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中的_新课程中的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中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程中的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中的“四性”
泗洪县第三中学
华伟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渠道。要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优化课堂教学抓起。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化课堂教学应有“四性”
关键词:
创新 鼓励 育人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中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主动学习,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要坚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设计任务要力求创新性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设计任务愈是有创新性,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完成任务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作模仿、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增添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浓厚兴趣。
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灵活选用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新颖、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任务的设计体现创新性,教师自身应具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准确地把握任务型活动各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角色定位,从培养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创设良好的、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宣布过本课学习任务后,不需要把整个流程、诸多环节交代得滴水不漏,应给学生创新提供足够的时空,鼓励学生思考、讨论为完成任务所要采用的措施,确立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环节,这样,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会积极主动。如在跳高素质练习课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山羊、跳高架、小方凳、橡皮筋、篮球、排球、3公斤负重袋若干,让学生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我规定:不管你采取什么措施、运用什么器材,目的只有一个——-锻炼提高弹跳力。任务下达后,各个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研究活动方案后,递交了活动方案表,我审阅后,科学地分发了器材,他们充分利用本组的器材,按照自己设计的活动方式津津乐道地实施着教学任务,尽管各组的活动方式不尽相同,使用的器材不大一样,活动的环节步骤先后有别,但是,他们都能充分围绕提高弹跳力组织活动,达到了预计的目的,在欢快、愉悦中创新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实施任务要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中的发展目标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演,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贯彻这种理念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产生愉快感、自豪感。任务式教学就是针对这一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由他主到自主,被动到主动,依赖到独立,使学生从根本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师由“教学生学习”过渡到“教会学生学习”,并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这样学生会在以后的自我锻炼中才能受益无穷,轻盈自如地享受终身体育。如:教三级跳这一内容时。我仅仅用了3分钟讲解动作要领,2分钟作示范动作,然后将任务交给学生,我建议学生首先试跳一次,然后针对自己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和成绩,总结、想象、调整、再总结、再调整,学生经过几次试验,20分钟后,每位同学都掌握了三级跳的动作要领和取得好成绩的秘诀。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创造能力,师生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完成任务要注重全员性
坚持任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考虑到了任务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适合所有的学生,吸引全体学生参加,而不是仅仅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加,这样,任务型教学模式才不会流于形式。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应选用分层次教学法,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各班学生客观存在上(A 层次)、中(B层次)、下(C层次)的水平差异,把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设置成熟练掌握动作技能、掌握动作技能、基本掌握基本技能三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后都能摘到自己的“桃子”,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到任务的难度与学生水平相一致,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任务还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桃”的体验。学生只有在经过磨练,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时,才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师把活动设计成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充分尊重学生意向,让学生自己决定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应达到什么要求,同时,活动时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层次教学的效果,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热心参与并保质完成一定的任务。如在学习跳绳这一内容时,针对班级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喜爱程度、动作掌握程度,我就设定了上(A 层次)、中(B层次)、下(C层次)三个不同的任务指标,让喜爱和不喜爱的、动作技术好的、差的都能体会到成功,一节课下来,人人都有收获感。
四、评价任务要倾向鼓励性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了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当前,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进行评价时,很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只注重对活动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活动过程的肯定,从而导致只表扬成绩好的“金凤凰”,而忽视了一直在努力去做而成绩却不突出的“丑小鸭”。
活动结果的评价要使学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更需要得到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明确差距,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不懈努力、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用一个分数,一次成功来评价一切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另后,在任务活动过程中还存在只重视对整个合作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和奖励,这也是片面的。因此,应将结果与过程、集体与个体的评价和奖励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对活动的积极参与,让学生享受成功,维持其学习的长久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真正体会到在任务式教学中,教师起着活动的策划者、促进者和向导的作用。任务式教学要求教师从一个机械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的被动者转变成一个课堂活动的主动创设者,从一个现成理论或他人研究成果的执行者、消费者变成一个以自己课堂教学为主要对象的探究者、引导者。任务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是该模式实施的关键,教师应积极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具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能力,并不失时机地客观鼓励表扬学生,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主发展、终身受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1、1、游正论《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任锡训《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尝试》体育学刊1995.[2]
3、王广虎《体育教学必须走出四大误区》、[成都体育学院院报1998、[1]
单 位: 泗洪县第三中学
联系地址: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三中学 华伟 邮 编:223900 电 话:*** 电子邮箱:shszhw@163.com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艺术摘要: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而体育教学艺术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也是新课程改革下对......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观吴永林乐山市延风中学摘要: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尊重......
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学策略南关学校初中部周玥田振华“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面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如何提高普通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在教学进程中整合运用,是体现体......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第三节 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程序与实施(二)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是体育教学组织的最基本的形式,它的教学优点是可以根据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