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_中国物联网年度报告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物联网年度报告”。

新华社发布《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 2011-10-20 21:34:33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转发到微博

(0)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

网易科技讯 10月20日消息,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博览会的高端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同期开幕,网易科技作为门户支持媒体在现场直播报道。

以下为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发布《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现场实录:

周锡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物联网发展从概念走向现实、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与应用引领”之年。

自2009年8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无锡物联网产业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中国物联网发展新纪元以来,中国物联网产业与国际物联网共同发展,在政策环境、技术进步、市场培育、标准制定、产业投资等各个方面,实现了从“2009物联网元年”向“2010物联网开局之年”的跨越,并逐渐呈现出新的阶段特征。

两年来,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不断加强对物联网的新闻报道力度,紧密围绕物联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展开了多专题、多批次的专项调研和课题研究,并于2011年5月启动了本年度《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的研究、编撰工作。今天,我代表大会组委会,代表新华社,正式发布新华社《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深入研究了2010年以来美、欧、日、韩等经济体的物联网发展战略、政策体系、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最新动态,以及标杆企业的产业化进展。

当前,美、欧、日、韩等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在物联网应用深度、广度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作为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物联网已在其军事、电力、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环境监测、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投入应用,其RFID 应用案例占全球59%。其中,智能电网和云计算已成为美国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据美国电科院预测,该国智能电网的总投资将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而收益将达13000亿美元到20000亿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文件显示,在其每年800亿美元的财政预算IT项目支出中,有25%的份额(约200亿美元)将用于云计算。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将在18个月内做出本部门完成云计算迁移的具体部署。

在欧盟国家,RFID 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物联网已在这些领域形成规模应用。2010年5月,《欧洲数字化议程》正式发布,为欧盟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欧盟正在实施第七研究框架计划,重点支持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发展,攻克技术难关。

在日本,物联网技术已在灾难应对、安全管理、公众服务、智能电网等领域开展了应用,并实现了移动支付领域的大规模商用。对于近期可实现、有较大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和项目,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商用的便利政策;对于远期规划应用,则以国家示范项目的形式,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在韩国,物联网技术已在汽车、家电及建筑领域得到应用。2011年5月,韩国发布“云计算推广及竞争力强化战略”,明确提出,为加快向云计算强国迈进,韩国将打造适合云计算的法律环境,升级公共事业领域的IT 基础设施,首先在公共事业领域引入云计算,同时强化云计算产业及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全球 IT 中心,培育云计算数据中心。

《年报》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既具备了一些国际物联网发展的共性特征,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阶段特点。

一、多层面的政策投入已成为推动现阶段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如果说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偏重于“市场驱动型”,国内则更贴近“政策驱动型”。2010年,物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今年4月,财政部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6月又修订了《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为物联网企业提供场所服务的贴息。可以预见,未来中长期内,物联网将持续成为国家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可望继续加大。

二、物联网应用领域逐渐明朗。

《年报》研究认为,从时间维度看,RFID 和传感器厂商将在物联网产业运用的过程中率先受益,接着是系统集成商、物联网运营商。从空间维度看,增长空间最大的是物联网运营商,其次是系统集成商,再后是RFID和传感器供应商。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新医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安防、交通和医疗三大领域有望在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成为物联网产业市场容量最大、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

三、我国物联网各层面技术成熟度不同,传感器技术应是攻关重点。

物联网技术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和应用层技术等三个层面。其中,以感知层技术最为重要,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传感器技术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当前物联网技术攻关的热点和难点。

目前,国内低频和高频段RFID技术已趋成熟,但超高频和微波频段则与国外还有差距;传感器技术与美欧日韩等国差距较大。而网络层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较为成熟,能基本满足当前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总体来看,物联网的技术门槛似乎不高,但核心环节关键技术的成熟度参差不齐,导致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和应用发展的迟缓。虽然从全球物联网发展来看,我国与美欧日韩等国并驾齐驱,但在物联网核心器件和软件方面尚做不到自主可控。

四、物联网产业链逐步形成。

《年报》认为,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

目前,我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谨记,物联网产业从整体看仍处于概念导入和产业链培育形成的初期阶段。

五、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与美欧日韩等同为物联网技术领先国家,是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要制定国之一,在建立自主标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有主导标准的机会。

在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在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发展、泛在网体系架构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具备攻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能力。今年7月,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正式发布了我国已完成的传感网首批6项标准征求意见稿,预计到今年底将正式颁布实施。

不过,在物联网总体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政府主导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如总体架构、标识体系、信息安全、数据接口等,要形成标准至少需要2年时间。

六、“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重要契机。

《年报》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化推进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对目前刚刚起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截至2011年5月,我国18个一级城市已全部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城市”详细规划,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打造一批智慧城市,物联网产业必将加快崛起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带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

七、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国家倡导发展物联网产业,借以实现经济转型和两化融合,各地政府纷纷响应,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众多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其中以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实绩最为突出。

当前,江苏省在产业集聚、技术标准、市场应用和研发资源等方面已具备明显优势。2010年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10亿元,同比增长63.3%。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无锡为创新示范核心区、苏州和南京为产业发展支撑区的总体格局。

广东省注重政府与业界协力推进,全省集聚RFID相关企业已超过2000家,2010年广东省物联网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广州开发区作为广东重要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吸引了全球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外商投资项目250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5个。

在浙江,杭州、嘉兴、宁波、温州等地已率先形成物联网产业集聚。嘉兴已成为国内第一个步入无线传感网项目产业化的城市,拥有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181项。

上海规划建设了嘉定与浦东、一北一南两大物联网基地。其中浦东张江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RFID产业化基地,已经形成较完整的RFID产业链,聚集了一批芯片设计、标签和读写器研发生产以及系统集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上的重点企业。而嘉定上海物联网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到2013年底,嘉定计划培育200家以上物联网骨干企业,形成500亿以上的产业规模。

八、无锡物联网技术与产业高地加快崛起,国家设立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意图初步实现。

自2009年8月国家提出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感知中国”中心)以来,无锡以引领全国物联网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驱动,以应用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抢抓机遇,汇聚各类优势资源,把握产业发展制高点,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按照“一核多元”的产业布局,打造辐射全国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无锡先后吸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十余家大型企业集团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目前,无锡已引进各类物联网企业190家,其中规模化企业20余家,形成了物联网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据统计,2010年无锡物联网产业总收入达200亿元,预计2011年物联网产业总收入将达600亿元以上。国家在无锡设立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集聚要素资源、汇集研发合力、推进标准制定、构筑产业高地、抢占竞争高点、强化示范引领的战略意图初步实现。

《年报》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或超过1700亿美元,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而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是全球物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空间尤为广阔。保守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1%左右。

《年报》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物联网产业从整体来看仍处于概念导入和产业链形成的初级阶段,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仍未突破,制造工艺水平不高,产业链衔接不畅,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够清晰,资源共享不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物联网建设上存在重复投入,无序发展等问题。现阶段我国物联网发展应尽快转入以产品、产业、示范、商用、市场为核心内容的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十二五”建设大业已全面展开。我们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化落实,随着我国“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出台,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科学、理性、有序的快速发展期。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对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及时、准确、全面的资讯,是行业发展、产业崛起、企业决策的重要前提和支撑力量。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继2010年发布中国首个物联网年度报告之后,再次研究、发布物联网年报,旨在为业界提供物联网发展全面、准确、深入的动态资讯,帮助业

界把握和捕捉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沿动向与潜在商机,为业界创新发展理念,明确战略定位,培育和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信息支撑。

为编撰《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新华社研究人员实地走访了国内外的众多物联网专家学者和各类物联网代表性企业、科研机构。初稿完成后,中国物联网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应邀审定文稿并提出修订意见。在此,我谨代表新华社,向为《年报》提供帮助的企业、机构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为积极融入和深度介入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新华社与无锡市政府合作设立了新华(无锡)物联网资讯中心,构建中国首个以物联网数据资讯采集、加工、发布和战略研究为核心职能的专业机构,在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资讯整合、信息交互、环境营造、宣传推广等各个领域,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我们期待着与在座的各位来宾、业界朋友,围绕物联网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也真诚希望你们能为《年报》的编撰工作提出宝贵建议。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中国物联网的发展与繁荣!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 “The Internet 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物联网产业的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在我国,政府高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无不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是中国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政府勾画蓝图......

中国物联网RFID发展报告

《中国物联网RFID2011年度发展报告》 张琪: 作者: 屹东 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25 13:12:17 来源:RFID中国网 关键词: 物联网 张琪 RFID 中国物联网RFID发展年会 【编者按】由国......

《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

10月20日消息,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博览会的高端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同期开幕,网易科技作为门户支持媒体在现场直播报道。以下为新华社副......

中国物联网发展八大特点

2010中国物联网发展八大特点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新浪 2011-01-05 16:24:53摘要:业界所期盼已久的中国RFID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春天正在到来。纵观这一年的发展历程,我认为......

《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物联网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 中国 中国物联网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 中国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