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综热点集锦_中考热点集锦
中考文综热点集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热点集锦”。
戮力抗灾不屈中国
背景资料:
1、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2、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舟曲因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生命第一,生命至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全力支援灾区。
3、2011年1月,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我国多地区出现大范围冰冻、雨雪天气。
知识连线:
1、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2、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3、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4、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
6、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角度探析: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
(1)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说明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坚持以人为本;(3)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生命、尊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和经济权利。
2、我们抗击灾害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1)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③各部门、各地方紧急响应,团结合作,快速应对;④弘扬了抗击灾害的伟大民族精神;⑤灾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⑥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援。
(2)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经济提供物质保障,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提供制度保障;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④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生活;⑤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解力量之源;⑥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3、新时期弘扬抗击灾害精神有哪些意义?
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⑵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⑶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⑷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⑸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⑹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要想取得抗灾的最后胜利,我们应发扬什么样的精神?
⑴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⑵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⑶要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⑷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
5、科学救灾的意义和措施有哪些?
㈠意义: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有利于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救灾措施;有利于尽快的恢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㈡措施:①强化责任意识,团结协作;②尊重自然,合理规划;③建立应急制度;④科学调度,统筹兼顾;⑤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产生活。
6、我们应学习抗灾英雄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
⑴学习他们热心公益的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人的公民;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学习他们感恩的精神,主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⑵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⑶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⑷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⑸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7、如何向抗灾英雄们学习?
⑴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与国家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⑵学习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⑶生活实践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力所能及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8、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汉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羌族......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连在一起,纷纷奔赴舟曲灾区开展抢险救灾,把无私援助之手伸向舟曲同胞。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合作凝聚力量,团结力量大。
9、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②要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篷、发电机等。③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10、你能够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从我做起,奉献爱心;关心灾情发展,向灾区捐款捐物,慰问参加抗灾的人们及其亲属等。
11、材料:救灾场面和国家领导人讲话
⑴“情景再现”中的画面说明了什么?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各民族共同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③各族人民对灾区同胞生命的尊重和珍视;④各族人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⑵请谈谈“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的理解。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灾区人民的生活,关注灾区教育的发展;②表明了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重建新家园的决心和信心;③说明了我国具有强大综合国力作为灾区重建的物质支持。
⑶你认为灾区重建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把灾后重建和当地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
教信仰、语言文字,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③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科学规划灾后重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等,体现了哪些知识点?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团结协作共同对抗灾害;④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的利益。
1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开展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灾区的重建和社会秩序的恢复,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背景资料:
1、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
2、《2010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2011年1月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0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秋冬春特大干旱;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罕见冬春持续低温等。
3、“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已如期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实现。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当前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
4、“十二五”环保工作主要目标;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体系逐步完善。
专题一:观亚运盛会 扬中华神威【背景材料】1.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
专题三 学习先进人物 收获心灵感动一.背景材料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典礼在北京举行。李长春出席颁奖典礼。郭明义等54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李桓英等260名同......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集锦专题一太空“亲吻”,中华再续辉煌一.背景材料“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
2018年鄂州中考文综参考答案1.D 2.B 3.C 4.B 5.B 6.C 7.A 8.C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A 16.D 17.D 18.C 19.B 20.A 21.C 22.D 23.(1)丝绸之路(1分);张骞(1分) (2)《辛丑条......
2018中考文综练习题一、填空题。1.北方面积约占全国的(20)%。2.(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3.南方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4.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