油茶基地每年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垦复、施肥、修剪等管理,这就可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劳务收入,从而加快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我县农村的繁荣与稳定。
促进农民增收。昔日荒山、荒坡”,可谓“一无所有”:今日种上油茶林,经济收益倍增。省委、省政府近些年曾先后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山上要建设绿色银行,山下要建设优质粮仓”等发展战略,为促进农民增收起了积极作用。
3、改善生态环境。油茶林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对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油茶林分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和评估,认为油茶林具有以下多方面的生态功能:(1)油茶林及油茶林下枯落物的涵养水源的功能:(2)油茶林保土功能;(3)油茶林制养 功能;
(4)油茶林具有滞尘效益:(5)油茶抗化学物质和细菌污染;(6)油茶林可改善地下水质;(7)油茶林具有降温增湿作用。
虽然没有进行油茶林生态效益、生态功能的评估和计算.但种植油茶林对改善荒山、荒坡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效益是肯定的和明显的。
4、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生态肥料。茶饼(又叫茶枯、枯饼),是油茶籽加工后的残渣,数量约相当于茶油的3倍。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生产绿色食品。油茶是天然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野外山地,不受农药、化肥的污染,不含菜油中的芥酸,不含豆油、花生油中黄曲霉素,不含动物油中的高胆固醇。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可以说,茶油是无污染的植物油,其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世界上公认优质橄榄油还高1%。实践证明,长期食用茶油有提高人体保健、延年益寿等功效。故茶油有“油之之王”的美誉。
6、综合利用潜力大。油茶经济价值大,全株是宝,主要体现在其综合利用方面。如油茶果壳可提取栲胶,制糠醛,制碳酸钾,提取括性炭、木糖醇等;同时和锯木屑搭配可做成香菇培养基。茶饼除了做优质有机肥料之外,还可提取粗茶油、提取皂素,用于医药,还可提炼人造液体燃料等等。
油茶全身是宝,只有综合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首先,要大力发展油茶加工业,这是提升油茶价值、增加油茶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其次,要综合利用油茶资源。如,油茶皮壳水解可生产糠醛和木糖醇,经热解可生产用途广泛的活性炭,同时还可生产栲胶、甲醇、丙酮等化学产品:油茶果壳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油茶树干木质坚韧,纹理细密、美观,足制作家具和农具的理想材料:油茶林还是巨大的蜜蜂库,对发展养蜂业、生产蜂产品十分有利,等等。
可以说。发展高品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对发展湖南省的油茶加工业和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又是现代农业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7、为国家的油料安全、发展建设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社会影响:本项目不仅能壮大主导产业,完善油茶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还辐射带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以及油茶基地大面积增长,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2)、生态影响油:茶是常绿乔木,四季常青,油茶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果实成熟期为一年,故民间有“抱子怀胎”一说,利用荒山种植油茶可以绿化荒山,改良土壤,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油茶的开发,具有极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增加项目区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并可间接提高森林覆盖率。另外,茶园还可减少70%以上的水土流失。这对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8、经济效益:本项目进入丰产期后,正常年份(指项目的生产达到设计水平)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440万元以上,年增税金144万元,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0.84%。另外,年产100吨冷榨茶油生产线建设投产后,该项在整个效益期(12年),准榨茶油生产达100吨,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均很好。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八日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优质油茶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十二月优质质油茶基地建设及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
×××村油茶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村油茶基地建设项目是由原老油茶林的基础上全新培育的新一代优良无性系高质换冠油茶林,是基地通过林业、科技......
项目编号:2009G033 **省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二○○九年八月-1-目 录第1章 总论 .......................
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 论1.1项目名称: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宁陕县林业局 1.3项目负责人:张守诚 1.4建设性质:新建1.5建设地点:宁陕县14个乡......
开阳县永温乡花卉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开阳县农业局二0一二年一月六日项目概况花卉苗木产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是世界上最具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