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_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张苹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整个教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就得让学生有积极的识字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前认真备课,不断总结经验,在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生字,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识字。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生识字能力,让他们轻松的记下每一课所要掌握的生字。
下面,就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谈谈几点建议:
一、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小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之前,可有意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泉水”的“泉”字时,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多媒体上观看,泉水从石缝里、从山腰上流下来时的美景,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识字。在如:我在教学“笋芽儿”的“笋”字时,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上美丽的竹林,接下来再观看春天“笋芽儿”从地下钻出来时的情境,然后告诉学生,竹子刚从地下钻出来的时候叫做“笋芽儿”,所以“笋芽儿”的“笋”字是竹字头。它和竹子有关。
二、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在汉字大家庭中,加加减减、换偏旁更是成了识字的重要能手。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例如:“日”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日”字加上一笔,可以变成哪些字,让学生交流、讨论之后得出结论:“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白、田、目、由、甲、申”等字。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白、田、目、由、甲、申”这些字,如果减去一笔,它们又变回原来的“日”字了,这样反复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利用偏旁归类识字
利用偏旁部首归类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一大优势。通过分析汉字结构特点来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如:在教学生认识草字头、三点水、木字旁、足字旁后,引导学生观察“草、花、苗”等这些字都跟什么有关。(花、草)所以这些字都是(草字头);三点水的字,如:江、河、海、清等和水有关,所以它们偏旁都是三点水;木字旁的字,如:树、棵、柏、松等和树木有关,所以它们也都是木子旁;足字旁的字,如:跳、跑等,做这些动作都要用什么来完成(脚),所以它们都是“足字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出规律,再给生字归类,这样教学起来,学生学习生字就会感觉到轻松多了。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
学生在认识一定汉字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帮助识字。例如:在教学“告”字时,可采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先说
一、两个谜语让学生猜,如:“左边绿,右边红”(秋);“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中央,大口张开嘴,小口在里藏”(商)。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平时收集的有关猜字谜的谜语来考考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日积月累,学生认识的汉字也就自然增加了。
五、形近字、多音字的认识
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一些形近字容易混淆。在教学中,赢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当“晴、清、请、情”等这些形近字同时出现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字的偏旁来进行辨认,同时教师可以提示,日出万里无云,言来互相尊重,心志令人感动,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区分字义。在教学多音字时,让学生先观察这个字在句子中的不同意义。如:“好”这个多音字的教学,“小明是个好学生,他对这件事很好奇。”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好”字,但是它的读音完全不同,第一个读“háo”,第二个读“hào”,让学生感受多音字的不同用意。
六、在生活中识字
在信息时代十分发达的今天,电视、电话、网络都是学生识字的背景和舞台,只要正确引导,可让学生从电视、电话、网络中获得大量的识字机会。如:学生从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中,可以得到很大的识字机会;在给外地打工的父母发信息时,也可以获得认识生字的机会;在网络中,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从中也可以认识到大量的生字,除了这些,到商场购物也是最好的识字场所,蔬菜名字、水果名称、玩具模型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大好机会。
以上几点,是我在多年教学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在识字教学中,方法灵活多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学,特别是新课改以来,“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更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区认识生字、记忆生字,掌握生字,更好地应用生字。
【课程简介】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成因复杂,对学情的忽视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教师对学生在母语环境中的习得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缺乏认识,低估学生对文本的自读能力,造成语文课堂教学低端设计、串讲串问、费时低效的状况。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专题主要从关注、把握学情的角度,探讨语文有效教学的问题,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①“学情观照应真正走进教师的备课视野”部分,主要引入“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语文教学解释学”的阅读理论及学生语言习得的典型案例,阐释重视学情和 学生阅读体验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文本意义的重要建构作用。
②“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石”部分,详细介绍学情调研的方法、途径与策略,并针对了解到的学情如何进行实证分析进行指导和提供成功案例。
③“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部分,列举大量鲜活的课例,呈现学情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创意与灵动。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专题讲座,通过理论阐释、调研实证及课堂实践,与教师探讨把握学情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意义,提出“ 学情是教师研读教材的动力、是教师备课灵感的触点、是教师创新教学的清源”等 鲜明教学主张与课例。
【学习要求】
① 了解本专题讲座内容的基本框架,理解三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及相互间的逻辑支撑关系。
② 学习时,认真回顾检索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有价值的教学故事,丰富、补充本章节的典型案例,加强该问题的存在感和认同感。
③ 认真阅读思考并尝试本专题提供的学情调研方法,针对调研上来的学情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教材研读,学习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策略。
④ 配合课例阅读相关的课文内容与课后阅读提示,对比思考,体会学情观照对别开生面的备课设计的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因此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被摆到了突出位置,但坦率地说,学情分析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在一线的教学设计中能看到不少如出一辙的学情分析:一方面都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出发来作分析,如学生处在叛逆期,自我意识强,不容易体察父母之爱;另一方面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总体倾向角度来分析,如具备初步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赏析能力,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观察力强反应快等。这样的学情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模糊、笼统、雷同,与其他文章的教学相比,对具有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用这样的“学情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几乎形同虚设,很难真正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那么,怎样理解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情调查与分析才能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依据?这里提供北京市的具体的案例,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案例1:在学情分析中寻找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情感纽带
“我不喜欢《背影》,因为……”
——《背影》一课的学情调查与分析
(北京171中学张颖的《“有趣”和“有用”——初中一年级语言教育的一些尝试》)
课前留了预习作业:学生自读《背影》。课上询问学生读后的感受。
甲学生说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过于沉闷,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表达了太多的思念与懊悔,读起来很沉重。
乙学生也说不喜欢。因为这篇文章的语言半文半白,有的地方读不明白。
丙学生说朱自清离开父亲的时候已经上大学了,是个大人了,为什么还那么难过?
调查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读这篇文章。为什么呢?我认为大概是因为《背影》所承载的内容和情感距离学生太远了吧。那么,当代的学生与现代的朱自清在情感上沟通的途径是什么呢?《背影》所承载的最基本的情感是父子亲情,这种感情是我们的学生能够感受的。于是,我就从这里入手来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我运用孙道临先生的朗诵作为拉近学生与作者心灵距离的媒介。课上,让学生四听课文录音,第一次要求学生划出自己不懂的语句;第二次要求学生回答听出了什么情感;第三次要求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重新感受文中父亲的形象;第四次要求学生边听边联想自己生活中亲人的背影。
学情调查与分析方法提示:运用预习作业的方式,课前让学生自读《背影》,课上询问读后感受。这种调查方法与日常教学常规相一致,不增加教师额外负担。在学生自读《背影》之后询问其读后感受,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原生状态;另一方面因为问题比较开放,较好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
点评: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是普遍不喜欢。分析这些问题后,确定教学设计的思路首先要从扭转学生对本文的态度入手,抓住“父子亲情”这一人类的共同情感纽带,通过表演艺术家的朗诵一方面帮助学生疏通了半文半白的语体障碍,一方面把书面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降低了情感传递的难度,进而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教学中,在听最后两次录音时,学生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最后,教师让学生记下想到的亲人的背影。有的学生写外婆,有的学生写父亲,学生带着晶莹的泪花宣读自己的“作品”,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状态。
案例2:让“死”知识“活”起来——在学情分析中探寻方法与人文内涵在知识教学中的意义
学生平时是怎样记生字的?
——关于识字方法的学情分析
(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卜晓涛《让识字教学活起来》。)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和第一次期中考试,其中看拼音写汉字、形似字注音组词两道基础题,共计14分,但两项累计得分在7分以下的将近20人。
看着学生的成绩,我陷入了思考。平时每学一篇课文,都要让学生抄写生字词,不定期地进行听写默写,可为什么学生的基础知识成绩还是不行呢?学生是怎样识记生字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展开了一项小调查:在学习新
课之前我问学生平时是怎样记生字的。结果是:死记硬背的有13人;把生字抄在本上反复写的有15人;有一人说把汉字拆开记忆。我让学生分别说说效果,有20人说常常背、写,但记不牢,考试前还得费劲复习。我又问学生学过的汉字中,有没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有一个学生说到“界”字,小学老师教他这样记:一座城里十万兵,出去八万兵,还剩两万兵。这个学生刚开了个头,就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学生依次说出“聪”、“攀”、“碧”等字的记法。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说用了窍门,我又问学生是所有的字都用窍门记吗?他们说只是一两个。我问为什么不多用用,他们说不习惯。
经过这次小调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往的教学中,我只要求学生记住字的音形义,很少给予指导。在深入学习季苹教授“关于知识的四个层面”理论(详见季苹著《教什么知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后,我意识到以前的教学,只触及汉字的音、形、义的事实及概念层面,忽略了汉字中蕴含的构字思维方法和人文内涵。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只是机械记忆,怎么会有快乐可言呢?我决心改进自己的汉字教学。首先走出识字教学的误区,转变机械记忆汉字的教学方法。其次将初中三年的识字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进行,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情调查与分析方法提示:通过课堂询问的方法(访谈)对学生识字方法、认字习惯等展开调研。访谈问题的设计比较有层次性,提问的方式比较自然,易于学生接受。对学生认字问题的判断比较准确,同时积极向专家求教,保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点评:对学生的调查直接促成了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进而教师对教学进行了改进。一是完善了知识教学的维度,更加注重方法层面的教学,注入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一课中“卷帙(zhì)”一词,卜老师改变以往教法,利用学生在历史课上学过的有关中国古代“帛书”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巾”字旁与丝绸有关,通过反复阅读原句,学生揣摩出“帙”字应与书籍有关,再让学生看课下注解或查字典验证一下,这样的识字教学调动了学生主动探寻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记住“卷帙”的字形和字义,同时更深入地理解了“帙”字的由来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识字教学的维度增加了。二是系统地设计教学,将初中三年的识字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设计进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于语文学科学情分析的思考与建议
1.关于学情调查的方法
上述两个案例分别利用询问学生阅读感受、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展开了具体、实际的调查。调查均与日常教学常规相一致,不必增加教师额外负担。调查运用如“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什么地方读得懂,什么地方读不懂?”“你
用什么方法记生字?”这样比较开放的题目,最大化地保持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及个性化学习特点,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初学的原生状态。
2.关于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上述两个案例显示,在调查基础上所做的学情分析实际上是发现学生问题的过程。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寻找恰当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的问题,这就是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有效结合的内在逻辑。看学情分析是否具有促进教学的功效,就是要看通过调查分析所得到的学生的问题是否是“真”问题,看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两个案例中,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所学材料在态度、方法、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加以解决,从反馈上看,教学策略的选择遵循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学。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总结 从2013年月起,我在班级开展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小课题研究,现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为了让学生多识字,有主动识字......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调查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低......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也就是说识字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学生如果不掌握一定......
浅谈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是语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