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与探索中期总_巩固练习有效性探索
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与探索中期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巩固练习有效性探索”。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
《小学数学高段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这个课题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个学期,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精心制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练习设计的真实想法,思考提高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并以树人杯赛课为契机,深入开展此课题的研究,精心设计分层练习题集。通过本期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困惑,现回顾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认识。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课题方案”,在开学初就围绕方案认真制定了本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并认真学习有关练习设计的书籍如:华应龙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肖川的《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书籍和相关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汇贯通,对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2、精心制作问卷,以了解学生对练习设计的真实想法。
为了让课题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日常教学,我们课题组精心制作了问卷,在问卷中我们共设计了17道题,在六年级随机抽查50个学生以不计名的形式进行了调查,这是田老师对问卷的每一道题统计的结果。
其中对于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有70℅的同学认为上课专心并做适量练习才能学好,有26℅只要上课专心,有4℅认为上课不听,多做练习。
对于老师布置的数学课堂练习量认为合适的有58℅,太多的40℅,太少的2℅。由此看出多数学生认为练习量是适当的,只是部分同学因为基础的差异,所以完成练习的时间相应要多一些。
对于你认为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认为选教材及检测练习题以及根据自己具体教学情况自己分层命题和上网搜集重点学校老师的相关习题的占98℅,而认为老师直接选取市场上的对应习题的占2℅,这充分说明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实做到了精选习题,整合资源。
对于老师设计的课堂练习能否激发你的兴趣?能30℅,不能20℅,有时能的50℅.看来我们在练习设计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应多作探索。
对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练习?(可多选),其中游戏式占72℅,图片式占48℅,动手的占42℅,文字式的占24℅,计算的占14℅.这个调查也可看出孩子的天性喜欢游戏、图片,但我们还是应根据学科特点作适当调整。
3、根据问卷调查的真实情况,调整研究内容:(1)课内练习的设计:①在“点”上突破,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重点花时间进行专项练习,而不能平均使用力气。如在教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出题中的“单位1”的量,所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分散难点,对如何找单位“1”可以进行专项练习。②在“巧”上探索,练习要有针对性,可根据具体内容分别设计对比性练习、发现式练习、变式性练习、反馈性练习。③在“趣”上调控,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如适当设计游戏,抢答、一题多解等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④在“展”上延伸,通过开放性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变中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另外通过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的特点,突出高年级的数学课堂练习的综合应用,突出通过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突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与初中数学的衔接。(2)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不同内容的练习形式的设计,也要针对不同课型探索不同的练习形式,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探索不同的练习形式,既要努力体现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也要体现练习形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如根据教学内容分别设计: A、调查性实践作业;如教学《比的意义》让学生调查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时间;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让学生先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 B、操作性实践作业;如本期学习比例尺和确定位置后让学生设计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如让学生设计长方体、正方体的礼品盒C、探究性实践作业;如了解三峡工程的投资与效益。D、应用性实践作业。如本期学习按比例分配后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坐出租车问题,分摊水费、电费、房租等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合各级教研活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如本期的树人杯赛课中我们通过说课、上课、评课、说课堂练习设计等形式促使每个教师对《比的意义》的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使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更具实效性。对于这节课的课堂练习的设计,我们经过5次修改,最后终于形成了既能让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又能体现分层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是我们课题组在赛课过程中的研究过程资料。
5、积极参与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研论坛的发稿,共7次。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教师教学方式变了。现在在课堂上教师更加注重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在备课时更注重数学练习的设计、课堂上也更加注重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注重数学活动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探索,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较大的拓展,让学生学得经松,学得愉快。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充分分别自己的见解。
3、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组的张霞、杨洋老师均获树人杯赛课一等奖,杨洋老师还参与全国名师经典献课活动,张霞老师到陈家桥小学献课一节,均获好评。课题组老师还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积极参加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
4、是实施减负提质的重要举措。此课题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练习的正确率逐渐得到提高,这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练习活动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四、课题研究努力方向:
对于分层设计的理念和实践方面还应作进一步的探索,希望能研究出构建适合不同学生的最小习题集。
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与探索中期总结第四小学中段数学科组本学期初,我四小中段数学科组申报的《小学数学练习泊有效性研究与探索》课题自立项开题启动,数学组确定了以“课......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的现实意义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在当下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