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_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分析
无锡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分析”。
城乡公交刷卡六折惠泽梁溪百万人家
——无锡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无锡,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悠然的江南烟雨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近年来,在上级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部署下,无锡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将城乡公交一体化作为实事工程抓好抓实,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正在展示一个新梁溪的宜人、宜居、宜行的新形象。
一、成效
我们先来看看一位77岁老人的出行史:黄松伦,家住距离市区火车站30多公里的惠山区洛社镇张镇桥村,小时候进城是摇着“乌篷船”,对于现在公交的变化是想都不敢想的,90年代时要从家里走到镇上,从镇上坐中巴车或步行6.5公里到盛岸,再转车到市区,来回周折到市区要半天的时间,而且出行成本昂贵且不安全;现在公交车从家门口可以坐到市区,而且免费乘坐;如今他和很多同龄人正享受安详怡然的晚年生活,免费坐公交、免费到市区公园早锻炼,“早晨进城登惠山”正成为很多农村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用他们的话说:“惠山比洛社好白相”。这正是公交发展在各乡镇的一个缩影,更是我市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成果的真实写照,城乡公交的发展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打造和谐宜人新无锡、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率先开了个好头。
如今的锡城居民,正深切感受到公交发展带来的诸多实惠:一是票价降低了。实行公交一票制,包括30公里以上农村公交线路在内,市区所有公交线路实行空调公交车票价2元、普通车1元,所有市区内镇与镇、镇与村之间的区内公交车辆上全部安装了公交IC卡结算系统,农村居民全部享受到刷卡乘车实施6折优惠、一小时内换乘5折等优惠政策,老年人和学生享受更大优惠,高龄老人可免费乘车,这也是乡镇居民感受最深的优惠之一,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票价;二是车辆舒适了。所有城乡公交车采用同档次绿色环保公交车,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快捷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出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线路方便了。城乡公交发展的主骨架和网络已经形成,城区主要小区都开通了小区巴士,每个行政村都有公交车,打破原有最后一公里的禁锢,有的线路还可以直达市中心,家门口与单位和中心商贸区的“距离”越来越短;四是候车改善了。新建、改建公交停车棚303座,新建候车凳1254个,提供了良好的候车环境,使广大群众“无风吹日晒之忧、无霜打雨淋之苦”;
五是服务提升了。各公交企业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提升行业形象,三大公交公司分别开展了“服务他人、快乐自己”活动、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和文明创建座谈会。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驾驶员的素质,提高了服务水平,如65路公交车驾驶员管师傅自费购买棉座垫,寒冬季节放置在车内座椅上,为乘客提供了温暖和方便,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这些可喜变化的取得背后,浮现一组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数据,新辟调整100多条公交线路,新增近900辆公交车,政府连续三年超过2个亿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公交发展理念,用行动对公交公益性进行定位,谱写了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曲目。
二、举措
回顾2007年以前,衔接锡山区、惠山区、新区各镇的主要是中巴车,共有从业人员近800人、车辆363辆,在90年代初期为解决农村群众出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行的不断加快,农公班线“散、小、弱、差”、经营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日益突现,已不能适应城乡居民在服务质量上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需要,对此市委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并正式拉开无锡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序幕。具体体现为:一是完成农公班线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初具雏形。市委市政府将农公班线公交化改造列入200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了认真做好农公班线公交化改造工作,全市统一制定下发了《无锡市农公班线公交化改造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无锡市区农公班线公交化改造的实施意见》,做到了“三个明确”:1.明确改造时限。即至2007年7月1日前,必须按照要求改造到位。2.明确改造方式。锡山区、惠山区内各组建一家国有或国有资本控股的改造企业,改造企业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由改造企业对现有农公班线采取统一收购法实施改造。3.明确改造政策。坚持“依法实施、有情操作”的原则,明确了具体的经济补偿:改造企业给予每辆车经营补贴和人员安置费用不超过15万元;并且在车辆残值、一次性奖励措施、原有驾驶员安排、缴纳养老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市区农公班线的改造共投入资金1.3亿元,开通公交线路32条,205辆豪华空调车投入营运。新成立了3家公交公司,基本实现了一市七区公交一体化,各区镇的公交车呈现出票价更加优惠、车辆更加舒适、管理更加规范、线路更加合理、候车环境更加优化等五大特点。二是规范农村公交发展,一体化格局初步构建。2008年,是无锡公交迈入大发展的一年,市政府出台了《无锡市区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行动计划(2008—2010年)》,在线路、票价、场站等方面进一步进行规范和统一,初步构建同城同标准同待遇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牢牢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完善镇村公交线网。新辟了5条由乡镇直达市中心线路,都是2元的空调车,同时开通镇村公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服务。
2、实现城乡公交票价的初步统一。自2008年10月份以来,市区共有34条线
路降低票价,其中8条超过28公里的远程公交线路由原来的5—7元统一降至4元,其它线路统一降至2元,此项措施真正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服务社会的宗旨。
3、公交场站设施服务基本统一。积极推进3个公交场站和9个乡镇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至此,以市区为中心,以东南西北各区乡镇为节点的公交停车场站网络基本形成,为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区群众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给予普遍赞赏,自发的悬挂标语、燃放鞭炮进行庆祝,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三是全面统筹城乡公交发展,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2009年以来,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出行的宗旨,着力实现票价、场站、车辆、线路和使用公交IC卡的统一,目前,统筹城乡公交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一体化”:1.票价一体化。自2009年10月1日起,市区所有公交线路(包括30公里以上线路)豪华公交车票价2元、普通车1元;刷卡乘车实施6折优惠,一定时间内换乘5 折优惠。简化公交卡种设置,归并整合为即普通卡、优惠卡、免费卡,优惠卡一律按20元/月充值使用。2.车辆一体化。城乡公交采用同档次绿色环保车,仅2008和2009年两年来,新增公交车辆近900辆,占运力总量的41%。公交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快捷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出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3.场站一体化。加快推进站运分离,清理和整合场站资源,组建了无锡市交通场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公交场站设施实行有偿使用,公交企业租赁使用各类基础设施。场站资源整合和租赁收益等市场化运作所得全部作为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场站建设管理和政府公交补贴支出。4.刷卡一体化。2009年10月1日以后,所有公交线路上全面推广使用公交IC卡结算系统。至此,市区3家公交公司近200条运营线路、近3000辆营运车辆上全部安装POS机,群众全部可以刷卡乘车,并享受各种优惠政策。5.线路一体化。统一编制无锡市公交线网总体规划,制定年度开行计划。原则上九龙公交经营区域为中心城区;锡惠公交经营区域为锡山区、惠山区;新区公交经营范围为新区。跨区域线路按照整体规划、方案择优的原则开行。
三、体会
三年来,在无锡市委、市政府“公交优先”战略的大背景下,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无锡公交不仅走出困局,打破原有的瓶颈制约,更是在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满意度全面提高。三年前无锡市在全国率先开启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之旅,如今被专家称为公共服务的“无锡模式”。回顾实践过程,有以下几点经验与体会:
转变理念是关键。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于民是政府服务民生的要务,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以及公交企业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中,迅速转变
观念,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步伐。一是明确了“一个方向”,即优先发展的方向;二是确立了 “两定位”,即公交行业的公益性定位和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及时转变合资企业一味追求利润的公交经营观念,确立了公交企业国有化,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大公交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充分发挥公交资源网络化优势,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三是制定了“三同步”原则,即公交线网同步规划、公交场站同步建设、公交企业同步发展的原则。实现了公交开行线网由交通行业管理部门会同公安、规划、建设等部门统一规划公交线网,公交场站由政府统一建设,实现了场站资源共享,组建了3家完全国资的公交企业,按照统一管理、适度竞争的要求同时扶持企业做优做强,真正实现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是基础。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首先,要建立一个支持公交发展的长效优先发展政策,无锡市先后出台了《无锡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无锡市区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行动计划(2008年-2010年)》、《关于无锡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于2008和2009年连续两年确定无锡市区公交发展8件实事。其次,要形成一个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原则,为了加强对公交优先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第三,要制定一个相对固定的财政合理补贴机制,市政府不断加大财政对公交发展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区两级政府分级分担原则,建立完善对公交的专项补偿补贴机制,包括刷卡优惠政策补偿、指令性任务补贴、新增或更新车辆补贴、车辆环保化改造补贴、燃油上涨补贴等。2007年仅市区农公班线的改造过程中政府共投入资金1.3亿元,2008年,为了推进我市公交站运分离,市财政投入2个亿进行站运剥离,另外补贴市民乘车优惠、企业购置车辆、车辆环保化改造和特殊性亏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2个亿。2009年,由于各项优惠措施的加强,政府的投入补贴资金达3个亿。第四,要将重点难点工作上升为政府工作。农公班线的公交化改造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中最为关键、最为复杂,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市政府将此项工作由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工作,强力推动,保障了改造工作的顺利完成。
市民满意是根本。安全、经济、便捷、舒适的公交才会成为城乡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选方式,在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将市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完善公交线网,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性。通过不断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减少了市民出行的换乘,公交线路的直达性和网络化不断增强,根据市民出行需要,开通G1、快
1、快2三条快线的基础上,2009年开通了8条小区巴士线,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快线为骨架,服务长距离出行居民;干线为主体,服务中长距离出行居民;支线为补充,服务社区内等短途出行乘客,并为其提供与干线的接驳服务”的“三级”线网;其次,提高车辆档次,改善公交出行的舒适性。几年来政府通过给予购车补贴鼓励公交企业增加公交运力,提高车辆档次,市民对公交出行的满意度逐年提高;第三,实行降价及刷卡优惠,提高公交出行的经济性。通过两年的票制改革,公交出行成本大大降低,此项政府09年补贴超过1亿元,大大提高了公交出行的吸引力,直接反应在公交运量的不断提升,目前城市公交日均客流量达到102万人次,超过2008年近20%;太湖交通卡首次突破100万张。
加强监管是保障。建立和完善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综合考核监管的长效机制,是促进行业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和有效控制企业经营成本、政府投入落到实处的机制保障。一是对企业经营成本状况考核。明确公交企业的成本标准,合理界定公交行业成本范围,测算、审核和评价公交企业经营状况,以促进公交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规范营收。二是加强服务质量考核,采用行业管理部门抽查、社会各界监督检查、企业内部组织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安全生产、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公交行业向着健康、快速、有序的方向发展。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从根本上实现由“人工调度”向“智能调度”的转变,建设市区智能公交系统行业管理中心平台和各公交企业营运调度中心已经建成,并在车辆上安装智能化设备,加强行业管理水平,提高营运效率,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目前,锡城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深入,随着无锡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呈现一个更加完善、科学、现代、实用、方便的无锡城乡公交,不仅有效方便城乡居民出行,也会更加深入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相信,不久将来的无锡将会“更小”,城乡距离将会“更短”。
2003年,郑州市开通了郑州至新郑的城乡班车线路,因与公交线路重复,为争客源,城乡客车一周内两次围堵公交公司大门。2005年,山西吕梁市开通农村客运车辆,解决了沿线34个行政村农民的......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莱芜城乡公交一体化启动8月12日莱芜市出台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要求,依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由市内两家公交......
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
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感悟鱼台县以建设科学便捷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为目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开通城区至各镇街和重点......
1.北京北京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逐步建立分工明确、管理规范、票价同折扣的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环保、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措施:在具体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