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大旅游景区 提升旅游发展能力_五大发展理念旅游业
打造五大旅游景区 提升旅游发展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大发展理念旅游业”。
打造五大旅游景区 提升旅游发展能力 长宁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范建平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旅游的影响已经显现,旅游业发展呈现出旅游大众化、出行散客化、文化多元化、产品创新化、营销网络化和服务品质化的趋势。新的形势下,旅游业如何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对长宁来说,提升旅游发展能力极为关键。
一、发展现状
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川、渝黄金旅游带的中心位置,靠近川南三个重要城市宜宾、自贡、泸州,距川、渝中心城市成都、重庆仅300余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全县幅员面积1000.2平方公里,辖10镇8乡,人口44万。县境内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蜀南竹海,国家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佛来山,国家AA级旅游区梅硐竹石林,葡萄井、翡翠峡、淯江、蜀南竹海氡温泉、竹海世外桃源等“长宁八景”,以及其它一些品位较高、组合性较好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此外,长宁独具特色的竹文化与川南民俗文化也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自20世纪80年代初蜀南竹海景区对游客开放以来,长宁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接待能力、接待水平,知名度、美誉度得以全面提升。尤其是2006年四川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宜宾的召开,作为主会场承办地的长宁以此为契机,集中力量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配套要素等的建设,旅游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主要景区(点)的公路主干道全面实现“黑色”化,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竹工艺品、竹食品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不断涌现,新建五星级旅游接待场所1处,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旅游体系。全县接待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9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19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存在问题
(一)资源丰富,品质较高,但布局零散。
长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种齐全,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基本类型;品质较高,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分布面广,涉及很多乡镇、街道和村落。虽然长宁处处有资源,但相对来说布局较为零散,给产业化开发、成链成片成规模打造带来了困难。
(二)资源闲置多,开发利用少。
现有的旅游资源,已经开发为较为成型且初具规模的风景旅游区的只有蜀南竹海,虽等级较高,但数目太少。旅游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大量的优质旅游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许多珍稀且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急盼开发;部分旅游资源由于缺少保护,受到不同程度损毁,造成了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三)现有景区功能比较单一。
以蜀南竹海风景区为例,该景区主要以旅游观光为主,集休闲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商贸购物旅游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开发格局尚未形成。景区功能的单一,加之旅游线路短、范围小,难以吸引游客驻足长宁消费,难以吸引游客驻足深入了解长宁,难以带动吃、住、娱、购等配套产业的突破性发展,阻碍了长宁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制约了长宁旅游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旅游发展的现代要素不足。目前,长宁的旅游还停留在满足游客观光、吃饭、睡觉的基本旅游需求层面上。满足于游客“到过了”,不能让游客用心去感受,是一种匆忙的、跑马观花式的旅游,不能满足游客休闲、体验、参与、博知、养身等的需求。因此,当前长宁发展生态文化型、度假休闲型、互动参与型、体验感受型等多种形式的现代旅游十分必要。
三、发展对策
目前,长宁旅游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切实提高旅游发展软实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大县进而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转变,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和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四川丘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珠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五大旅游景区。
坚持规划先行,资源整合,全局统筹,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长宁旅游业发展问题,全力以赴抓好五大旅游景区建设。
1.以蜀南竹海景区为主要节点,打造以观光、游览为一体的蜀南竹海旅游景区。配套完成蜀南竹海观光车停车场等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扎实推进蜀南竹海大酒店五星级改造、君子宾馆改造等宾馆饭店改造项目和竹海镇新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加快宜宾特产总汇项目建设,将购物中心融入景区发展规划。
2.以竹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为主要节点,打造以度假、会议为一体的竹海世外桃源旅游景区。配套完善竹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配套设施,启动周边重点关联项目,加快推进以蜀海温泉为龙头,龙头镇氡温泉、川南盐卤温泉和竹海三江湖温泉为重点的温泉群落建设,丰富温泉旅游产品类型,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森林体育健身公园,开发康体、养生、疗养旅游产品,与竹海三江世外桃源度假酒店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3.以梅硐竹石林AA级景区为主要节点,打造以观光、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梅硐竹石林旅游景区。配套完成梅硐场镇至景区旅游公路建设和景区内宾馆改造及其它基础设施,并以梅硐镇泽鸿村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将梅硐竹石林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4.以佛来山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主要节点,打造以生态观光农业和佛教文化为主题的佛来山旅游景区。配套建设农家客栈群落,全面提升农家乐档次,拓展景区覆盖范围,初步形成以开佛乡佛梨村为重点,带动辐射开佛乡、长宁镇、古河镇相关重点村的观光生态农业示范片区,充实观光、休闲、养生、农耕参与体验等旅游元素及功能,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5.以县城区为主要节点,打造以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县城和淯江河旅游景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逐步完善县城旅游功能,配套相关旅游设施,推进石鹿沟酒店和君子宾馆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宾馆、饭店及其它旅游接待场所服务水平。总之,通过科学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切实解决各旅游资源点开发利用不足和布局散乱、功能单一等问题,着力打造新亮点,增加新看点,推出新卖点,全面提升全县旅游景区(点)的质量和水平。
(二)强力挖掘,苦练内功,全力提升旅游发展软实力。
1.强力挖掘,丰富长宁旅游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本身就是软实力的象征,要强力挖掘和发展长宁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美食文化、酒文化,继续办好龙舟节、龙灯节、美食节、梨花节、春笋节等节庆活动,为长宁特色旅游产品注入文化灵魂。
2.用好品牌,提升长宁旅游形象。大打“竹海牌”,充分利用大竹海旅游已创立的品牌优势和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推介线路等品牌积聚效应和影响力,增加长宁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竞争力,促进长宁旅游形象提升。
3.以人为本,提高长宁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型旅游、度假休闲型旅游、恢复疗养型旅游、参与体验型旅游、充电学习型旅游、释放解压型旅游、情感沟通型旅游、社交交友型旅游,满足不同需求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整合和配套上,要以标准化服务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以客人满意为最高标准,不断强化人性化、个性化理念,切实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4.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景区管理部门、经营企业、旅行社、宾馆酒店等行业,要引进采取科学的盈利模式、营销手段、管理模式,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旅游从业者用心、用情、用智慧,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职业。总结经验和教训,控制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认真研究长宁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游客的特点和需要以及旅游的主题和卖点,找准利润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
5.改善环境,提升旅游发展软实力。软实力需要软环境,这个软环境包括政府的服务,包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以及一个地方的美誉度、行政资源、技术资源、法律资源、文化宣传资源。所谓银杯不如金杯,金杯不如口碑,旅游者的口碑,对长宁旅游的影响非常重要。涉及旅游的各行业以及当地群众都要从自身的言谈举止做起,切实为游客着想,提供会心的服务,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游客口口相传长宁旅游,让更多的人对长宁旅游产生好感和向往,切实推进长宁旅游新发展。
(三)细分游客,把脉市场,全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一种继承、创新和提升,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现代旅游,提升旅游软实力是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建立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创新政府服务理念,建设亲民政府,以服务意识、民主作风认真贯彻“政府主导、行业自律、企业自主”的产业管理模式,向科技要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构建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构建长宁现代旅游业发展模式。依法加强规划的执行和管理,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完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职能,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行业管理的社会化;加快国际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引导景区、饭店等旅游接待部门积极参与星级宾馆、星级农家乐、“A”级景区评定和ISO9000、ISO14000体系认证;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旅游大公司、大集团,通过兴办中外合资旅行社、外商独资旅行社、合作进行旅游开发等方式,引进更多的外资进入长宁旅游市场;逐步建立政府为主导、法制为基础、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产业模式。
2.构建现代旅游业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业整体素质。做足竹文化、竹生态文章,以先进文化拓宽现代旅游业发展思路和空间,延伸旅游产业链;以先进文化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协调发展。大力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以配合蜀南竹海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为契机,培育一批品牌景区。加快新生村养生养老社区建设,发展健康休闲旅游,创造条件建设1至2个规模大、档次高的富有特色的中医保健和康复疗养中心。塑造大竹海旅游品牌,依托宜宾“五粮液”、“哪吒故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卫生设施、安全措施和旅游信息系统,充分提高长宁旅游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围绕旅游业服务“三农”这一主题,以旅助农,以农促旅,巩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尽快发挥市场效应;发挥旅游业对三大产业的带动、影响和促进作用,处理好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关系,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后劲。借助外部优势平台,推动长宁现代化旅游发展,对全国性、区域性的各种大型活动进行研究分析,从中筛选一些目标活动进行申办。全面革新运行机制,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变政府主唱为政府主倡,逐步形成政府当导演,协会、企业当演员的格局。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专业化、国际化的旅游营销媒体联盟、文化传媒公司联盟、国际品牌联盟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3.把脉国际市场,加快长宁旅游国际化进程。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表明,高端游客集中的地方往往是低端客源市场的追崇;国际游客的消费模式往往成为国内游客的示范。为此,一要紧紧把握城市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产业设计与配套建设,将长宁打造成为世界竹文化、竹生态旅游目的地。引进现代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管理体制,先行探索国际旅游的制度设计,以突破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为重点,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逐步实现国际游客自由进入、项目自由落户、资金自由流通、货物自由进出,逐步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二要积极参与旅游国际合作和区域协作,按照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参与旅游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化的道路标识系统、旅游标示系统、旅游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系统和旅游保险体系,构建高水准的旅游服务网络,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全社会服务现代旅游业的浓郁氛围,打造健康、满意、安全的旅游环境。三要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稳步推出县内特色旅游。以竹海生态旅游、开佛乡村旅游、梅硐红色教育历史游等为重点,采用策划、定位、行业联手,配套设计,统筹运作等方式,带动旅游业的整体升级。四要培养服务型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依托县内外的旅游教育师资和教育培训条件,有选择地联合一些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和培养,大幅度提升旅游人才的素质和档次。聘请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现状分析,搞好市场定位、项目策划和研讨,使产业发展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推动长宁旅游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为创建中国旅游经济强县奠定基础。
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打造以宜春明月山为例【摘要】:2007年春,宜春市打响了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为龙头的旅游升温战,该区区充分发挥“山、泉、禅、农”的资源优势,处处建设月......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体验式旅游景区的打造 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为例摘要:通过对体验式旅游景区的理解,阐述打造体验式旅游景区的必要性,结合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具体状况,分析鄱阳湖国家湿地......
旅游景区(点)讲解员讲解服务规范试题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41更新时间:2011-11-11.景点讲解员须加强的自身修养主要有哪几方面? 答:情操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 2.景......
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旅游地概念:是一定区域空间范围内,由旅游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