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团建工作普遍规律 构筑党团共建新格局_在探索中发现工作规律
探索团建工作普遍规律 构筑党团共建新格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探索中发现工作规律”。
探索团建工作普遍规律 构筑党团共建新格局
不断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和影响
共青团青岛市城阳区委员会
城阳区设立于1994年,地处青岛市区北部,辖8个街道、230个农村社区,户籍人口48.2万,其中,35岁以下青年11万余人。外来务工青年30万,占总人口数的30%。2010年底,我区共有各类非公经济组织6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4家,新社会组织350家,已建立团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527家、新社会组织67家。
近年来,在区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城阳团区委高度重视基层团组织建设,特别是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党建带团建的有效模式,探索服务党建工作的有机切合点,探索凝聚、服务务工青年群体的普遍性规律,大力推进团的组织建设。
一、灵活设置组织形态,构筑党团共建的组织格局 构筑党团共建的组织格局,重点是设臵适应青年特点、满足青年需求的组织形态,将青年组织起来,并积极引导青年组织建立党团组织。实践中,团区委主要通过直接新建、扶持壮大和联络整合三种方式发展青年组织,发挥青年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青年组织的领导,不断拓展团的工作载体。
通过直接新建发展青年组织。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外资企业数量较多,这部分企业尚不具备建团条件。根据这一情况,街道团工委在尊重企业意愿,争取企业管理者支持的前提下,主动到没有建立党团组织的企业中发起建立青年兴趣小组,通过青年兴趣小组的形式组织企业青年参与团的活动。青年兴趣小组发展成熟后,街道团工委以规模较大、长期参与支持团组织活动的企业为中心,联合已建立兴趣小组的企业成立了青年兴趣联盟,一年多的时间里,街道青年兴趣小组的数量从最初的5家发展为26家,组织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比赛84场。为加强团组织对青年兴趣联盟的领导,街道团工委联合5个联盟成立了青年兴趣联盟理事会,并依托联盟理事会建立了团委,所有理事当选为团委委员,并在每个联盟中建立了团支部。目前,团区委通过直接新建的方式建立了青年组织4家,其中3家建立了团组织。
通过注入资源扶持壮大青年组织。2007年,城阳团区委根据区内务工青年众多等情况,积极协调“小陈热线”创始人陈明钰在城阳区建立新市民家园,在团组织的帮助下,陈明钰与他的团队扎根城阳,组织务工青年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提供法律咨询、维权、就业指导等各种服务,逐渐赢得了务工青年的信任,联系的务工青年达2万多人。2009年,在新市民家园长期联系、服务的务工青年中,有来自23家企业的66名青年主动表明团员身份,经过近半年的筹备,新市民家园团支部正式成立。目前,团区委通过扶持壮大的方式发展青年组织4家,其中3家建立团组织。
通过联络整合发展青年组织。城阳团区委聘任多名志愿者担任青年舆情监测员,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发现、联系青年自发形2 成的组织。城阳区青年业余足球爱好者联盟是一家赛会型青年组织,联盟每年举办业余足球联赛,目前已有12支球队,近300名足球爱好者加入。团区委通过网络发现这一组织,积极联系联盟负责人,并与联盟负责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业余足球联赛冠名“青年文明杯”,将足球联盟纳入团组织的覆盖。目前,团区委通过各种渠道联络整合青年组织3家。
团区委在发展青年组织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片区团建的工作模式。片区团建就是依托一个“基础组织”建立片区团委。片区团建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基础组织”的选择,“基础组织”或者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或者对企业员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实践中,团区委摸索出四种“基础组织”类型:一是发展成熟的团组织,如流亭街道新市民家园团支部,二是企业较为集中的社区,三是发展成熟的青年组织,四是行业协会组织。片区团委依托这些“基础组织”在街道团工委与企业或企业员工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联系纽带。
二是片区团委书记的选择。片区团委书记由在“基础组织”中任职,在片区内的企业中或务工青年中具有较高威信和影响力,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担任。团区委在片区团委书记的选拔上强调“四个结合”。一是与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相结合,选聘片区团委书记为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或委员,在满足青年政治需求的同时,为编制外团干部赋予了具体的职责。二是与青年骨干“三级培养计划”相结合,把片区团委书记作为第一类青年骨干进行培养。三是与青年创业、岗位建功等工作相结合,积极引导和帮助片区团委书记干事创业。四是与青年人才举荐工作相结合,在推荐各类先进典型、发展青联委员时,重点考虑片区团委书记。片区团委书记的选拔、培养、激励和使用,造就了一支可靠的编制外团干部队伍,充实了基层团组织,特别是街道一级团组织的工作力量。
目前,团区委已在全区4个街道推广片区团建模式,共建立6个片区团委,覆盖企业近200家,联系、影响的务工青年达30000多人。
二、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构筑党团共建的人才格局 构建党团共建的人才格局,核心是培养务工青年骨干,造就一支在思想上与团组织保持一致,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人才队伍,充实团的工作力量,同时为党组织输送青年人才。实践中,团区委深入推进务工青年骨干“三级培养计划”。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党团组织认识较为深刻的青年是团组织培养的第一类骨干,团区委通过举办青年骨干培训班,安排参与团的工作等方式,将其培养为团的工作力量,培养成熟后作为“推优入党”的对象向党组织推荐;对于不能培养为团的工作力量的青年骨干,团区委通过组织劳动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培训等方式,使其认可团组织,成为带动其他青年参与团的活动的纽带,就是第二类骨干;第三类骨干就是主动参加团的活动的青年,团区委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使其接受团的影响。
务工青年骨干“三级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薛超就是他们其中的代表。薛超来自泰安,在青岛打4 工期间加入新市民家园,几年来,薛超参与办理务工青年维权案件516件,解答法律咨询电话16800多个,组织务工青年开展活动340余次,联系的务工青年达3000多人。2009年,团区委任命薛超为外来务工青年团工委副书记,薛超成为了一名不占编制的团干部,他的优秀事迹被《中国共青团》杂志报道。目前,经团组织推荐,薛超当选为城阳区四届青年联合会常委,并发展为预备党员。
两年多来,团区委通过“三级培养计划”共培养青年骨干122人,通过青年骨干联系影响务工青年2万多人,区委组织部每年为团区委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员发展指标,由团区委从务工青年骨干中推荐。
三、运用群众工作方法,构筑党团共建的思想格局 构建党团共建的思想格局,关键是通过群众工作的方法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导,使青年认可团组织,信任团组织,在参与团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引导。实践中,团区委充分发挥青年骨干作用,采取无障碍沟通、朋友化关怀、零距离服务等方式不断丰富群众工作的方法。
无障碍沟通。实现与青年群体的有效沟通,需要运用该群体所熟悉的方式和语言,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一是思想交流,城阳区外来务工青年团工委副书记薛超经团区委选派入驻农民工市场以后,发挥自己作为外来务工青年的身份优势,与农民工同吃同住,想尽一切办法与农民工建立联系,大部分农民工白天忙于工作,薛超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工友们打扑克、聊天,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二是活动影响,每年市民节,团区委组织新市民免费游览区内景点,全区各级团组织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地点选择、活动报名方式等各个方面为广大青年参与活动提供便利,力争使团的活动影响更广大的青年。三是工作宣传,团区委广泛收集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出台的与农民工相关的政策,并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整理,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农民工宣传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引导。
朋友化关怀。加强与青年的联系,需要与青年建立朋友关系,让广大青年感受到朋友化的关怀。一是感情关怀,每逢中秋、端午、春节等节日,团区委发动全区各级团组织、各青年组织组织外来务工青年开展集体活动,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二是生活关注,团区委定期组织医务志愿者到各青年组织中开展义诊服务,组织开展“青春助力——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送去各种学习用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农民工市场团支部还联系青岛大学等单位团组织为农民工捐赠棉衣棉被1800余件,帮助广大农民工抵御寒潮。
零距离服务。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需要针对青年的需求提供切实的服务。一是就业服务,团区委、新市民家园联合开展“新市民·青年凝聚力计划”,开通青年择业直通车,免费组织2800多名外地来青的务工青年到我区17家企业进行考察,近1500名青年与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全区各级团组织每年为1000多名务工青年提供劳动技能培训。二是维权服务,团区委联合区6 司法局组织法律援助律师团、普法志愿者服务团为务工青年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服务。新市民家园免费为务工青年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截止2010年,新市民家园通过诉讼、调解等形式帮助务工青年讨回工资500多万元,接通解答法律维权热线23950多个。
四、推进同步工作机制,构筑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 构筑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方法是主动到党建工作中寻找团的工作空间,建立从工作部署到实施到考核全方位对接的工作机制。实践中,团区委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工作,建立了“四个同步”的工作机制。
工作同步部署。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定期召开党建带团建联席会议,从政策制定、人员配备、组织设臵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党团组织建设。近年来,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团员青年“推优入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完善务工青年推优入党工作机制,创新编制外团干部选聘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活动同步谋划。区委组织部、团区委为每个片区党总支、片区团委安排1名联系人,共同指导片区党团组织建设,在活动谋划阶段,党团组织联系人召集青年骨干共同商议,听取青年骨干意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合力。2010年,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联合策划了“我们在一起”新市民文化巡演活动,由党团组织主办,为活动提供设备、场所、安保等所有条件,由新市民家园团支部承办,组织务工青年自编自导自演,文艺演出前安排务工青年座谈、青年骨干培训、法律政策咨询等活动,演出中穿插党团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有奖问答等环节。截至目前,已经在7家企业、3个社区举办了10场,参与的新市民达8500多人。
资源同步享有。从青年骨干培养到活动阵地建设,从工作思维创新到具体措施制定,党团组织共享工作的各种有形、无形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2010年,流亭街道党工委、夏庄街道党工委、棘洪滩街道党工委分别依托新市民家园、农民工市场党支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流亭片区党总支、夏庄片区党总支和棘洪滩街道党总支,与各相应的片区团委实现阵地、人才、活动项目等各种资源的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推进片区内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团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片区党团组织的建设。
目标同步考核。在党团组织建设考核上,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联合制定了全面的考核办法,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团建设进行综合性考核,进一步深化了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
城阳区共青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上级团组织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探索普遍性规律,不断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探索新机制落实新举措构筑党员教育工作新格局探索新机制落实新举措努力构筑党员教育工作新格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探索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机制,促进广大党员发挥......
社区团建工作调研报告:积极探索___勇于创新努力构筑农村社区团建工作新格局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团建工作调研报告——共青团莒南县委莒南县现有35岁以下青年16万人,共青团员6万名,基层团委66个,基层团(总)支部2009个。莒南县共青团工作具有辉煌的历史和光荣......
社区团建工作调研报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构筑农村社区团建工作新格局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构筑农村社区团建工作新格局共青团xx市委xx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06万,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对外......
中国矿业大学对外合作处、教培处党支部与城规12-2班团支部“党团共建”策划书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对外合作处党支部、教培处党支部协办:资源学院城规12-2班团支部党建带团建座谈......
探索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村街道城管中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城市治理,探索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