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_三峡历史文化与旅游
三峡库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峡历史文化与旅游”。
三峡库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恩施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
作者:彭玉华(200914024130)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9级民族学班
[1]摘要:三峡库区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三峡库区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如巫山文化、盐文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三国文化,甚至还有鬼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既悠久又自成体系,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个性和品格。而在恩施继承了这一特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且作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是有着很强的少数民族特色。但是,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笔者以恩施为例,探讨其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并分析其开发对策。
关键词:恩施;历史文化;现状;开发对策
一、恩施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以女儿会、社节为代表的特色的民俗节庆文化。在恩施市,赶女儿会、过社节、过端午、过月半等民族节庆源远流长,蔚然成风,有很高的民众参与度。在民俗文化中,哭嫁、土家婚礼、撒儿嗬等文化现象更加突出。
2.以恩施扬琴、三才板为主的民间曲艺已小有成就,除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外,三才板《取名》进入“八艺节”表演,并获得奖励,已产生一定的影响。
3.以恩施傩戏、恩施灯戏、恩施南戏、恩施木偶戏为代表的恩施戏剧得到很好的发展,除了有两项进入国家级名录之外,还在日常文化生活中很活跃,深受群众喜爱,有较强的发展基础。
4.以恩施山民歌、恩施花锣鼓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山民歌中,恩施选手曾获湖北省山民歌大赛一、二等奖,并屡有艺人参加青歌赛等,可以说极具特色,尤其以“姊妹歌”独具特色,自成一体,极具推广价值。
(二)物质文化遗产。
1.恩施市原生态吊脚楼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域适应性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辉煌一页,已受到权威的肯定。当然还有风雨桥的建筑也不失一大特色。
2.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手工艺编织文化。在恩施市西兰卡普是传统的土家编织工艺,其编织门类及花样多达百余种,而民间的竹编、藤编、线编等工艺更是琳琅满目,极具推广价值。
3.以柳州城、连珠塔、问月亭、挂榜岩、洗爵溪等历史遗址遗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存。恩施市有国家、省、州、市级保护文物单位多处,进行科学的挖掘与开发不仅是文化本身的需要,更是打造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
(三)丰富的抗战文化,红色文化遗存,恩施市是抗战时期的湖北临时省会,留下了大量的抗战文化遗存,尤其以鄂西特委旧址、龙洞河复楚亭、叶挺囚居为代表。在红色文化方面以贺龙,何功伟、刘惠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
二、恩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开发优势
[2]1.特色,不可替代的内在发展潜质。恩施作为一个土家族自治州,有着特有的土家族文化。因此,其历史文化就自然地被附上民族特色,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不可代替的内涵。
2.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支撑,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恩施独有的民俗文化不仅能发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作用,而且能与旅游交相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二)存在问题
[3]1.来得容易,认识不够。恩施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得到重视和珍惜,只把它当做城市荣誉,没有作为资源优势和财富,加以研究、保护和利用。一直关注恩施文化名城的一位省城专家感叹:“老城没有得到保护,建设破坏太大了,连一张很好的文物照片也拍不到了,一些重要文物的本体及周边环境损害很大。”
2.缺乏研究,宣传不够。对历史文化名城缺乏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和特色,以及恩施的历史文化和对名城保护建设的政策规定、技术要求等缺乏研究,历史文化名城还没有深入市民之心。
3.队伍不强,素质不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需要一批有责任感、使命感、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要求政府组织,城建、规划、文物、文化、民族宗教、旅游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目前队伍还没建成,合力没形成,没有特别突出的文化人才。
4.经费不足。由于财政困难,没有建立好良性的资金筹措机制,束缚了工作的开展。
三、恩施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抓紧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对老城及文物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周边环境加以严格的保护。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公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
(二)培植地方文化氛围。恩施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民族地区,从古至今,有无数享誉国内外的地方民族文化名人,要对他们的事迹、著作等进行研究和宣传,保护名人故居。还要培植有利于地方文化人才辈出的机制,打造当代文化名人。
(三)倾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恩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恩施市的,更是全州人民的。要争取国家及省政策支持,要把恩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与建民族文化大州的战略结合起来。
(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要提高领导的文化修养和领导文化工作的能力,培养造就多门类的地方文化人才队伍。
(五)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要加大政府投入的主渠道力度,把文物的日常维护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文物事业经费;从工商税、城乡建设维护费中按比例列支一部分,用于名城保护;吸收民间资金,参与名城保护等。
四、结语
恩施拥有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将其置之不理,不做到物尽其用,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只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因此,对恩施历史文化资源的正确和有效开发,不仅可以促进恩施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更是促进其文化内涵的发散,使得更为广泛的人们了解恩是文化。
参考文献:
[1] http:// [2] http://news.cnhubei.com/hbrb/hbrbsglk/hbrb08/200711/t141358.shtml [3]刘清华〃关于恩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问题思考[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5.[4]秦良杰〃舟山群岛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J]〃温州大学学报〃2011.
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姓名 蒋玉翠 学号201102810210 年级 2011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系 (院) 文学院指导教师尹明明 2013年5月25日临沂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2011本......
三峡库区移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引言一、调查方法(一)调查对象的选取和抽样方法本次调查以万州区内三峡库区移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抽样调查350户,回收有效问卷335份,有效回收率......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摘要:1959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1978年10月叶剑英题......
一、现状分析临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地发展载体,政府对旅游的发展给以大力的支持,但是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临沂市旅游的发展。......
一、潜江市简介潜江北枕汉江,南接长江,东邻仙桃通武汉,西接荆州达宜昌。境内有318国道和汉宜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荆潜两条省道纵贯南北。是江汉平原唯一的路网建设试点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