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煜词《虞美人》_李煜虞美人赏析
评李煜词《虞美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李煜虞美人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大约作于南唐后主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978年)。据《五代诗话》(卷一)中《蓉槎蠡说》一文里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随至。”牵机是指毒药,从这里我们足以看出这首词是致李煜于死地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这首词中,李煜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以问为起句,以答为结句,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使作者自己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同时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起句以问的形式劈空而下,似乎有点没头没脑。其实这一句蕴含的感情,十分深沉。由于作者李煜是南唐后主,在位时花天酒地。后来南唐灭于宋,李煜当了俘虏被囚禁起来。昔日的荣华宝贵变成了今日的冷落孤凄,这种经历使他厌倦岁月的周而复始,冲口道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幽怨之词。
词的第二句“往事知多少?”从字面上看上去,与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好象没什么联系,但从感情上,与第一句表现的感情互为因果。年年月满,岁岁花开,前途茫茫,苦无出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过去,反过来更增添了绝望的哀愁。
词的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从感情的脉络来说,与词的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隔句相承。作了俘虏,囚居异地,屈辱地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生活,使李煜对一切都失掉了兴趣,根本不想看到伤情的“春花秋月”了。但是,春风不解人意,偏偏又吹到他囚居的小楼上来挑逗,月色偏偏又照到了小楼上来拂动他的情思。春风明月依旧妩媚,这给眷恋帝王生活、多愁善感的李煜增添了多少烦恼!
词的第四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与“往事知多少”句内容上似乎有矛盾——痛苦已使词人害怕回首往事,可偏偏又要回首往事,这确实矛盾!这只有从情感上去体会,去把握,才可理解。回忆往事是痛苦的,但痛苦的现实又迫使自己不能不去回首,这恰恰表现了李煜此时此刻无法摆脱愁苦心绪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境。
词的下阕第一、二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等等这些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在这里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南唐后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词的最后一问一答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是这首词的灵魂所在,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这里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束的这两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在这两句词中,作者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但是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他愁思的真实内涵,即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可作者在词中表现的仅仅是它的外部形态,也就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抽取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不少仁人志士低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说明了这种情况。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所以李煜这首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词一会儿写眼前景物,一会儿抒发着恋过去的感情,句与句之间又好象处处出现矛盾。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它的感情基调和理出感的脉络,就不难理解了。它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最后两句点出来了,无论是写过去还是写现在,都是为抒发词人象春水一样无穷无尽、连绵不断的忧愁。它从头到尾贯穿着一种感情——“愁”。
李煜所抒发的是亡国之君的个人哀愁,这种个人哀愁谈不上什么社会意义,但是却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有不幸遭遇或者丧失掉某些美好东西的读者,很容易同词中表达的典型情感相呼应,引发出自己的愁苦之情。我们在阅读这首词的时候只要把握这首词的感情脉络,就能对它的艺术性作出正确评价。欣赏中感情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摸准艺术品的感情基调,调动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去体味它,才能获得更高更深的美的享受。
李煜词《虞美人》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
李煜词《虞美人》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
李煜《虞美人》李煜《虞美人》1听着邓丽君前辈的演唱,再来品读《虞美人》,心中竟不太平。慢慢地,一滴泪滑下脸颊,模糊了视线。一代风流才子,却被命运推上了帝王的宝座。他无心理......
【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2、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3、背诵全词。 【学习重点】: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 【学习难点】:......
虞美人李煜涟水县第一中学胡亚东教学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教学流程一.引——情景导入法国诗......
