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_六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六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一、课前预习,初步感知

在教学之前,布置预习作业:第一,查阅书籍或上网浏览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吕岩和袁牧学生不熟悉,需要进一步了解;第二,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尽可能地弄懂字词、句的意思;第三,初步理解并试着回答预习和课后提出的有关问题;第四,标出或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便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二、组织学习,引导品味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进行烦琐的分析,逐字逐句地讲解。应以组织者的身分,适当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尤其是第一首《牧童》和第二首《湖上杂诗》,诗意浅显,很好理解,教师要充分放手,多给学生自学的机会。

1.初读,质疑难

第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预习所得。第二,将小组内疑而未果的问题提出班内交流。第三,筛选提炼问题。

2.再读,释诗意

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阅读实践,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已有一定的提高。他们经过充分的自学和讨论,已基本扫除了语言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只需在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上的字词稍加指点即可。例如:“玻璃”一词的解析,指的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不是现在的玻璃。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用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教学时,首先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启发。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其他同学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引导分析疑难问题和有异议的地方。

3.三读,悟意境

教学时,第一,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第二,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主动调用自己的内存,展开联想,欣赏其景趣、情真之美。如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句中的“弄”、“三四声”,引导学生联想到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的情景。从《湖上杂诗》一诗中的“异”、“羡”两字,体会诗人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的心情。从《稚子弄冰》一诗中的“脱”、“穿”、“忽作”等字,体会小孩子弄冰的可爱之景。第三,指导感情朗读。老师以适当的语 1 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古筝或琵琶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第四,引导学生把诗的意境画出来。

三、课外拓展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为学生推荐三四篇优秀诗文。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积累和表达。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精选8篇)由网友“手在键盘弹钢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篇1: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详细解读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解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1.凭借语言......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牧童诗歌解析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词语解释】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弄:逗弄,玩弄。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

三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三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课题1.古诗三首课时2时间教学目标1.用品读感悟法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了解诗歌的大......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六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古诗 下册 三首 六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古诗 下册 三首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